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张鹰
目的 探讨分娩相关性会阴疼痛和损伤的系统性护理管理效果.方法 将定期产检、有意愿自然分娩、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非高危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定期产检,分娩期根据产程进展情况进行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而个性化的会阴疼痛与损伤管理.结果 两组会阴裂伤、侧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在产后第1天、第2天会阴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产妇进行会阴疼痛和损伤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会阴疼痛和损伤,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朱丽辉;刘杏仙;张君红;严燕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2月1 140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术后应用抗生素5~10 d;将2011年1~12月1 28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30 min至2 h使用抗生素,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h,同时配合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术前备皮时机的选择、术后积极防控切口感染等措施.结果 两组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改变抗生素应用方案,并配合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洗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等综合干预,可减少患者抗生素应用,防控术后切口感染.
作者:刘其桃;张冬林;孙叶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寻找合适PICC置管体位,以预防或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方法 将92例需行PICC置管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取常规体位,即患者平卧,置管侧上肢外展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侧,下颌紧贴锁骨,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观察组取改良体位,即患者平卧,头枕5 cm高枕头,置管侧上肢外展45°~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患者配合抬高穿刺侧上肢,操作者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2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位改良能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郭振洁;吕玉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太宁栓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防治痔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6例无痔的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在放射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加用太宁栓1粒纳肛治疗.观察放射治疗1个月后痔的发生率以及痔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宫颈癌放疗1个月后,对照组痔发生率为81.8%,观察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内对照组痔治愈率为29.6%,观察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太宁栓对宫颈癌放疗所致痔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时间长、机体抵抗力低,传统注射器湿化气道法易增加感染机会且不利于保护气管;微量泵推注湿化气道法则可加重患者经济负担.2011年10月,我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安全的气管内滴药方法并应用于10例气管切开患者,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秦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学科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对护理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落实护理人力资源督查制度,建立护理人力资源专项补助基金,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部的动态调配作用,重视专科人才建设并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考评体系,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聚焦超声手术结束后患者会即刻出现充血水肿,皮温可升高至50℃,24~48 h局部充血水肿达到高峰,3 d后明显减轻,4~5 d完全消退.因此,聚焦超声手术24 h内需冰敷.由于普通冰袋的大小和形状与会阴、肛门部解剖位置不相符,且患者翻身活动时冰袋容易移位而起不到有效的冰敷作用,特别是会阴及肛门部位同时得到彻底冰敷存在一定困难,影响术后疗效,也严重影响患者舒适度及睡眠.我科经过反复临床试验,通过制作会阴冰敷垫,解决了临床困难,取得很好效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毛小敏;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患者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我科于2010年1月始,利用留言板加强医患沟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曲娟;晏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改善其身心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肺移植受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等待供肺期间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后分别测定其心理和生理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收缩压、脉率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的负性情绪,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曹晓东;黄云娟;朱亭立;朱雪芬;丁晔;陈静瑜;陈蓉;黄琴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阐述了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包括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不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认知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护理教育者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提出要深入改革护理教育模式,完善护理教学方法,革新护理教学评价方式以及提高教育者自身能力以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认知技能因素以及情感态度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护理教学质量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毛秋婷;曾铁英;赵梅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对提升新护士情绪工作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新护士43名.按编号双号分为观察组(21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以医疗纠纷案例为特定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情绪控制、沟通交流、处理纠纷的技巧;单号为对照组(22人),按常规模式培训.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情绪工作各维度得分与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可以提升新护士情绪工作能力.
作者:种翠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12例REV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REV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仪器设备和环境准备;术中做好温度管理,麻醉配合,掌握体位摆放,合理选择手术器械.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掌握专业知识和手术操作技能,细致的护理配合是协助术者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作者:欧阳淑怡;谢庆;陈思;卢嫦青;梁嘉健;刘小民;刘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6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行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6例均康复出院.提示对此类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烦躁不安、头痛、视物模糊等,警惕子痫的发生;重点观察尿量;遵医嘱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时的配合和护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产褥期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曹清;嵇秀明;夏珊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院自2010年10月引进美国科医人60W钬激光泌尿外科手术系统以来,已成功开展了800多例尿路结石碎石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和输尿管息肉切除术.钬激光光纤价格昂贵,又容易折断,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为延长钬激光光纤的使用寿命,我们制作保护套,有效避免了光纤的磨损、打折,介绍如下.
作者:黄鹂鸣;陈章平;陈红;郭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信息系统提高首台手术准时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4月首台手术的1 79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短信提醒系统、手术信息显示系统多部门协作进行管理.选择2011年1~4月首台手术1 5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巡回护士电话催促手术医生到位、护士长登记上报的方式管理.结果 观察组首台手术准时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因手术医生迟到造成首台手术未准时开台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加强首台手术准时开始工作的管理非常必要,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及各信息平台优势明显,提高了首台手术的准时率.
作者:罗忠梅;曹阳慧;张相云;周淑云;雷菊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杏玲芝;乔够梅;王养民;陆皓;张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院药品领取工作由主班护士审核执行医嘱后,至中心药房领取药品,查对后放入塑料领药篮内带回科室交给责任班护士遵医嘱使用.由于药品放置杂乱无章,药品的领取查对使用过程不仅耗时长,还会出现由于药品相互挤压,导致安瓿破碎造成药品浪费.严重时会因与药房工作人员查对不清引起的药品数量、规格、厂家错误而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鉴此,我科使用市售收纳盒放在领药篮中,规范放置各种药品,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邓世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士履行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住院患者操作告知需求的三大主题: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存在需求,希望护士告知操作项目的 名称、目的 和意义、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护理操作告知方式方面住院患者更愿意操作者给予口头告知;住院患者期望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结论 住院患者需要护理操作告知,护士作为护理操作的告知者,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探索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满足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
作者:谢丽霞;蒋维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112例眼眶静脉曲张患者在全麻下直接将眼眶静脉暴露后,将栓塞剂(丙烯酸酯胶)缓慢推入畸形血管.结果 手术均有效.提出眼眶静脉曲张栓塞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护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细节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尤其巡回护士应密切关注术中医生给止血带加压的压力范围,遵医嘱给予加压及松开气压止血带,加压及松开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和血管出血情况;器械护士应严格配制胶组织作为栓塞剂,选择合适时机递给术者栓塞曲张的血管.
作者:那晓婧;孙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团队效能量表对某三甲中医院急诊科12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4.24±0.70)分,得分水平为84.40%.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周边绩效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效能;加强医护合作是增强急诊科团队效能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应通过相关课程与活动增强中级职称医护人员的团队效能,特别是团队精神态度方面,从而提高急诊科整体团队效能,有利于急诊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江淑聘;谭益冰;刘南;邓少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