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燕;柴晓亮
腭裂患儿手术要消毒整个面部,且手术时间较长,手术体位要求患儿仰卧位,头向后仰,肩下垫软枕使头部与肩部呈60°.这一体位,消毒棉球若过湿,消毒液容易流入眼睛,灼伤眼球;若过干则有消毒不彻底的风险.常规的眼部护理是给患儿眼部涂红霉素眼膏,再用无菌薄膜直接贴于眼部.但腭裂手术需用无菌巾包头部及眼部,只露出口腔.由于医生长时间在头部操作,容易对无菌巾的边缘产生压力,造成无菌巾边缘压伤患儿眼部及周围组织的风险.鉴此,我科采用无菌纱布联合3L一次性粘贴手术巾保护患儿眼部的方法,经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应用于80例患儿,无一例眼球灼伤及眼球、眼周组织压伤,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龚娟;范丽;肖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理解组成要素的含义,初步提出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方法 自行设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框架,邀请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256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框架包括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3个一级条目,实践兴趣、实践成就动机等11个二级条目.结论 实践能力是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架构其实践能力构成可为探索适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李峰;韩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预警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对2012年1~8月收治的28 29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19例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安全护理管理对策,对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0 637例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结果 实施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由0.067%下降至0.054%.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预警及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跌倒、坠床导致伤害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管理质量.
作者:王辉;郭丽君;庄利梅;宋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设计国内患者适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下称评估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分析国外压疮评估表的弊端,结合国内研究和临床实践,设计出包括神志、意识状况,营养状况,活动情况,体位变换能力,排泄控制,皮肤感觉,皮肤状况7个方面的评估表,选取5名专家,15例及7 329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内容效度(CVI)、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及临床效度(灵敏度,特异度)检验.结果 评估表CVI=0.686,Cronbach's α=0.891,灵敏度=0.843,特异度=0.729.结论 本评估表具有较稳定的信度和较好的效度,可作为医院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工具使用.
作者:周晓玲;乔丽娜;郑雪梅;贾进娥;吴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膀胱全切+尿路造口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将60例尿路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结果 观察组出院第3、6、12个月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第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显著提高尿路造口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出院近期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丽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应用飞信搭建健康教育平台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飞信平台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健康教育满意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飞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形式新颖,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杜静;秦震声;成茜;尚进;高健;杨瑛;胡崇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分析我国护理人员在构建和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过程中,忽略集束化护理方案基于证据的实质、对各集束措施之间的关联性理解不够及认为集束化护理中的措施一成不变等误用情况;阐述了集束化护理的正确应用、集束化护理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旨在促使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和应用集束化护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吴密彬;胡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产妇产后24 h阴道流血观察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将540例产妇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各27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产妇进行产后24 h出血情况的观察;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观察与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观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凭经验估计,测量方法不熟练,未及时观察,产妇不配合;护士不重视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无.结论 采用PDCA循环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观察的准确性和护理人员对该项护理的重视度,有利于保障产妇安全.
作者:单玲;孙境;周安荣;席时清;潘麒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病房不同光环境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手术治疗的1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选用自然光为主要照明,对照组以人工光源为主要照明.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早于/短于对照组(均P<0.01),对住院环境和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好于对照组.结论 自然光环境有利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崔熙娟;李小妹;乔丽娜;单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开发输送调度信息系统,提高医疗输送质量和效率.方法 构建含基础数据、任务操作、人员操作及查询报表四大输送模块的输送调度信息系统,对输送人员及输送工作实施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结果 应用输送调度系统后输送调度效率、输送质量、成本支出以及护士长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结论 输送调度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有效提高医疗输送质量和效率.
作者:张容;肖冬梅;刘聪明;袁华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文版舒适量表评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舒适感的适用性.方法 将Kolcaba一般舒适量表编译为中文版舒适量表,对9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2 h患者进行术后舒适状况测评.结果 中文版舒适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81,内容效度0.730,KMO值为0.710.94例患者舒适量表均分3.26±0.50,4个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环境舒适、生理舒适、精神心理舒适及社会舒适.结论 中文版舒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舒适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2h患者舒适度较差,应针对其不同状况从生理、精神及社会方面加强舒适干预.
作者:黄桂玲;孟宪梅;王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静脉治疗的效率和信息记录的完整性.方法 将142例静脉治疗患者按时间段及等同原则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操作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记录法,观察组采用静脉治疗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结果 观察组信息记录完整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记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静脉治疗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提高静脉治疗的效率和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作者:龚萍;陈传英;孟爱凤;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复诊随访率.方法 将出院的82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建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复诊随访数据库,应用该数据库进行复诊指导和健康教育.连续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1~3个月、4~6个月及7~12个月随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随访率.
作者:胡桂娟;覃桂玲;蒋丽君;谭明秀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减轻大量静脉血标本采集老年人不适感,提高采血工作效率.方法 将282例体检行大量(33 mL)静脉采血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血,实验组缩短止血带绑扎时间即有效穿刺(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结果 实验组全程采血时间、局部疼痛程度及肢端发绀率显著短于和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缩短止血带绑扎时间,在保证血标本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老年体检者舒适度,提高采血工作效率.
作者:金海燕;俞志红;叶莉;杨丽萍;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防止肠瘘液外渗刺激周围组织,促进瘘口愈合.方法 自制多侧孔引流管置于尿路造口袋内,用于16例高排量肠外瘘患者持续负压冲洗引流.结果 负压冲洗引流15~58 d,13例瘘口愈合,1例手术修复,1例瘘口缩小,1例放弃治疗.结论 多侧孔引流管的应用有效防止了肠瘘液外漏对局部皮肤造成的损害,有利于促进瘘口愈合.
作者:孙学珍;余光艳;严云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效果.方法 将97名骨科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品管圈活动组(49人,在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和常规培训组(48人,采用常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组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专科操作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培训组(均P<0.01),缺陷发生数相对降低.结论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从而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杜杏利;詹雪;吴明珑;陈海霞;刘其桃;陈媛;方汉萍;汪晖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在阐述信息化建设对护理专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护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护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对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缺少科学、客观的评价,二是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护理信息标准体系.
作者:张士靖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15例胆道手术后肝门部胆管高位狭窄患者行Kasai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9.0(5.89±1.65)h,术中出血150~1100mL.患者术后住院11~20 d恢复良好出院.提出术前积极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和手术医生习惯、了解高位胆管狭窄患者生理及疾病特点、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患者病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杨英;高兴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护士PDA使用执行力的相关因素,为完善PDA系统的设计、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日常使用PDA的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分析.结果 影响临床护士PDA使用执行力的因素包括思想认识因素、硬件设备因素、患者依从性因素及功能缺陷因素.结论 加强管理、培训及宣教,不断完善PDA功能,才能大限度地实现PDA“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的作用.
作者:张静;吴红亮;贲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抢救.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医疗争议发生数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构建及应用,可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救治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作者:陈敏;李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