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张鹰
目的 探讨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信息系统提高首台手术准时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4月首台手术的1 79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短信提醒系统、手术信息显示系统多部门协作进行管理.选择2011年1~4月首台手术1 5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巡回护士电话催促手术医生到位、护士长登记上报的方式管理.结果 观察组首台手术准时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因手术医生迟到造成首台手术未准时开台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加强首台手术准时开始工作的管理非常必要,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及各信息平台优势明显,提高了首台手术的准时率.
作者:罗忠梅;曹阳慧;张相云;周淑云;雷菊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112例眼眶静脉曲张患者在全麻下直接将眼眶静脉暴露后,将栓塞剂(丙烯酸酯胶)缓慢推入畸形血管.结果 手术均有效.提出眼眶静脉曲张栓塞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护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细节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尤其巡回护士应密切关注术中医生给止血带加压的压力范围,遵医嘱给予加压及松开气压止血带,加压及松开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和血管出血情况;器械护士应严格配制胶组织作为栓塞剂,选择合适时机递给术者栓塞曲张的血管.
作者:那晓婧;孙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将阴式注水腔镜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术患者27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腔镜器械处理等过程.结果 术中27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损伤小,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下肢活动感觉恢复快,无感染发生.术后4~6 d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提示巡回护士术前对患者体位的正确摆放,术中熟练掌握阴式注水腔镜的使用方法和准确的手术步骤配合,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手术安全.
作者:王岚;尹一童;朱国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肠造口周围皮炎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87例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形态、面积、程度进行评估,找出肠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 87例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的皮损均好转或痊愈.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并指导患者掌握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的护理措施.
作者:施婕;罗比可;刘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综述国内外关于医护人员报告不良事件态度和行为的测评工具,从必要性和科学性角度分析构建适合中国文化特质的测评工具,为改善医护人员上报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安全文化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晓;田梅梅;施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12例REV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REV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仪器设备和环境准备;术中做好温度管理,麻醉配合,掌握体位摆放,合理选择手术器械.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掌握专业知识和手术操作技能,细致的护理配合是协助术者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作者:欧阳淑怡;谢庆;陈思;卢嫦青;梁嘉健;刘小民;刘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寻求临床佳的男患者留置尿管外固定方法.方法 将外科留置尿管男患者328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77例),观察组引流管从大腿上方绕过,对照组引流管从大腿下方穿行,均接引流袋用别针固定在床边.观察比较两组导管压痕、引流不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压痕、引流不畅不良事件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拔管前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留置尿管男患者采取引流管从大腿上绕行的外固定方法,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庆;管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学科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对护理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落实护理人力资源督查制度,建立护理人力资源专项补助基金,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部的动态调配作用,重视专科人才建设并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考评体系,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团队效能量表对某三甲中医院急诊科12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4.24±0.70)分,得分水平为84.40%.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周边绩效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效能;加强医护合作是增强急诊科团队效能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应通过相关课程与活动增强中级职称医护人员的团队效能,特别是团队精神态度方面,从而提高急诊科整体团队效能,有利于急诊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江淑聘;谭益冰;刘南;邓少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胎盘是人体特殊的附属器官,也是一种较特殊的医疗废物,经卫生部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胎盘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因而只有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地进行胎盘管理,才能防止胎盘的流失,疾病的传播,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颜芳;王亚丽;陆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卵巢囊肿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巨大囊液性卵巢囊肿有时会达到几十千克,囊内液体达到数千毫升,手术操作困难.目前临床多采用放出囊内液体,减少体积,便于手术.稳定放出囊液以保证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取得较好疗效至关重要,但操作不当会使囊液喷溅而出,污染手术床及无菌区,带来感染风险.我科术中采用一次性输血器排气针头放出囊内液体,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井丽;肖长菊;许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寻找合适PICC置管体位,以预防或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方法 将92例需行PICC置管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取常规体位,即患者平卧,置管侧上肢外展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侧,下颌紧贴锁骨,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观察组取改良体位,即患者平卧,头枕5 cm高枕头,置管侧上肢外展45°~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患者配合抬高穿刺侧上肢,操作者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2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位改良能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郭振洁;吕玉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聚焦超声手术结束后患者会即刻出现充血水肿,皮温可升高至50℃,24~48 h局部充血水肿达到高峰,3 d后明显减轻,4~5 d完全消退.因此,聚焦超声手术24 h内需冰敷.由于普通冰袋的大小和形状与会阴、肛门部解剖位置不相符,且患者翻身活动时冰袋容易移位而起不到有效的冰敷作用,特别是会阴及肛门部位同时得到彻底冰敷存在一定困难,影响术后疗效,也严重影响患者舒适度及睡眠.我科经过反复临床试验,通过制作会阴冰敷垫,解决了临床困难,取得很好效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毛小敏;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院自2010年10月引进美国科医人60W钬激光泌尿外科手术系统以来,已成功开展了800多例尿路结石碎石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和输尿管息肉切除术.钬激光光纤价格昂贵,又容易折断,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为延长钬激光光纤的使用寿命,我们制作保护套,有效避免了光纤的磨损、打折,介绍如下.
作者:黄鹂鸣;陈章平;陈红;郭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浅表脓肿切开引流伤口佳的换药方法.方法 将66例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常规清创处理后,观察组将浸湿10%氯化钠溶液的1 cm2小正方形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创面中心,再沿纱布的周围均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2 g,厚约1 mm,用16层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对照组采用单层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切开引流伤口处,外层覆盖16层纱布,然后胶布固定.结果 观察组换药时纱布与创面粘连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中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10%氯化钠溶液湿敷,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张娜;俞玲娜;陈梅;尹安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德莫林糊剂与康惠尔透明贴预防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治疗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因室性心律失常需使用胺碘酮持续静脉泵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按常规留置静脉套管针,快速使用机械泵经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的同时,对照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沿静脉走向清洁皮肤后贴敷;观察组使用德莫林糊剂沿(向心方向)静脉走向涂抹5 cm.结果 观察组持续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德莫林糊剂用于预防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康惠尔透明贴,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
作者:魏葳;王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患者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我科于2010年1月始,利用留言板加强医患沟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曲娟;晏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浸润膀胱致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行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栓塞、膀胱部分切除、子宫全切,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休克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加强管道及营养、乳房护理,结果患者术后10 d拔除尿管,术后14 d康复出院,母婴情况良好.提出除积极严密观察病情、参与抢救外,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薛秀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避免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导管痰液及分泌物堵管.方法 将99例喉癌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1配1的金属气管导管,内导管由病房护士清洗消毒;观察组在1配1的基础上增配4个内导管,内导管交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记录两组住院及带管出院患者堵管发生例次.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带管1个月未发生堵管,对照组共发生16例次.结论 改进后的金属气管导管应用方法可避免喉癌术后患者因内外导管分离引起的堵管.
作者:张小林;王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自制眼罩敷料在斜视患儿矫正术后全麻苏醒期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斜视矫正全麻苏醒期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眼敷料包盖,观察组使用自制眼罩敷料护理伤口.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临床表现、评分及苏醒期前后心率、呼吸变化.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揉眼、哭闹、抓敷料发生率,评分及苏醒后心率、呼吸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斜视患儿矫正术后使用自制眼罩敷料代替传统敷料包盖,可降低术后揉眼、哭闹、抓敷料的发生率,帮助患儿安全、平稳渡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