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沛霞;周越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120就诊患者311例为对照组,2011年11月120就诊患者30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处置;观察组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根据评分情况分流至相应就诊区域.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并观察不同MEWS评分患者去向与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EWS评分5~8分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是潜在的危重患者.结论 MEWS评分便于急诊护士更准确地将患者分诊至相应就诊区域,有利于鉴别潜在危重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王金金;刁永云;倪元红;王慧娟;李百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培训后随时间变化的技术保留程度.方法 对1 056名护士培训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培训后即刻、6个月和12个月随机抽取10%的护士进行球囊面罩通气技能考核,比较不同时间护士操作总成绩及各分项目成绩.结果 培训后随时间的延长,操作考核总成绩进行性下降(P<0.05).培训后第6个月护士在物品准备、开放气道、球囊通气、效果判断、复苏后处理、观察记录、物品整理方面的成绩较培训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P<0.01);在第12个月时除判断意识外,其他各操作项目成绩与培训后即刻比较显著性下降(均P<0.05).结论 球囊面罩通气技能培训后随时间延长,护士的技术保留进行性下降,再培训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
作者:丘宇茹;王吉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对工娱疗活动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工娱疗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病患者工娱疗活动需求问卷对101例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在音乐治疗项目中,对音乐放松疗法的需求高(占54.5%),其次为音乐与运动疗法(占38.6%);文娱治疗项目中,需求较高的为卡拉OK演唱(占42.6%);患者对健康知识讲座中关于出院后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高(占41.6%);作业疗法中40.6%的患者喜欢花草栽种.结论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对工娱疗活动的需求存在差异,在开展基础的工娱疗活动的同时,应针对患者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工娱疗康复活动,以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自身潜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王力霞;冯燕华;蒋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足下垂护理鞋具联合穴位按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第7天病情基本稳定即采用自行研制的足下垂护理鞋具对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同时选择手、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位推拿按揉.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17.33±0.86减至10.50±3.83,生活能力状态分级由4.58±0.76减至2.70±1.11,肌力进步2级及进步1级者达51例,干预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足下垂护理鞋具配合中医穴位推拿按揉护理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沈文英;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外心脏按压相关因素与救援者疲劳的关系.方法 将5名技能小组护士每周集中1次,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操作要求,每人每次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上连续实施心肺复苏3 min,操作完毕,打印包括胸外按压总数、满意按压数等测试结果.共实施心肺复苏50人次.结果 随着按压时间延长,按压总数与满意按压数显著降低,疲劳发生率显著增多;救援者客观疲劳发生时间上,女性短于男性,取站姿者短于取跪姿者(均P<0.01);当总平均按压频率大于120次/min时,疲劳时间缩短(P<0.01).结论 救援者疲劳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操作姿势、按压频率、时间等,应1~2 min更换一次施救人员,以延长救援者疲劳时间,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作者:刘伟权;李春华;黄素芳;邹灯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第2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于术后第37天并发腮腺炎,立即予以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同时腮腺局部湿敷紫草油.+42 d双腮腺区肿痛明显减轻,+45 d腮腺炎痊愈,+67 d出无菌层流室.提出加强心理支持、皮肤黏膜护理、腮腺炎局部护理及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伟;李洁;颜霞;张蓓蓓;郭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阐述高龄老年人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概念,并从社会人口学因素、躯体健康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影响高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提出应制定较为完善的老年福利事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全面建立高龄老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强化居家赡养意识,营造和谐的居家养老氛围等建议,从而提高高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田建丽;郭桂芳;洪查理;王瑞婷;孙静;刘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综合性ICU接受机械通气及镇静治疗的患者74例,按入住ICU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现有给药护理措施,医生在开具镇静处方时给出初始泵速,护士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表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镇静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表现进行泵速调整.干预组采取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即包括人员培训、标准化表单设计、动态镇静目标设置、规范评估并记录等.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镇静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镇静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ICU留观时间、置管期间镇静药物使用情况、与镇静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可使患者镇静深度适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镇静治疗的过程指标及结局指标均有良好改善.
作者:陶然;陈利群;吴俊梅;黄群;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灾难护理的发展沿革进行梳理和回顾,分析了灾难护理的特性,其特性包括工作量大且复杂、工作环境艰险、伦理困境的冲击、人员选拔与培养的困难.提出需加强灾难护理在职教育,合理调配救援人员,建构灾难护理的协作网络,重视灾难护理的实证研究,以提高灾难救护的效率和功能.
作者:吴沛霞;周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患者经常要用签字笔签名或填写相关信息,传统的简易签字笔多用棉签包绕笔芯制成,外观简陋、易污染,又造成浪费,且不能更换笔芯.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环保签字笔,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0 mL注射器针帽2副,输液器塑料插头针帽1个,笔芯1支(市售).1.2 方法将1副注射器针帽密封端底部中心部用剪刀挖一个小孔(直径略小于笔芯铜制圆柱体的直径),另一副注射器针帽密封端距底部约0.5 cm处剪断,分成一短段和一长段,将短段的粗端插入长段的粗端,套牢;将笔芯插入挖孔的针帽内,然后连接上述针帽的长段,套牢;将插头针帽作笔帽,套在环保笔上即可.
作者:徐桂林;孙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便利抽取的70例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和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疼痛轻、中、重度分级给予不同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疼痛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和疼痛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针对不同疼痛程度的癌症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减轻焦虑情绪,提高疼痛自我效能,从而有助干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牛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安全可靠的输注方法,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将185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输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输注英夫利西单抗388例次,输注时注重初始阶段输液管路中生理盐水的输入和个体差异,并参照脱敏注射调节输液速度与持续时间;对照组按照常用方法输注,输注376例次.比较两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4例次),对照组为9例(14例次);输注80 min内观察组4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英夫利西单抗时注重初始阶段输液管路中生理盐水的输入和个体差异,参照脱敏注射调节输液速度和持续时间,可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姚新飞;许素清;谢麒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将17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吴丹;张秀;顾凤军;苑红;刘丽英;石磊;徐哲;秦恩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影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从年龄、性别、职业、乙肝家族史、既往饮酒史、抗病毒治疗、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治疗有效130例,治疗无效72例,并发肝性脑病(OR=11.936)、抗病毒治疗(OR=4.257)、乙肝家族史(OR=3.678)及并发肝肾综合征(OR=4.707)是治疗无效的强预测因子(均P<0.01).结论 慢性重型乙肝合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者,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无乙肝家族史者预后较差.医护人员应早期发现肝性脑癌、肝肾综合征,加强此类患者的抗病毒药物相关知识教育,强调抗病毒药物的远期效果,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提供院外护理指导,保证抗病毒药物的正规应用,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路德艳;杨慧玲;杜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脑卒中失语患者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康复功能效果、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失语功能恢复程度、语言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可提高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对其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培珍;吴熹;徐微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腹股沟和腋窝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DC疫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按入院治疗先后分成腹股沟组和腋窝组各15例,分别在腹股沟淋巴结富集区和腋窝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DC疫苗.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比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及疼痛程度.结果 注射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腹股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腋窝组(P<0.01).两组DC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高于注射前(均P<0.01).结论 DC疫苗两种部位皮内注射均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但腹股沟淋巴结注射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余兰芳;郑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老人观现状及服务老年人的态度.方法 采用老人观量表及服务老年人态度量表对天津市某高校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中的老年人印象总得分为55.52±8.94,老年人家庭作用总得分为51.32±21.54;服务老年人态度得分为53.51±9.84.不同来源地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护理本科生老人观水平存在差异(P<0.05,P<0.01);不同来源地、志愿者与否、年级、专业的护理本科生服务老年人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本科生服务老年人态度与其老人观、外在特征、内在特征、人格特征、老年人印象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老人观、服务老年人态度均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护理本科生职业教育,还应多举办与老年人相处的活动,培养护理本科生对老年人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其服务老年人的意愿.
作者:蒋丽;高健;金昌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级五年制护理本科学生(下称护生)180人作为实验班,2008级五年制护生198人作为对照班,两班均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书面作业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班在此基础上,开展Journal Club教学活动,举办Journal Club 8次,每周2次,每次2学时,共4周.结果 实验班91.67%护生对Journal Club能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予以肯定,83.89%护生认为有必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班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采取Journal Club教学模式可锻炼护生文献查阅能力,提高护理科研教学质量及护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将PDA应用于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结果应用一年来,未发生一起给药错误,在静脉穿刺工作总量增加而护士人力不变的情况下来出现因工作繁忙需要加班;患儿家属满意度由83%升至92%.提示PDA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防范安全隐患,使护理工作量化,优化护理管理等,但其不足之处也应改进和完善.
作者:冯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水平及其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连市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438人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平均分为(35.75±27.18)分;59.36%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处于低等水平,仅有5.71%处于高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论文写作知识、科研基础知识、统计学知识、软件操作技能.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其科研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大连市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其中科研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相关部门应完善护理科研管理工作,制定规范化护理人员培训模式,制定激励护理人员进行科研的相关政策,尤其是需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提升护理人员科研能力.
作者:李硕;丁淑贞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