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芬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情况,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15日~2017年4月15日),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提供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提供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各3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7.06%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比单纯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支气管炎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中的40例采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中的40例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1月后,将两组治疗效果、发热、咳嗽、咯痰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参照组,发热、咳嗽、咯痰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杨汉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接受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能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而且在血糖控制水平方面大致相当,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两组耐受性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效果更为突出,胃肠反应和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当中效果大致相当,在安全性方面联合西格列汀的方案更佳,顺应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雯雯;孙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波立维进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实验组使用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对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TC、LDL-C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大大减少心绞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雷嘉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先兆流产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6.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只有7.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先兆流产,给予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董延华;韩宁;许雅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并分析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报的80例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剂量、不良反应分类以及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导致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试图探究出相应对策.结果:从不良反应易发人群来看,老年人与儿童较中青年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女性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性大于男性(P<0.05),从用药方式来看,多为静脉滴注方式,从临床表现来看,多为皮肤与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中医制剂时,要对不同体质的病例制定不同的中药制剂治疗方案,合理判断药品剂量,选择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从而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地施用中药制剂.
作者:张建伟;庞帼敏;黄健;郑文红;霍燕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86例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病例资料,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以胸腺肽α1注射剂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ALT(谷丙转氨酶)研究组是(39.26±2.03)U/L,对照组(62.39±4.47)U/L,研究组ALT值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研究组是4.65%(2/43),对照组25.7%(11/43),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应用胸腺肽α1注射剂及恩替卡韦胶囊联合治疗,肝功能恢复快.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仅采用介入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索拉非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肿瘤完全坏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6.67%)显著低于常规组(36.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宪伟;王柯萌;杨月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分级分科管理法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2500例,对其实施分级分科管理法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应用分级分科管理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治疗情况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应用分级分科管理后抗菌药物在非限制性、限制性、特殊性等药物使用频次方面均显著低于应用前,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分级分科管理后在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明显优于应用前,经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分级分科管理法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面均高于应用后,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分科管理法应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洪梦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应用FOCUS-PDCA循环法优化医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获取102例2015年12月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情况,同样方式获取274例2016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情况,对比FOCUS-PDCA循环法管理运用前后监控效果.结果:采用FOCUS-PDCA循环法后的2016年6月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比未采取FOCUS-PDCA循环法的2015年12月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过FOCUS-PDCA循环法的干预,我院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大幅提高.
作者:彭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5)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对照组(n=45)采用单纯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大于对照组的8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使身体指标更快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搭配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130例小儿癫痫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单一的丙戊酸钠治疗,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为76.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及血磷水平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低于对照组12.3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治疗,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血钙血磷的水平,能明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我院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非洛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交功能、物质生活、肢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代春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心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与恶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并行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效、有效总数在观察组占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X2=10.612,P<0.05).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等恶性终点事件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X2=8.106,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脊柱侧弯矫正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脊柱侧弯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四组(n=20),A组(右美托咪定0.04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B组(右美托咪定0.06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C组(右美托咪定0.08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D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手术结束立刻连接PCA泵,术后48h内采用氟比洛芬酯1mg/kg进行镇痛补救,使VAS评分<4分,记录各组补救次数及术后4h、8h、12h、24h、48h五个时间点镇痛评分(采用静息VAS评分法)和镇静评分(采用NRamsay镇静评分法);PCA泵进行有效按压次数、血压、心率和脉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术后48h镇痛效果总体评价.结果:镇痛评分结果显示,C组和D组的术后8h和12h的VAS评分低(P<0.05);术后48h D组的VAS评分低(P<0.05).术后48h各组实施补救镇痛率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C组和D组均未补救镇痛.A、B、C、D组镇静评分均<4分,未出现镇静过度情况,除A组术后4h外,其余未出现镇静不足的情况.PCA有效按压次数A组高(P<0.05).术后8h、24h D组的SBP低,A组高,各组比较C、D组分别与A、B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组DBP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h,C组的心率低(P<0.05);术后8h、12h、24h和48h,B组和C组的心率低于A组和D组(P<0.05).各组呼吸频率组间相互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C组和D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0.08μg/kg/h+舒芬太尼0.02μg/kg/h对脊柱侧弯手术术后镇痛效果佳,同时具有良好安全性.
作者:姬乐婷;张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单药治疗组采用单纯的药物进行治疗,只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1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10~30mg/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初50~10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400~800mg/d,口服.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干预前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联合治疗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启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并研讨中风复元丸与舒血宁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内科接管的11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设为两组(SR组、PR组),每组57例.SR组采用常规治疗+中风复元丸治疗,PR组则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采用中风复元丸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为91.23%,舒血宁的总有效率为71.93%.与RP组比较,SP组治疗后2周[(12.52±1.07)分]、治疗后1个月[(9.26±1.24)分]、治疗后3个月[(6.31±0.69)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风复元丸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是有效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作者:赵高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厌氧菌性盆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96.30%VS 85.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5.55%VS 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厌氧菌性盆腔感染应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向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于治疗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黄体酮胶丸)与观察组(地屈孕酮),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分别为36(90.0)、34(85.0);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分别为1(2.5)、2(5.0).两组在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率分别为38(95.0)、37(9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中,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布地奈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片24mg,Qd;布地奈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0mg/次,bid.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血气变化、呼吸困难评分、治疗效果改变等情况.结果:两组经过为期两周治疗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得到改善,免疫球蛋白指标明显升高.布地奈德组比对照组改善状况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期能有更显著的疗效,是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啟桥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