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宇茹;王吉文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促进护理本科生的学业成就提供依据.方法 对225名护理本科生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均分为3.51±0.56,学习适应性均分为3.60±0.52,心理韧性及各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韧性的个人力与支持力2个因子能够联合预测学习适应性29.30%的变异量.结论 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习适应性处于较好水平,心理韧性两因素能有效预测护理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可针对护理本科生的个人力与支持力给予相应引导,以提升其学业成就.
作者:叶艳胜;张志霞;王万国;鲍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生儿特别是婴儿沐浴时,多选择盆浴或简易沐浴床.此方式沐浴时婴儿缺乏安全感;而操作者主要精力放在婴儿的固定、防止水分倒灌耳内等事项上,不能从容操作及安抚触摸婴儿,时常出现忙乱的现象.2012年5月,我科自行设计并请专门厂家定制了一种充气式仿生婴儿沐浴床,可放置在洗浴间的洗浴槽内,使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材料与制作整个床身及附属结构选用PP(聚丙烯)抗菌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床身仿照一个仰卧着的婴儿外形设计,整个床身四周稍向内翻卷,充气阀位于床尾底座.充气式仿生婴儿沐浴床示意图,见图1.从上至下沐浴床由挂钩、向下凹陷的头枕、颈托;向上凸出的坐垫、会阴托及床尾的用物凹组成.凡与婴儿身体接触的地方均设有散在的漏水孔,沐浴床底部设有防滑底板,整个床身呈头高脚低的倾斜状.
作者:李木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紫外线灯消毒病室空气时,要求室内禁止人员走动,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 min.由于紫外线对暴露皮肤及眼睛会产生较明显的损害,直接照射30 s就可引起眼炎或皮炎,因此,消毒时需协助能行走的患者暂时离开病房[1].对于正在输液、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以及急危重症的卧床患者等,主要采用被单直接遮掩加眼部戴墨镜法和防紫外线雨伞防护法[2]避免紫外线照射.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研制出一种实用的可折叠式紫外线防护罩,介绍如下.
作者:张颖;杨婴;夏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于2012年7月成立化疗药物配置室,所有化疗药物均需在化疗药物配置室配制.需避光化疗药物配制后套上避光套,放入透明塑料盒内送病区.但因药物输液瓶签粘贴在输液瓶(袋)上,核对时需要拉开避光套,核对完后再套上,程序繁琐,工作量大;如将输液瓶签粘贴在避光套上,输液毕瓶签痕迹不易清理致避光套丢弃,增加了成本.鉴此,笔者于2012年8月自制化疗药物配置室专用避光盒(下称专用避光盒),应用20个品种1 800袋化疗药物,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彭军;凡哲梅;宋红;陈年新;翟荣君;罗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临床上使用的储气囊氧气面罩主要由面罩、贮氧袋、T型三通、输氧管、单向活瓣及固定构件组成.储气囊氧气面罩的单向活瓣(外侧2个活瓣为呼气时打开吸气时关闭,内侧1个活瓣为吸气时打开呼气时关闭)能在提高吸氧浓度同时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临床使用时发现目前使用的储气囊氧气面罩由于活瓣的固定方式及孔隙较小,导致氧气面罩的内、外活瓣贴片不能够及时打开或打开不全;氧气面罩内活瓣的位置有悖于吸开呼闭的原理,特别是张口呼吸患者,在整个呼吸周期活瓣均处于开放状态.针对上述弊端,我们研制了改良型储气囊氧气面罩,以提高患者吸氧浓度的同时不加重二氧化碳重吸收,介绍如下.
作者:万群芳;陈姣;阳绪容;彭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临床通常将氧气湿化瓶、吸引器引流瓶等医用瓶充分浸泡消毒30 min后,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但消毒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消毒液浓度不够、未充分浸入消毒液中,消毒后未将消毒残液冲洗干净,消毒后或冲洗、晾干和保存等环节亦存在二次污染.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研制了医用瓶清洗消毒箱,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箱体和箱盖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箱体底部设有空心夹层,空心夹层内设置有管件连接件四通,四通上连接有4根连接管,箱体内的底板装有4根清洗管,每个清洗管与空心夹层内对应的连接管连接,一进水管穿入空心夹层内与四通的进水口连接,箱体内底板上方一侧的箱壁上安装有出水阀.
作者:刘霞;石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外心脏按压相关因素与救援者疲劳的关系.方法 将5名技能小组护士每周集中1次,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操作要求,每人每次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上连续实施心肺复苏3 min,操作完毕,打印包括胸外按压总数、满意按压数等测试结果.共实施心肺复苏50人次.结果 随着按压时间延长,按压总数与满意按压数显著降低,疲劳发生率显著增多;救援者客观疲劳发生时间上,女性短于男性,取站姿者短于取跪姿者(均P<0.01);当总平均按压频率大于120次/min时,疲劳时间缩短(P<0.01).结论 救援者疲劳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操作姿势、按压频率、时间等,应1~2 min更换一次施救人员,以延长救援者疲劳时间,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作者:刘伟权;李春华;黄素芳;邹灯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患者经常要用签字笔签名或填写相关信息,传统的简易签字笔多用棉签包绕笔芯制成,外观简陋、易污染,又造成浪费,且不能更换笔芯.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环保签字笔,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0 mL注射器针帽2副,输液器塑料插头针帽1个,笔芯1支(市售).1.2 方法将1副注射器针帽密封端底部中心部用剪刀挖一个小孔(直径略小于笔芯铜制圆柱体的直径),另一副注射器针帽密封端距底部约0.5 cm处剪断,分成一短段和一长段,将短段的粗端插入长段的粗端,套牢;将笔芯插入挖孔的针帽内,然后连接上述针帽的长段,套牢;将插头针帽作笔帽,套在环保笔上即可.
作者:徐桂林;孙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将17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吴丹;张秀;顾凤军;苑红;刘丽英;石磊;徐哲;秦恩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安全可靠的输注方法,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将185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输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输注英夫利西单抗388例次,输注时注重初始阶段输液管路中生理盐水的输入和个体差异,并参照脱敏注射调节输液速度与持续时间;对照组按照常用方法输注,输注376例次.比较两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4例次),对照组为9例(14例次);输注80 min内观察组4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英夫利西单抗时注重初始阶段输液管路中生理盐水的输入和个体差异,参照脱敏注射调节输液速度和持续时间,可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姚新飞;许素清;谢麒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及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57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77.16±9.15,显著低于常模(P<0.01);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分别为50.51±7.91、44.05±6.36,显著低于常模(均P<0.01),亲密度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医护工作者应关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通过提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促进其家庭功能,从而提高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陶花;林征;黄晓萍;顾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近5年有关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决定因素有认知-知觉因素和修正因素,年龄、居住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影响,健康价值、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健康概念等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正相关性.结论 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存在改进空间,通过对健康价值、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等影响因素的干预,可以促使他们采取有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作者:杨春静;付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适合呼吸科特点的护理交接班方式,简化交班记录,提高交接班质量.方法 根据呼吸科特点设计病情观察一览表,规范交班内容的书写,各班次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交班,接班者阅读后执行连续性护理措施.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各班次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对交接班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 采用病情观察一览表使交接班护士能快速有效地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提高了交接班质量.结论 病情观察一览表的应用,可减少因交接不详引起的遗漏和护理缺陷,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谢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介绍了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在教师培训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即采取“黑暗中的对话”体验、仿真模拟教学实践、微格教学法进行体验式教学,同时每天课后完成“3、2、1”的作业.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主的卓越教学方法,为培训课程设计思考学习的空间,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学生的体验与感悟等,使每个参与者从中受益,值得国内护理教育者借鉴.
作者:唐霖;程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脑卒中失语患者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康复功能效果、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失语功能恢复程度、语言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可提高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对其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培珍;吴熹;徐微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能级评估结合实训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某科室16个病区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8个病区,76人),对照组(8个病区,8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培训方法;观察组先进行静脉穿刺能级评估,针对不同能级实施实验室和临床培训.结果 培训6个月后,观察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能级评估结合实训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增强其临床工作信心,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青青;钱媛;范柏林;肖黎;张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解决临床输液过程中患者随意调节滴速的问题,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有效.方法 自行设计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该保护夹由塑料夹和固定带两部分通过尼龙搭扣相互粘连制成,临床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结果 与未使用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相比,使用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时,患者输液滴速误差及患者投诉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且便于清洁消毒,可确保输液安全.
作者:祝秋萍;王旻靖;吴蓓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第2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于术后第37天并发腮腺炎,立即予以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同时腮腺局部湿敷紫草油.+42 d双腮腺区肿痛明显减轻,+45 d腮腺炎痊愈,+67 d出无菌层流室.提出加强心理支持、皮肤黏膜护理、腮腺炎局部护理及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伟;李洁;颜霞;张蓓蓓;郭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DC疫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按入院治疗先后分成腹股沟组和腋窝组各15例,分别在腹股沟淋巴结富集区和腋窝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DC疫苗.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比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及疼痛程度.结果 注射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腹股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腋窝组(P<0.01).两组DC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高于注射前(均P<0.01).结论 DC疫苗两种部位皮内注射均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但腹股沟淋巴结注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余兰芳;郑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培训后随时间变化的技术保留程度.方法 对1 056名护士培训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培训后即刻、6个月和12个月随机抽取10%的护士进行球囊面罩通气技能考核,比较不同时间护士操作总成绩及各分项目成绩.结果 培训后随时间的延长,操作考核总成绩进行性下降(P<0.05).培训后第6个月护士在物品准备、开放气道、球囊通气、效果判断、复苏后处理、观察记录、物品整理方面的成绩较培训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P<0.01);在第12个月时除判断意识外,其他各操作项目成绩与培训后即刻比较显著性下降(均P<0.05).结论 球囊面罩通气技能培训后随时间延长,护士的技术保留进行性下降,再培训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
作者:丘宇茹;王吉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