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向斐
目的:研究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80例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出现不良反应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栓塞,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避免不良反应,从而提高预后.
作者:戚可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搭配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130例小儿癫痫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单一的丙戊酸钠治疗,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为76.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及血磷水平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低于对照组12.3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治疗,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血钙血磷的水平,能明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双醋瑞因、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比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VAS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0.87)分、(86.53±8.74)分、3.33%(1/30),参照组分别为(4.89±1.01)分、(55.92±10.61)分、20.00%(6/30),研究组V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而Lysholm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予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赵亮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必奇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各50例的甲组与乙组.两组均通过常规治疗法和口服必奇进行治疗,甲组加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评价疗效.结果:与乙组86.0%的总有效率相比,甲组98.0%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91,P=0.027).结论:在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必奇与参苓白术颗粒联合效果很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闫同庆;王有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单药治疗组采用单纯的药物进行治疗,只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1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10~30mg/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初50~10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400~800mg/d,口服.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干预前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联合治疗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启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加味三黄化瘀汤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血清PAI-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8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三黄化瘀汤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血清PAI-1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PAI-l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I-l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黄化瘀汤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血清PAI-1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赖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研究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老年糖尿病采用三种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40例.甲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头孢他啶钠进行治疗;丙组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老年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药物控制总有效率.结果:丙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甲乙两组,差异显著(P<0.05);仅出现1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甲组的7例和乙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老年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2.5%,高于甲组的67.5%和乙组的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上述数据甲乙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头孢他啶钠和头孢呋辛钠两种药物比较,头孢噻肟钠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的过程中更具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用药时间,还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刘利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对改善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56例骨转移癌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实施干预,观察组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止痛效果、骨转移病灶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观察组骨转移病灶情况(92.86%)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78.58%).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对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非常良好,能显著改善疼痛、骨转移灶以及活动能力,能有效促进身体康复,是目前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孙文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单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子宫切除绿、包块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子宫切除率为:观察组93.0%、2.3%,对照组72.1%、18.6%,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时间(14.2±1.8)d、β-HCG转阴时间(13.5±2.1)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6±3.4)d、(20.4±2.9)d,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成功率较高,可促使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尽快下降到正常范围,缩短包块消失时间,且可减少子宫切除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闫素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肺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3月我院ICU 97例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液、尿液、血液、创伤分泌物、引流液等标本,施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分析肺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97例患者分离鉴定病原菌1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构成比为18.88%,革兰阴性菌76株,构成比为53.15%,真菌40株,构成比为27.9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常用抗生素均具有一定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抗生素均具有一定耐药性;真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ICU肺癌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存在严重耐药情况,临床应参照细菌分布及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应用FOCUS-PDCA循环法优化医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获取102例2015年12月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情况,同样方式获取274例2016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情况,对比FOCUS-PDCA循环法管理运用前后监控效果.结果:采用FOCUS-PDCA循环法后的2016年6月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比未采取FOCUS-PDCA循环法的2015年12月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过FOCUS-PDCA循环法的干预,我院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大幅提高.
作者:彭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因患有癫痫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给予对照组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2例得到控制、8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4例得到控制、1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采用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用于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不同时段入院的脑梗死患者(2015年1月~2017年1月)随机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39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共同治疗的为治疗组(39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治疗组明显更高,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治疗组低,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组间的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既可以增强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四金排石汤联合黄体酮、硫酸镁、甘露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25%硫酸镁注射液2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及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滴,每日1次,肌注黄体酮20mg,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四金排石汤,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400mL,日服2次,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36例,无效5例,有效率87.8%.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13例,有效率68.3%.结论:四金排石汤联合黄体酮、硫酸镁、甘露醇治疗泌尿系结石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刘青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法中药合并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内服等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腹痛、压痛及体温的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法中药合并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作者:杨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胫腓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83例胫腓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全麻,观察组42例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术后1h、6h、12h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术后完全清醒时间.结果:术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h、6h、12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术中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清醒时间,麻醉效果较佳.
作者:邱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养肝利水丸中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gilent Ecilpse XDB-C18色谱柱(5μm 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分别在0.0538~2.1528μg(r=0.9999)、0.0082~0.3264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RSD=1.6%)、98.5%(RSD=1.6%).结论: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同时测定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两种成分含量,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养肝利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丁晓爽;李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血脂及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可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厌氧菌盆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厌氧菌性盆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96.30%VS 85.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5.55%VS 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厌氧菌性盆腔感染应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向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华法林与氨基葡萄糖之间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医生及药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资料包括病例报告、对照研究和综述等,不限制文献种类.结果:有6篇文献入选,其中动物实验1篇,案例报道3篇,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篇.结论:目前,华法林与氨基葡萄糖存在相互作用仍缺乏直接证据,但不能排除此种可能性.对于正在使用华法林的病例如需使用氨基葡萄糖,仍可继续使用,但服用时必须注意出血的征兆,如牙龈出血、流鼻血、大便颜色变化等,医生也必须关注监测INR数值的变化.
作者:黎晓亮;宋柳全;伍黎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