学术投稿

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赵雁;李岩岩;王影

关键词:白内障, 手术,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并发症,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急救处理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6例(6眼)白内障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立即终止手术、密闭手术切口,实施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控制眼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急救措施.结果 6例均出血停止,其中5例于1周后行Ⅱ期视网膜玻璃体手术,脉络膜及视网膜复位良好;1例放弃治疗.结论 白内障手术中出现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有效的急救处理与护理配合,可迅速止血,有利于后期手术.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穿刺部位选择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穿刺部位选择新进展进行综述.从局部解剖、置管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选择等方面对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常用的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和上肢的外周静脉等进行阐述.

    作者:李丽君;冯毕龙;欧阳艳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探讨阶梯式培训法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6~2008年入院的81名新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对2009~2011年入院的117名新护士(观察组)采取阶梯式培训方法.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阶梯式培训方法可提高新护士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作者: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唐平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黏膜麻醉用于颈髓损伤患者吸痰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颈髓损伤患者吸痰效果和舒适性.方法 将68例颈髓损伤后发生呼吸道痰液潴留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吸痰,干预组采用2%利多卡因行黏膜麻醉后吸痰.结果 吸痰后干预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黏膜损伤发生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黏膜麻醉吸痰法用于颈髓损伤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和患者舒适性.

    作者:胡兰平;周桂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我国护理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思考

    目前我国的护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信息化标准空白,这对于信息共享和信息化的发展极其不利.本文阐述了护理信息化标准的定义、护理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并从护理信息化标准的逻辑结构到分类编码按照已有的国家规范进行了理论设计,提出了建立标准的基本思路.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对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及时应用大剂量血管收缩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提出严密血流动力学和多器官功能监护,及时准确诊断,尤其注意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容量不足的鉴别,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卫红;谢雪均;杨满青;瞿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记录表、术后患者疼痛自评量表和疾病特异状况问卷,对100例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70例完成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75.20±6.20)h,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步行37 m.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后活动疼痛强度及头晕对早期首次下床活动影响较大.结论 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要注重患者伤口疼痛的缓解,随时了解患者活动中的头晕状况,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刘林;许勤;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难治性乳糜漏患者的护理

    对6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难治性乳糜漏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后24~72 h,引流量由100~230 mL减至10~20 mL拔除引流管;拔管后术区无积液、无感染,愈合良好.提出合理使用生长抑素,同时局部加压,持续负压吸引,合理饮食等,有助于促进乳糜漏愈合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杨翠梅;李爱娟;仲春梅;刘方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床头量角器用于标识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

    抬高床头,患者取半卧位是预防误吸、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ICU病床没有可以显示床头抬高角度的有效工具,护士在执行此操作时往往依据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此,笔者自行制作床头量角器标识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介绍如下.

    作者:邓云霞;徐正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男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局部沙袋加压与否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后沙袋加压与否对患者近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后用沙袋局部加压的138例(加压组)和术后不应用沙袋加压的105例(未压组)患者进行伤口出血渗血、血肿浆液肿、伤口疼痛及伤口愈合情况比较.结果 未加压组伤口疼痛相对轻于加压组,另3项相对重于加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沙袋加压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出血、阴囊及精索血肿及浆液肿,但可能加重疼痛程度.

    作者:黄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变径齿轮状扩肛器及固定腹带的设计与应用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直肠癌患者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永久性排便改道,给生活造成极大痛苦,而常见的肠造口狭窄并发症更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预防肠造口狭窄,造口处拆线愈合后,通常采取手指扩肛措施,如用力不当,易引起出血、水肿、疼痛,甚至坏死等并发症.笔者于2009年8月设计制作变径齿轮状扩肛器及固定腹带,经临床应用2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况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造口伤口门诊数据库的构建及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据库的建立对造口和慢性伤口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造口伤口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常规组于换药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构建造口伤口门诊数据库,将患者资料、每次换药创面情况、所用材料及健康教育内容录入数据库,供下次健康教育和换药时参考.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伤口愈合时间及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常规组,同类伤口同一阶段伤口愈合平均天数有所缩短(P<0.05,P<0.01).结论 造口伤口门诊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姝专;朱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专科分组结合标准化患者教学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生实习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毕业实习的护生100人按时间段分为常规教学组和专科教学组各50人,前者采用常规方式带教,后者采用专科分组结合标准化患者教学.结果 专科教学组护生手术配合、无菌操作、应急能力考核合格率,实习效果显著优于/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P<0.01).结论 专科分组结合标准化患者教学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生实习效果.

    作者:吴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输液外渗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立即停止输液,拔出穿刺针,给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立即停止输液,分离输液管,保留原有穿刺针,外接2 mL一次性注射器,从保留的穿刺针处尽量抽取残余的药液和血液,再从穿刺针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或透明质酸酶2 mL.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留静脉通路并注射药物稀释或促进药物扩散吸收的方法处理输液外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局部组织肿胀.

    作者:韩娟;胡露红;刘玮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对护士实施生活护理的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提高内外科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落实率及质量.方法抽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住院患者36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活护理需求(14项)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4项生活护理得分为2.73~3.88分,外科患者12项得分(除整理床单位、修剪指甲2项外)显著高于内科患者(P<0.05,P<0.01);92.50%的患者由家人陪护,1.67%自聘护工,5.83%无陪护;不同陪护条件住院患者对11项生活护理项目(除外整理床单位、足部清洁及会阴护理3项)的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自聘护工患者相对高于另两组患者.患者不愿意护士进行生活护理的原因依次为希望家人照顾,不好意思麻烦护士,因为性别的关系害羞或别扭,担心收费高,护士太忙、担心照顾不好.结论 患者对生活护理的需求呈中等偏高水平,外科及护工陪护的患者生活护理需求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住院环境和条件,落实住院患者生活护理.

    作者:高红梅;杨土保;谌静;岳丽青;彭伶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骨科住院患者800例按科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工作;观察组构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实施,包括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护士长及护士关怀能力的培养等.结果 两组住院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除关心、尊重并友好对待患者条目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文娟;胡德英;刘义兰;吴莉;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特制布手套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但是术前患侧上肢常规治疗巾加绷带的包扎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花费成本,还可能包扎过紧导致患侧上肢血液循环不畅而引发压疮,或过松导致治疗巾术中脱落,不利于无菌管理.鉴此,2011年2月起,我科自行研制了特制布手套(下称布手套)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获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岚;蒋健梅;曾莹;刘琼丽;欧阳希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海绵约束带用于手术体位摆放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摆放中,为了设计佳手术路径,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经常需要摆置侧卧位、侧俯卧位等.由于神经外科多为显微手术,时间较长,使用传统布质约束带或市售的硅胶约束带固定患者体位,因其表面粗糙、质硬,或为一窄条形,长时间局部受压,容易导致皮肤水疱、破溃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为此,自2010年起,笔者设计制作了宽窄2种海绵约束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廖春花;何国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患者肠内营养加入少量食醋预防腹泻

    目的 预防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腹泻并发症.方法将ICU 100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观察组常规肠内营养后鼻饲食醋20 mL,连续1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腹泻11例,对照组3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内营养加入少量食醋可降低腹泻发生率.

    作者:杨凡;肖建青;章敏之;邱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开胸前入路胸椎肿瘤切除并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对20例胸椎肿瘤患者行开胸前入路肿瘤切除并内固定术.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做好术前准备和患者体位摆放;术中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做好一般配合和显微镜下操作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保持患者脊柱水平位搬运.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9~14 d可行走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均能进行一般性劳动.提出护理人员熟悉新术式的要点及全方位的准备与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

    作者:李佳;李娟;李瑞刚;侯芳;姜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本科生自强意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强意识水平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发展护理本科生自强意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强意识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220名全日制本科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生的自强意识得分为100.78±11.23.护生的自强意识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保护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自强意识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偏爱被试等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不同自强意识水平护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 护生的自强意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教养方式趋于过干涉过保护.学校应结合护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对护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心理指导,以提高护生的自强意识水平.

    作者:路肖惠;刘彦慧;孙杰;韩煦;杨士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