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文静;刘勤俭
目的 探讨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手术床铺置凝胶啫喱体位垫预防压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瑰及乳膏涂抹受压部位皮肤.结果 观察组压疮预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瑰及乳膏联合凝胶啫喱体位垫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华靖;李霞;刘虹梅;郭延萍;杨贤云;王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强化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目标眼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133例(26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入院阶段、住院治疗阶段、出院与随诊阶段进行强化教育,确定患者目标眼压.检测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视野变化,同时调查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结果 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1);出院时及出院后各阶段眼压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5);不同时间视神经杯盘比、视野缺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阶段性强化教育用于各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确定目标眼压,可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或减少视神经损伤,保护视功能.
作者:包英俊;黄唐钦;李田;谢晓露;何春媚;方永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三甲医院外科护士关怀能力现状及其与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护士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5所三甲医院75个科室的455名护士和465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关怀能力总均分为(197.31±26.74)分,不同性别、职称、护龄的护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总分为(45.34士8.85)分,不同科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关怀能力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关怀能力各维度对整体护理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均P<0.01).结论 外科护士关怀能力和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较高的关怀能力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艳琴;张平;徐晨;孔令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PICC的维护需每7天进行1次,目的是为了预防局部感染.患者在维护时一般采取平卧位或坐位.患者手臂掌侧面朝上,受力特点是上臂与躯干有5~10 cm落差,导致落空感,需要支撑,使得肘部上臂受力明显,时间久后患者易产生酸胀感.特别是坐位维护时,受力更为明显.笔者据上述肢体受力原则,自制了凹型泡沫垫,患者使用后,舒适度增加,使消毒范围更大更彻底.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经动脉与静脉采血行血液稀释式自体血回输的效果.方法 将行血液稀释式自体血回输的择期手术患者189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行静脉采血,观察组经动脉采血,监测两组患者采血前后血压、心率、SpO2变化;比较两组采血时间、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采血前、采血后15 min、3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经动脉采血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短采血时间,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
作者:谭玉兰;杨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球后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9例(1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球后注射治疗并实施系统护理.结果 2眼视力提高0.5,出血灶、渗出基本完全吸收;8眼视力提高0.3,出血灶、渗出有所吸收,微血管瘤数减少;5眼视力提高0.2,出血灶、渗出略有吸收,无新鲜出血;2眼视力和眼底无变化.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球后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和血糖血压的调节,术中严密执行无菌操作常规,术后预防并发症可保证疗效.
作者:刘玉芬;史晶;崔琴;谢瑞花;吴春艳;严向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工作中,长期卧床、危重、昏迷或伴重度腹泻的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粪水性皮炎,包括肛周皮肤受损,轻则皮肤出现发红,重则发生皮肤破溃,感染等[1].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密闭式肛管冲洗引流装置.临床应用6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1.1 材料 一次性气管插管,一次性输液器,粘合胶,剪刀,塑料膜,打孔机.
作者:张志刚;张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外敷与针刺联合辨证施护对颈椎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1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8例.对照组采用外敷与针刺治疗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外敷与针刺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24 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辨证施护能提高外敷与针刺联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易玉珍;丁庆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控制首台手术延迟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立及时开始小组,每日12:30对所有次日预定首台手术的医生发送邮件,要求他们次日在8:30前到达手术室,必要时电话沟通.结果 实施后手术延迟情况显著少于实施前(P<0.01).结论 及时开始小组能够显著减少首台手术延迟.
作者:胡玲;文静;刘勤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新生儿出生后需将脐带进行结扎及二次残端处理,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因未对新生儿脐周皮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会造成脐周皮肤擦伤、挫伤、剪伤等问题.为此,我科研制出新生儿脐周皮肤保护贴(下称保护贴),用于脐带结扎和二次残端处理,能够有效避免临床操作中对新生儿脐周皮肤的损伤,介绍如下.
作者:任艳蕊;孟昭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SCI期刊《Oncology Nursing Forum》近5年刊文信息,探讨新肿瘤护理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 选择该刊2008~2012年共30期刊载的278篇科研论文作为调查资料,对其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278篇科研论文中,描述性研究多(45.32%),其次为干预性研究(20.50%)和质性研究(20.14%);受关注度高的群体为乳腺癌患者(26.98%),其次为医护人员(11.51%)和患者照顾者(6.12%);临床实践研究占43.17%,其次为社区护理(21.22%);症状管理是关注度高的主题,占33.45%,其次为患者或健康人群的健康促进行为(28.78%).结论 《Oncology Nursing Forum》护理学术影响力强,近5年的护理热点及研究前沿值得借鉴,同时可指导我国肿瘤护理领域的研究.
作者:王丽英;李亚飞;张晓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胃肠道手术、肠梗阻及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减轻腹胀,常需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进行胃肠减压.头颈部肿瘤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乳腺肿瘤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后为减轻切口积血、积液也需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各种腹腔手术后的患者需使用一次性引流袋.而这些引流装置并无固定器,临床护士及患者均反映引流装置无处放置、固定不便.为此笔者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引流装置固定器,于2012年1~7月应用于50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项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长督导式检查在提高患者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护士长在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后对患者实施“督导式”检查,与所有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询问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服务的感受,检查护理日常运作,根据督查中发现的护理工作中的低效、缺陷、服务风险和潜在问题指导护士及时纠正.结果 实施护士长督导式检查后,患者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实施护士长督导式检查,有利于护士长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增强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是行之有效地提高患者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满意度的方法.
作者:罗汉萍;黄妍;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介绍PICC置管中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进展,阐述了无痛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意义、PICC置管全程引起疼痛的相关因素,提出无痛护理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穿刺工具及方法、进针方法的改良、局麻技术的应用、心理干预等.
作者:秦毅;徐旭娟;朱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情景化培训对手术室保洁员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 对12名新保洁员(情景组)采用集中强化情景式培训3d后,直接进入手术室独立工作,并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后上岗的9名保洁员(传统组)进行培训知识的考核比较.结果 情景组感染术后处理、高处除尘方法、抹布拖把的分区、一次性吸引瓶使用方法、手卫生5个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手术室新保洁员进行情景式培训可以使保洁工作更加规范,有利于手术室工作的开展.
作者:梅娜;曾令霞;高明芳;段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和微型营养评定法(MNA)筛查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的患者,评估饮食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对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162例住院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入院首日采用MNA-SF和MNA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分别在第2、4周后再评估.结果 共69例患者完成3次评估并接受为期4周的饮食干预措施,入院评估发现营养风险患者40例(24.69%)、营养不良29例(17.90%).饮食干预4周后存在营养风险26例(16.05%),营养不良10例(6.17%).患者MNA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均P<0.05).结论 采用MNA-SF和MNA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周敏;李爱东;赵洁;董慧娟;陈月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提高ICU护士心理资本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6名ICU护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与讲座、进行心理应激训练、构建支持系统并进行人性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结果 干预后护士心理资本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对ICU护士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更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贺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介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分析过多的医疗护理操作行为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这些操作行为的种类.提出更改现有操作流程的必要性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
作者:金芸;张玉侠;顾莺;胡静;陆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在判断PICC置管异位中的作用.方法 将400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按常规置入PICC,置管后行X线摄片判断导管位置;观察组置管后根据呼吸运动观察PICC导管水柱的波动以判断置管后有无异位,并据此调整导管位置.结果 置管后X线摄片显示,对照组PICC置管异位率为1o.5%,观察组异位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PICC置管后行呼吸运动致导管水柱波动,可间接反映导管异位情况;根据导管水柱波动调整导管位置可显著降低导管异位率,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作者:张玉霞;周曰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将自制滑轮牵引架应用于57例肩关节手术患者,提出该牵引架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无需人工牵引、保证术中肢体位置稳定等优点.
作者:华薇;芮琳;周亚昭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