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薇;芮琳;周亚昭
目的 探讨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乳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即组织身心恢复良好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对初次住院治疗患者进行情感沟通和互动.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惊恐、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等治疗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病友互助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心理健康,降低乳腺癌患者治疗不良反应.
作者:曹雪英;邓暑芳;何丽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长督导式检查在提高患者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护士长在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后对患者实施“督导式”检查,与所有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询问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服务的感受,检查护理日常运作,根据督查中发现的护理工作中的低效、缺陷、服务风险和潜在问题指导护士及时纠正.结果 实施护士长督导式检查后,患者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实施护士长督导式检查,有利于护士长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增强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是行之有效地提高患者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满意度的方法.
作者:罗汉萍;黄妍;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患者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手足外科病区5个病房设置为老年护理组,收治老年住院患者.成立老年护理组为老年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包括创建适合老年人的住院环境、规范入院流程、加强心理护理等.结果 老年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的普通责任组(P<0.05,P<0.01).结论 将老年患者集中安置并实施行之有效的专业化整体护理,能够使老年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爽;单欣刚;张晓杰;奚志宇;李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手术床铺置凝胶啫喱体位垫预防压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瑰及乳膏涂抹受压部位皮肤.结果 观察组压疮预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瑰及乳膏联合凝胶啫喱体位垫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侧卧位颅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华靖;李霞;刘虹梅;郭延萍;杨贤云;王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PICC的维护需每7天进行1次,目的是为了预防局部感染.患者在维护时一般采取平卧位或坐位.患者手臂掌侧面朝上,受力特点是上臂与躯干有5~10 cm落差,导致落空感,需要支撑,使得肘部上臂受力明显,时间久后患者易产生酸胀感.特别是坐位维护时,受力更为明显.笔者据上述肢体受力原则,自制了凹型泡沫垫,患者使用后,舒适度增加,使消毒范围更大更彻底.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各级医院临床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运用护理职业生活质量量表(QNWL)对广东省30所不同等级医院的2 95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级别医院的护士QNW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级医院护士QNWL得分显著低于一级医院(P<0.05,P<0.01);对护理职业生活质量不满意排序前10的条目分布于QNWL4个维度中,集中的问题为工作家庭平衡维度,7个条目中有5条不满意.结论 广东省临床护士护理职业生活质量不高,工作家庭难以平衡是主要问题.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
作者:黄惠根;徐加加;张容;符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4种口腔护理液对口腔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口咽置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0.3%过氧化氢、口洁液、2%碳酸氢钠作为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分别统计口腔pH及口臭和口腔炎发生率.结果 过氧化氢组和口洁液组口腔护理后口腔平均pH值在正常范围.碳酸氢钠组、过氧化氢组、口洁液组口臭发生率相对低于生理盐水组.口洁液组口腔感染发生率低.结论 口咽置管患者可首选口洁液进行口腔护理.
作者:朱虹;陈会生;徐宁;王艳娟;郭宏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新生儿出生后需将脐带进行结扎及二次残端处理,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因未对新生儿脐周皮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会造成脐周皮肤擦伤、挫伤、剪伤等问题.为此,我科研制出新生儿脐周皮肤保护贴(下称保护贴),用于脐带结扎和二次残端处理,能够有效避免临床操作中对新生儿脐周皮肤的损伤,介绍如下.
作者:任艳蕊;孟昭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规范培训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效果.方法 规范床边交接班流程和内容,制定《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评分表》;分析床边交接班存在的问题,以骨科代表性病种“脊椎损伤并截瘫”、“髋关节置换术后”拍摄交接班视频,制作交接班思维导图、编制交接班顺口溜;采取理论授课、播放交接班视频、情景模拟交接班等形式,对骨科护士开展床边交接班培训.结果 交接班项目中除“专科情况”外,其他项目培训后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规范培训能显著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
作者:付沫;唐霖;肖继荣;丁永艳;王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将自制滑轮牵引架应用于57例肩关节手术患者,提出该牵引架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无需人工牵引、保证术中肢体位置稳定等优点.
作者:华薇;芮琳;周亚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介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分析过多的医疗护理操作行为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这些操作行为的种类.提出更改现有操作流程的必要性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
作者:金芸;张玉侠;顾莺;胡静;陆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和微型营养评定法(MNA)筛查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的患者,评估饮食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对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162例住院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入院首日采用MNA-SF和MNA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分别在第2、4周后再评估.结果 共69例患者完成3次评估并接受为期4周的饮食干预措施,入院评估发现营养风险患者40例(24.69%)、营养不良29例(17.90%).饮食干预4周后存在营养风险26例(16.05%),营养不良10例(6.17%).患者MNA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均P<0.05).结论 采用MNA-SF和MNA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周敏;李爱东;赵洁;董慧娟;陈月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及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作者:王文锐;王玉玲;卢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提高ICU护士心理资本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6名ICU护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与讲座、进行心理应激训练、构建支持系统并进行人性化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结果 干预后护士心理资本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对ICU护士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更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贺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护理职业岗位对护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职业岗位能力调查表对8所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对胜任护理职业岗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体要求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 护理人员认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重要的分别是护理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结论 学校应根据临床对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培养满足岗位要求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作者:邓菲菲;杨柳清;左凤林;谭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农医定向培养生开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300名农医定向培养生开展统一教学,课程结束时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71.3%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非常必要,82.7%的学生对教学总体安排非常满意,但94.0%的学生认为课时不足,同时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结论 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提升了学生社区实践能力,应该增加课时,加强教材建设,全面提高学生技能,以适应农村社区医疗需求.
作者:陈桂园;姜丽萍;季兰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CRAMS评分法用于院内转运急诊创伤患者的效果,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方法 对2011年收治的1 532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即接诊护士凭借个人经验判断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护送、由谁承担护送任务;对2012年收治的1 609例急诊创伤患者于转运前、到达病区后应用CRAMS评分法进行动态评价,根据转运前CRAMS得分确定护送转运人员资质,完善转运前准备.结果 应用CRAMS评分法转运急诊创伤患者后,护送人员资质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均P<0.01),患者转运过程中心脏骤停由3例降至零.结论 CRAMS评分法在急诊创伤患者转运中的动态评价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伤情识别能力与转运风险评估能力,能规范护送人员资质,促进转运前充分准备与告知,提高创伤患者转运安全性.
作者:吴燕群;杨晓晴;周建玉;孙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工作中,长期卧床、危重、昏迷或伴重度腹泻的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粪水性皮炎,包括肛周皮肤受损,轻则皮肤出现发红,重则发生皮肤破溃,感染等[1].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密闭式肛管冲洗引流装置.临床应用6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1.1 材料 一次性气管插管,一次性输液器,粘合胶,剪刀,塑料膜,打孔机.
作者:张志刚;张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自选互动卡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非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自选组各7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自选组于术前访视时采用自制的自选互动卡予患者勾选,术中根据患者自选的要求尽量满足其需求.结果 自选组患者术前焦虑、术中生命体征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 自选互动卡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程志;回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控制首台手术延迟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立及时开始小组,每日12:30对所有次日预定首台手术的医生发送邮件,要求他们次日在8:30前到达手术室,必要时电话沟通.结果 实施后手术延迟情况显著少于实施前(P<0.01).结论 及时开始小组能够显著减少首台手术延迟.
作者:胡玲;文静;刘勤俭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