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翠兰;聂军
目的 总结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加强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及应用造口用品,评估癌因性疲乏,加强排便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饮食护理等.结果 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无疲乏17例,轻度疲乏9例,中度疲乏4例,重度疲乏2例.住院时间为25~46 d.结论 对直肠癌造瘘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陆云;屈惠琴;朱勤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改革护理专业学校与医院“定岗双元”合作培养护理人才的课程构建,向社会输送优秀护士,为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基础.方法 学校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论证、承担临床课程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构建、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合作,构建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5大模块.并对2008~2011级护理专业“定岗双元”的学生实施院校合作培养.结果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结合临床与大纲、拓展前沿知识的评分为(7.92±1.45)~(8.97±1.69)分,为较好水平;2008级学生均通过2011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后全部被医院录用.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留院临床工作的综合评价良好.结论 院校“定岗双元”合作培养的课程构建使学生、学院和医院多方受益.“定岗双元”教学课程改革能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将教学质量的测评与国家、行业标准相衔接.
作者:邓荆云;贲亚琍;马慧芳;余薇;周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基于迷你临床评价量表(Mini-CEX)的新疆护理自考专科毕业生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以寻求佳策略,提高自考专科生临床护理技能.方法 应用Mini-CEX对133名护理自考专科毕业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考核.结果 13.0%~42.6%的考生5项临床护理技能考试不合格;其临床判断分析及应变能力较弱;理论与实践脱离现象突出.结论 新疆地区自考专科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总体情况不理想,许多关键护理行为及技能有待强化.
作者:袁碧;毛新敏;周朝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概述了集束干预策略的概念、特点,阐述了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集束干预策略,集束干预策略包括置管操作集束干预策略和维护集束干预策略,集束干预对象主要为各种癌症患者以及危重症患者.
作者:吴悠;于继珍;李洋;罗曼;钟玉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促进毁损伤患者手术取皮区创面愈合.方法 将108例毁损伤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常规组52例和改进组56例,常规组由医生用传统方法换药,改进组由伤口小组护士与医生同入手术室,从患者手术中取皮后开始全程负责取皮区的创面处理,换药采用优拓敷料.结果 改进组换药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显著轻于、短于常规组,敷料粘连及创面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专科护士全程处理毁损伤患者手术取皮区创面,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曹姝专;周桂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通过介绍创新扩散理论的框架及在护理领域的适用性,重点阐述该理论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对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研究和应用的指导启示.
作者:叶赟;张兰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营造护理科研氛围,提高和培养护士长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方法 根据护士长对护理科研需求进行科研技能培训,对护士长设定科研目标任务,加强科研目标质量管理,对科研目标任务进行考核与奖惩.比较科研目标任务管理前后护士长以第一作者完成的科研课题、论文发表情况等.结果 35名护士长中以第一责任人完成的科研课题由管理前的2项上升到了管理后的6项;发表论文数量由管理前的50篇上升到了124篇,管理前后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和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管理后有部分课题和论文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励.结论 科研目标任务管理提升了护士长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高级人才的培养及临床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明燕;薛菊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断指再植患儿焦虑情绪及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断指再植患儿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惠儿及家长的认知行为干预,并贯穿于住院全过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再植指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再植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患儿的焦虑状态,有助于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成活率.
作者:蔡凌;魏水华;余诗军;梁惠贤;谭亚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对25例成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培养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方法 对240名实习护生采取激发学法兴趣、举案说法、突出重点学习内容、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等方法增强其法制相关知识,于入科和出科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护生法律意识.结果 出科时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度及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入科时(均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护生法律意识培养,可提高其相关法律知识,以降低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书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ERI)量表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荆州市3所三甲医院及3所二甲医院47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护士288人(60.25%),超负荷状态护士424人(88.70%);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组及超负荷组在家庭/工作平衡、对排班的满意方面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超负荷、付出及获得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 护士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及超负荷状态的比例较高,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及超负荷状况,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克英;张枭霄;陈春霞;方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晚期下咽癌行胃管状成形术患者围术期的营养支持管理效果.方法 对20例晚期下咽癌患者行胃管状成形术,根据治疗不同阶段实施营养支持管理.结果 患者均未发生胃坏死、血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胸胃综合征及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随访6个月至3年,失访2例,死亡6例,余12例恢复吞咽功能,正常进食.结论 对于晚期下咽癌行胃管状成形术患者予以规范化的营养支持,可明显减少术后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以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江华;李桂华;李晓霞;范玉霞;黄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培训中的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对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及实践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产妇对健康教育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情景式健康教育可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其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郭梅;吴彤彤;万慧;倪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对4例一穴肛患儿行共同管下移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提出认真执行术前访视,了解疾病特点,熟知解剖及手术步骤,充分准备手术物品和娴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障.
作者:刘颖华;翟琦;陈松漪;叶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为优质护理的政策制定和对管理者的支持策略提供依据,从而保证优质护理持续深入开展.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参加厦门市某培训班的护理管理者17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80.00%~98.86%护理管理者认为优质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护理对象是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不只是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仅37.71%的护理管理者认为家属可以陪伴但生活护理应由护士完成,70.86%认为强调基础护理会削弱专科护理发展.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优质护理内涵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优质护理开展的利弊有一定认识,对优质护理的深入持续开展信心不足.希望上级领导给予支持,建立长效机制,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
作者:张锦辉;林丰;林艳侠;李伟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胸腔闭式引流是通过密闭性装置排出胸膜腔内积液积气,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是治疗急性脓胸、胸外伤、张力性气胸及胸外科大手术后用于引流的常见治疗手段[1].胸瓶密闭性是否良好是关系到急性脓胸、胸外伤、张力性气胸及胸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蓉;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寻找适合基层医院大中专新护士向临床护士转变的方法,使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和承担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46名应届毕业的新上岗护士采取延长首轮科室轮转培训时间,新上岗护士临床培训轮转时间为1年,经短期集中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分配至首轮科室,首轮科室时间为6~8个月,轮转科室分别为1~2个月.每科指定1名老师带教,并根据轮转时间安排重点掌握内容.结果 39名在首轮科室培训4个月后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承担临床护士职责,6个月后经考核合格如期进入其他科室轮转;7名护士于6个月后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立照护患者,8个月后经考核合格进入其他科室轮转.结论 采取延长首轮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可使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基本护理技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陈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专科化培训对快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综合能力的作用.方法 将32名新护士按入科报到登记编号分组,奇数入实验组(15人),偶数入对照组(17人).对照组培训内容及方法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实施;实验组完成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第一、二阶段后(入科后2个月完成),进入固定的专科至少6个月,采用专科化培训.结果 培训后3、6、12个月实验组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入科2年内撰写会议论文及发表论文数、参加专科学术会议及培训次数、专科医生满意率相对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规范化培训方案实施基础上对新护士实施专科化培训,可快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赵体玉;曹立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留置胃管是保证危重新生儿胃肠营养的重要途径.新生儿以经鼻呼吸为主,经鼻留置胃管易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腔阻力升高,导致气道阻力增加,呼吸功能改变,对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1].
作者:吴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手术室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 对第1台手术医生运用指纹打卡进行考勤管理.结果 指纹打卡考勤管理实施后,9:00之前第一台手术切皮例数显著增多,9:09之前切皮的手术由实施前的10.0%提高到实施后的91.0%,9:30之前手术全部开始,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运用指纹打卡考勤管理可确保第一台手术的准时实施,提高了手术台利用效率及手术室工作效率.
作者:郭延平;杨贤云;华靖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