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瓶清洗消毒箱的研制及应用

刘霞;石玉兰

关键词:氧气湿化瓶, 吸引器引流瓶, 清洗, 消毒, 医用瓶清洗消毒箱, 革新推广
摘要: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临床通常将氧气湿化瓶、吸引器引流瓶等医用瓶充分浸泡消毒30 min后,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但消毒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消毒液浓度不够、未充分浸入消毒液中,消毒后未将消毒残液冲洗干净,消毒后或冲洗、晾干和保存等环节亦存在二次污染.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研制了医用瓶清洗消毒箱,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箱体和箱盖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箱体底部设有空心夹层,空心夹层内设置有管件连接件四通,四通上连接有4根连接管,箱体内的底板装有4根清洗管,每个清洗管与空心夹层内对应的连接管连接,一进水管穿入空心夹层内与四通的进水口连接,箱体内底板上方一侧的箱壁上安装有出水阀.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促进护理本科生的学业成就提供依据.方法 对225名护理本科生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均分为3.51±0.56,学习适应性均分为3.60±0.52,心理韧性及各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韧性的个人力与支持力2个因子能够联合预测学习适应性29.30%的变异量.结论 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习适应性处于较好水平,心理韧性两因素能有效预测护理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可针对护理本科生的个人力与支持力给予相应引导,以提升其学业成就.

    作者:叶艳胜;张志霞;王万国;鲍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文献报告会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级五年制护理本科学生(下称护生)180人作为实验班,2008级五年制护生198人作为对照班,两班均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书面作业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班在此基础上,开展Journal Club教学活动,举办Journal Club 8次,每周2次,每次2学时,共4周.结果 实验班91.67%护生对Journal Club能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予以肯定,83.89%护生认为有必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班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采取Journal Club教学模式可锻炼护生文献查阅能力,提高护理科研教学质量及护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四化”措施在包装岗位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包装操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包装岗位人员的核对依从性和岗位胜任力.方法 由1名主管护师负责对全科人员进行包装岗位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1个月.将“四化”措施应用于培训中,即手术器械图谱化、核对制度流程化、包装操作考核规范化、岗位考核日常化.结果 培训后工作人员包装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92.15%~100%工作人员反映培训后包装技能水平、操作规范性等有很大提高.结论 在包装操作培训中应用“四化”措施,规范了包装操作,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包装岗位技能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作者:方玲;陈瑛;王婧;刘磊;李静;原媛;陈莉莉;胡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足下垂护理鞋具联合穴位按揉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

    目的 探讨足下垂护理鞋具联合穴位按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第7天病情基本稳定即采用自行研制的足下垂护理鞋具对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同时选择手、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位推拿按揉.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17.33±0.86减至10.50±3.83,生活能力状态分级由4.58±0.76减至2.70±1.11,肌力进步2级及进步1级者达51例,干预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足下垂护理鞋具配合中医穴位推拿按揉护理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沈文英;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将17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吴丹;张秀;顾凤军;苑红;刘丽英;石磊;徐哲;秦恩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可折叠式紫外线防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紫外线灯消毒病室空气时,要求室内禁止人员走动,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 min.由于紫外线对暴露皮肤及眼睛会产生较明显的损害,直接照射30 s就可引起眼炎或皮炎,因此,消毒时需协助能行走的患者暂时离开病房[1].对于正在输液、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以及急危重症的卧床患者等,主要采用被单直接遮掩加眼部戴墨镜法和防紫外线雨伞防护法[2]避免紫外线照射.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研制出一种实用的可折叠式紫外线防护罩,介绍如下.

    作者:张颖;杨婴;夏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解决临床输液过程中患者随意调节滴速的问题,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有效.方法 自行设计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该保护夹由塑料夹和固定带两部分通过尼龙搭扣相互粘连制成,临床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结果 与未使用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相比,使用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时,患者输液滴速误差及患者投诉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静脉输液滴速调节器保护夹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且便于清洁消毒,可确保输液安全.

    作者:祝秋萍;王旻靖;吴蓓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及在ICU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综合性ICU接受机械通气及镇静治疗的患者74例,按入住ICU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现有给药护理措施,医生在开具镇静处方时给出初始泵速,护士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表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镇静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表现进行泵速调整.干预组采取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即包括人员培训、标准化表单设计、动态镇静目标设置、规范评估并记录等.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镇静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镇静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ICU留观时间、置管期间镇静药物使用情况、与镇静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可使患者镇静深度适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镇静治疗的过程指标及结局指标均有良好改善.

    作者:陶然;陈利群;吴俊梅;黄群;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护士球囊面罩通气技能再培训时间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培训后随时间变化的技术保留程度.方法 对1 056名护士培训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培训后即刻、6个月和12个月随机抽取10%的护士进行球囊面罩通气技能考核,比较不同时间护士操作总成绩及各分项目成绩.结果 培训后随时间的延长,操作考核总成绩进行性下降(P<0.05).培训后第6个月护士在物品准备、开放气道、球囊通气、效果判断、复苏后处理、观察记录、物品整理方面的成绩较培训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P<0.01);在第12个月时除判断意识外,其他各操作项目成绩与培训后即刻比较显著性下降(均P<0.05).结论 球囊面罩通气技能培训后随时间延长,护士的技术保留进行性下降,再培训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

    作者:丘宇茹;王吉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其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水平及其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连市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438人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平均分为(35.75±27.18)分;59.36%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处于低等水平,仅有5.71%处于高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论文写作知识、科研基础知识、统计学知识、软件操作技能.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其科研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大连市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其中科研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相关部门应完善护理科研管理工作,制定规范化护理人员培训模式,制定激励护理人员进行科研的相关政策,尤其是需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提升护理人员科研能力.

    作者:李硕;丁淑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其认知功能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方法 以横断面研究法,对符合条件的151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为(25.28±5.42)分,认知功能正常82例,下降69例;不同认知功能患者的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与抑郁得分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会影响其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应早发现、早诊断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训练,尽可能地降低老年人认知障碍程度.

    作者:李善玲;杨新丽;黄萍;商仕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协助早产儿异位PICC二次定位

    目的 避免早产儿PICC异位退管后行二次X线摄片定位.方法 运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影像处理的测量功能,测量46例PICC置入异位的导管尖端距理想位置的长度,根据测量的数字退出导管,再次行X线摄片定位导管并与预计位置比较.结果 根据PACS测量长度退出导管,预计退管后导管尖端的位置和再次X线摄片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一致.结论 运用PACS可准确测量异位导管所需退出的长度,指导护理人员调整异位PICC尖端位置,避免新生儿接受二次X线照射.

    作者:胡永群;朱立珍;刘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近5年有关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决定因素有认知-知觉因素和修正因素,年龄、居住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影响,健康价值、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健康概念等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正相关性.结论 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存在改进空间,通过对健康价值、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等影响因素的干预,可以促使他们采取有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作者:杨春静;付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呼吸科病情观察一览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适合呼吸科特点的护理交接班方式,简化交班记录,提高交接班质量.方法 根据呼吸科特点设计病情观察一览表,规范交班内容的书写,各班次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交班,接班者阅读后执行连续性护理措施.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各班次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对交接班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 采用病情观察一览表使交接班护士能快速有效地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提高了交接班质量.结论 病情观察一览表的应用,可减少因交接不详引起的遗漏和护理缺陷,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谢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HIV/AIDS患者按住院号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由专职的责任护士从心理、认知、行为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干预.于出院后6个月复查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疾病认知水平、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获得社会支持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作者:陈登翠;石柳春;李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策略实践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策略的实践现状.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老年病房的护士15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的主题有医嘱处理、用药核对方式、发药模式、患者身份识别、患者用药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培训、用药规范及用药差错上报制度.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环节管理,根据护士的需求提供适宜的药物知识培训,加强与医生及药剂师沟通,激励护士严格执行安全用药规范,努力构建良好的医院文化,促进用药差错的上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周英凤;秦薇;杨红红;沈国妹;张琼;蔡志芳;薛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日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针对性的饮食指导、饮食咨询、饮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饮食日记本,包括进食时间、进食内容、进食后的消化道反应以及出现时间等.经预试验修订后请3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连续记录14 d的饮食日记,并对日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3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6例因进食酒类、油腻食物、乳制品而诱发消化道症状,且不同患者的饮食不耐受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日常饮食中存在饮食习惯不良,进食不恰当饮食以及过度限制饮食等错误做法.结论 需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日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及日常饮食管理.

    作者:周云仙;应立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1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 539例的病例资料,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常见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3 539例患者中有3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2%;在36例感染病例中排名前2位的疾病依次是脑卒中和重症肌无力;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2.50%,其次是血液感染,占7.50%;病原菌检查发现导致医院感染的菌群位列第1位是鲍曼不动杆菌,占19.51%.结论 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卒中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该类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高芳;罗倩倩;江新姣;邹俊宁;戴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及服务老年人态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老人观现状及服务老年人的态度.方法 采用老人观量表及服务老年人态度量表对天津市某高校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中的老年人印象总得分为55.52±8.94,老年人家庭作用总得分为51.32±21.54;服务老年人态度得分为53.51±9.84.不同来源地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护理本科生老人观水平存在差异(P<0.05,P<0.01);不同来源地、志愿者与否、年级、专业的护理本科生服务老年人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本科生服务老年人态度与其老人观、外在特征、内在特征、人格特征、老年人印象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服务老年人态度均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护理本科生职业教育,还应多举办与老年人相处的活动,培养护理本科生对老年人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其服务老年人的意愿.

    作者:蒋丽;高健;金昌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阶段转变模型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阶段转变模型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三叉神经痛50例患者根据其疼痛自我管理行为阶段进行个体化的疼痛自我管理指导.结果 干预后3个月复诊时,患者VAS评分1.06±o.79,显著低于就诊时(P<0.01);处于思考前期0例,思考期2例,行动期33例,维持期15例,与就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患者疼痛自我管理的态度和行为,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慧荣;尹心红;王志敏;骆永梅;李文菁;刘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