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星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用于胃肠道术后止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胃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蛇毒血凝酶,观察两组的止血情况,对止血时间、凝血各项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硅藻土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等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明显下降,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酶在胃肠道术后止血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徐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80例PCOS患者,于2014年7月~2016年8月于我院门诊就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经过3个月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组间腰臀比(WHR)、 体重指数(BMI)、 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停药3个月后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WHR升高(P<0.05),观察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FINS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FBG、BMI、FSH以及E2均无显著改变,而PRL、LH和T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WHR、LH、FINS、T均较对照组低(P<0.05);停药3个月后,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5.00%(30/40)和20.00%(8/40),对照组分别为72.50%(29/40)和15.00%(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10.00%(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更适合PCOS的治疗,对于改善激素水平效果明显,且具有较高安全性,适合推广.
作者:熊善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必奇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各50例的甲组与乙组.两组均通过常规治疗法和口服必奇进行治疗,甲组加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评价疗效.结果:与乙组86.0%的总有效率相比,甲组98.0%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91,P=0.027).结论:在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必奇与参苓白术颗粒联合效果很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闫同庆;王有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对帕金森病患者谵妄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谵妄评定量表(CAM-CR)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术前、术后谵妄水平与认知功能,并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两组CAM-CR评分、MMSE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5d,观察组CAM-CR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中,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影响明显小于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田先树;石磊;蔡丹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中药香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法及正交实验法对药粉细度、载药量、棉花用量进行优化,确定中药香囊的质量标准.结果:中药香囊优化的质量标准为:药粉细度40目;载药量30g;棉花用量40g.结论:中药香囊通过优化质量标准,具有较好的灭菌作用.
作者:侯超;吕鹏;白明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为医院门诊西药房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日常的工作状况对自动化系统、自动化机器的使用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动化药房带来的变化.结果:优化药品调配模式,提升药师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候药时间,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降低调配差错,改善工作环境.结论: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药房从传统的手动调配模式向提供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是现代化药房的发展方向.
作者:冯开钰;黄洋扬;陈静仪;罗泳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未经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一般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经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综合组,对比两组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综合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4.0%,一般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18.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有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采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0)采用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治疗前FEV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采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临床疗效优良,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书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分级分科管理法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2500例,对其实施分级分科管理法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应用分级分科管理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治疗情况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应用分级分科管理后抗菌药物在非限制性、限制性、特殊性等药物使用频次方面均显著低于应用前,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分级分科管理后在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明显优于应用前,经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分级分科管理法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面均高于应用后,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分科管理法应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洪梦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支气管炎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中的40例采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中的40例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1月后,将两组治疗效果、发热、咳嗽、咯痰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参照组,发热、咳嗽、咯痰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杨汉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80例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出现不良反应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栓塞,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避免不良反应,从而提高预后.
作者:戚可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施以临床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苏黄止咳胶囊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8.3%),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疾病转归,促进病情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银燕;罗华清;黄美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痰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化痰逐瘀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化痰逐瘀汤治疗对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加强中药调剂监管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12月开出的18500张处方列为对照组,不给予中药调剂监管;将2016年1~6月开出的18800张处方列为观察组,给予强化中药调剂监管,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0.04%,对照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为0.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中药调剂监管有助于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率,提升调剂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冯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汤联合清肠栓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予以清肠栓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予以清肠栓联合健脾清肠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IBDQ总分和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各维度评分,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栓联合健脾化湿汤在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常为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接受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能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而且在血糖控制水平方面大致相当,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两组耐受性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效果更为突出,胃肠反应和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当中效果大致相当,在安全性方面联合西格列汀的方案更佳,顺应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雯雯;孙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用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分析和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情况,每月随机抽取我院4d(周一至周五)的门诊处方以及住院医嘱,除去周末和节假日,每季度总共10d,每年4个季度总共40d,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数量逐年上升,占30.00%左右,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心内科.结论:临床医生已随着治疗指南的更迭调整用药行为,关注到PPI与氯吡格雷药物相互作用会引发的心脏病风险,对重点科室应加强宣传教育,为患者优先选择相互作用影响小的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兼顾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华法林与氨基葡萄糖之间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医生及药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资料包括病例报告、对照研究和综述等,不限制文献种类.结果:有6篇文献入选,其中动物实验1篇,案例报道3篇,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篇.结论:目前,华法林与氨基葡萄糖存在相互作用仍缺乏直接证据,但不能排除此种可能性.对于正在使用华法林的病例如需使用氨基葡萄糖,仍可继续使用,但服用时必须注意出血的征兆,如牙龈出血、流鼻血、大便颜色变化等,医生也必须关注监测INR数值的变化.
作者:黎晓亮;宋柳全;伍黎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9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美罗培南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采用美罗培南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泉;郑帅;张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有效率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院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止血有效率,并对比两组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285.47±48.57)mL,低于对照组的(414.78±54.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显著减少产后2h内出血量,提高止血有效率,且不会增加子宫切除率.
作者:李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