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蓓
为了优化压疮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对压疮的监控功能,利用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基于.LotusNotes开发一套OA平台,集成压疮管理模块,对压疮及高危压疮患者实施动态监控,可使压疮上报流程优化,缩短上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压疮监测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应用能进一步规范优化压疮管理流程,提高对压疮患者的监控功能,提升压疮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陈玉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COPD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社会支持的体验及期望,以指导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方法 采取立意取样法选择1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深入访谈,按现象学研究的方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患者感受到的护理人员支持有医疗技术支持、沟通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同时患者期望获得更全面的沟通信息支持、更具针对性的情感支持,以及适时的评价支持.结论 护理人员为COPD患者提供有效的专业性社会支持时,应关注患者的期望,提高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朋彩虹;王维利;洪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测算无陪护模式病区的护理工作量,制定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 选择9个无陪护模式病区进行60项直接护理项目和42项间接护理项目护理时间的测定,根据公式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结果 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8.6%,88.9%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无陪护模式病区日均护理总时数为91.7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结论 应对无陪护模式病区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以确定适宜的护理人力.
作者:刘凯;许翠萍;刘庆芝;薛秀娟;常佃沙;徐泽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BI量表中文版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情绪衰竭(EE)、去个性化(DP)和个人成就感丧失(PA)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5.79±10.65、8.73±6.38和14.35±8.45;EE和DP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护理模式下的护士常模(均P<0.05);PA倦怠水平显著低于常模(P<0.01);EE中度倦怠和高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0.97%和53.22%,DP分别为24.19%和48.39%,PA分别为24.19%和0.护士EE、DP严重倦怠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而PA严重倦怠显著低于常模(P<0.05);工龄≥3年护士PA的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年资<3年的护士(P<0.01);本科护士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中专、大专护士(P<0.05,P<0.01).结论 无陪护理模式下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护理模式下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年资和学历越高,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越高;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以全面提高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方法 将2009年1~12月从急诊科转送的609例危急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的759例危急重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观察组在建立安全转运路径后,按安全转运路径实施,流程包括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联络与协调;转运中监护与急救;转运后交接等措施.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施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能转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观念,加强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与监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收科室满意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许晓萍;陈毅文;陈艺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理实一体化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级高职护理大专两个班学生,将17班设为改革班(52人),11班设为对照班(51人).对照班在《健康评估》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班采用理实一体化进行教学,即在设计课程和工作情境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活动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结果 两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师生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很高.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陈燕;程云;周菊芝;冯敏华;董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介绍护理工作模式的概念,阐述国内外护理工作模式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现行护理工作模式,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者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李玲;刘义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工作项目情况,为实现护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无陪护模式病房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对应相关情况调查表,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551名护理人员承担部分工作项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各护理工作项目有所侧重(均P<0.01),但均承担所有工作项目;基础护理、执行治疗是主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分别占23.81%、22.00%;临床教学及科研所占的比重少,分别占8.17%、2.51%;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是大专学历、初级职称及工龄不足3年的护士.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及利用低效率并存,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并根据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配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从而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杨雪莹;许翠萍;褚梁梁;刘凯;葛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门诊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辨证施护方法.方法 对40例社区门诊采用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卒中后遗症患者,给予心理干预、中药外洗与穴位按摩护理、饮食干预、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及护理等.结果 40例中20例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18例病情好转,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2例无效;治疗、护理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是社区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加强治疗中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莹菁;苏广;李望宁;宋群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对乡镇卫生院护士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压力及危害的压力源,为其减压、提高护士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乡镇卫生院临床一线护士压力源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8个方面共39种压力源,在相对范围内对80%以上护士造成压力的压力源作为共同压力源.结果 乡镇卫生院临床一线护士共同压力源有工作,技术不过硬(婴幼儿静脉穿刺),急救技术不过硬,心理,自我提升(考试、晋升、考核),家庭社会,以及工作环境压力7个方面共16种.结论 护理管理者在注重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必须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制定有效的减压措施,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符淑兰;叶宣宏;韩洁;廖春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其纵向变化趋势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86例脑卒中患者于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在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高,出院后3个月、6个月有所下降(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出院前低,出院后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P<0.01);在这4个时期,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王赞丽;赵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将2009级护理专科学生分为实验班(80人)和对照班(84人);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社会之间互动教学.结果 两班学生建立人际关系自评和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建立人际关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张紫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医疗机构或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有些疫苗需要通过口服途径给婴幼儿喂服.由于传统的给药工具不锈钢小勺需要经过消毒清洗和高压灭菌等处理环节,不但增加了预防保健员的工作量,而且集中服用和下社区入托儿所幼儿园进行送药时存在周转量不够的现象.对此,我院预防保健科改用一次性独立包装食品小勺用于婴幼儿口服疫苗给药,受到了保健人员和婴幼儿家长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菊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0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增加个性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包括完成“AMI患者个体化危险因素评估计划表”,制订个体化的行为改变措施以及出院后1、3、6、12个月定期的门诊、电话或QQ随访.结果 干预后1年,两组戒烟、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运动4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均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和随访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1年危险因素,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冯梅;蒋文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从业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改进护理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18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从业意愿评分分别为3.40±0.93、3.06±0.79,影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是实习收获与实习满意度;影响实习护生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志愿选择与实习收获(均P<0.01).结论 医院实习经历可以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与从业意愿.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生实习期的管理与指导,提高医院实习带教水平,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作者:秦霞;黄芳;孙君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血白蛋白联合高分子体位垫治疗水疱型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8例肝病合并水疱型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行常规压疮护理,对照组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以无菌敷料包扎;观察组采用新鲜20%人血白蛋白联合高分子体位垫减压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血白蛋白联合高分子体位垫,能有效预防水疱扩大或破溃,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夏红梅;周宇光;雷丹;袁慧;胡慧;拓思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治疗肠道疾病的常用方法.保留灌肠器械一般由注射器、肛管和治疗碗组成.此种保留灌肠器械不仅操作较麻烦,而且由于注射器容量所限往往需要多次装药而中断灌肠.鉴此,笔者设计制作一种保留灌肠装置,操作简单,且可保证连续灌肠.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赵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79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号390例分为对照组,双号40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于肘部置入PICC至预测长度后,将B超探头放置在颈内静脉体表处,观察有无PICC导管异位;观察组在用B超观察的同时,用20 mL注射器从导管尾端脉冲式推注生理盐水2~3 mL,观察颈内静脉有无PICC导管异位.两组确认PICC置管成功后行胸部X线摄片确认.结果 观察组异位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脉冲式推注法可提高PICC导管异位判断正确率,从而提高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
作者:陈莎;闻曲;鲍爱琴;成芳;刘为红;王芬;桂琳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好转率、治愈率.方法 通过建立伤口及压疮监控体系,健全压疮管理组织,制定压疮管理制度与流程,组织相关培训,对压疮高危患者和带入压疮患者、难免压疮患者进行指导与跟踪监控.结果 护士对住院患者压疮高危的上报人数显著增加,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相对降低,而压疮好转率和治愈率则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伤口及压疮监控体系的建立及良性运作,有利于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蔡玲娟;张金梅;刘静;李伟;李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护生在参与义工活动原因的心理感受,为合理引导护生参与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义工服务调查问卷,对102名参与义工服务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59.80%的护生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使自己增加社会见识以及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参与义工活动,但仍有23.53%、14.71%、1.96%的护生分别由于医院多次鼓励参与、便于找工作、加学分以及为消磨空闲时间而参与义工服务,54.91%的护生参与义工服务感到快乐.结论 大部分护生对义工活动持认同态度,但仍有部分护生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80、90后的护生作为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需对他们奉献精神、服务理念进行培养.
作者:马丹婷;刘立捷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