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鹏
目的:分析苯妥英钠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癫痫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郑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癫痫状态急诊患者80例,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选择苯妥英钠片治疗,40例观察组选择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副作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癫痫症状控制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状态进行治疗时,丙戊酸钠缓释片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不会严重影响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的90例该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采用依达拉奉和基础治疗方案相结合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可减轻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王彩霞;李歌;朱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评估阿奇霉素+痰热清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0)给予阿奇霉素+痰热清,对照组(n=40)采用阿奇霉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VS72.5%)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咳嗽、高热、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石便峰;闫利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4.92%与对照组的3.2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不良症状,减少发病次数,并保证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梁利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神经妥乐平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妥乐平+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神经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神经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芹;杨科朋;魏新侠;魏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流行性感冒治疗中莲花清瘟胶囊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莲花清瘟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16.50±3.00)h少于对照组的(22.50±4.50)h,观察组痊愈时间(32.00±6.50)h少于对照组的(50.50±10.50)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17%(1/46)与对照组的4.35%(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感冒临床治疗中,莲花清瘟胶囊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宫外孕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4)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予以治疗,对照组(n=34)只利用甲氨蝶呤展开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功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8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成功率,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并减少不良反应,兼具理想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薛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单药治疗组采用单纯的药物进行治疗,只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1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10~30mg/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初50~100mg/d,在2周内剂量可增至400~800mg/d,口服.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干预前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全程不安全事件出现率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联合治疗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启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国产核黄素片的溶出曲线方法.方法:参照《日本橙皮书》中普通制剂溶出曲线考察方法、USP该药物项下的溶出介质配制方法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中维生素B2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确定溶出曲线考察方法.采用五种溶出介质对10个厂家的该品种进行了溶出曲线考察,确定了溶出过程接近人体环境的溶出介质,并进行了方法验证,通过f2相似因子法对溶出曲线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比较f值,发现同一厂家样品在5种溶出介质的溶出曲线有一定差异,不同企业间样品溶出曲线差异大,真实的反映了各厂家之间药物溶出的差异.结论:提示生产工艺不稳定,产品质量的均一性较差,建立了国产核黄素片的溶出曲线测定方法,并建议厂家优化生产工艺.
作者:候海玲;吴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误区及针对性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各科患者600例,均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对相关资料收集,向每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自然信息及疾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如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应用频率、副反应率等.汇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各科室的应用情况;观察易于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抽取的600例各科病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150例,使用率为25%.单用率明显高于两种、三种联用,具统计学差异(P<0.05).儿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占比高,占52%;呼吸科居其次,占37.3%.本次病例中,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用药不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共43例,占28.7%.结论: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各科应用时存在的用药误区,制定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对策,可保障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永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参与本实验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83)和对照组(n=82),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方式给药,研究组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本实验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血糖水平指标数据均更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给药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身体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周娟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对帕金森病患者谵妄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谵妄评定量表(CAM-CR)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术前、术后谵妄水平与认知功能,并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两组CAM-CR评分、MMSE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5d,观察组CAM-CR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中,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影响明显小于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田先树;石磊;蔡丹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因患有癫痫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给予对照组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2例得到控制、8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4例得到控制、1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顺铂与紫杉醇和顺铂与5-Fu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给予实验组顺铂与紫杉醇化疗,给予对照组顺铂与5-Fu化疗.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紫杉醇比顺铂联合5-Fu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会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11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罗西汀组则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卒中后抑郁治疗疗效;干预前后HAMD评分;药物安全性和起效时间.结果:帕罗西汀组卒中后抑郁治疗疗效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相似,P>0.05;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相近,P>0.05;治疗8周两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梁战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96例A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MIDA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DAS分值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用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分析和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情况,每月随机抽取我院4d(周一至周五)的门诊处方以及住院医嘱,除去周末和节假日,每季度总共10d,每年4个季度总共40d,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数量逐年上升,占30.00%左右,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心内科.结论:临床医生已随着治疗指南的更迭调整用药行为,关注到PPI与氯吡格雷药物相互作用会引发的心脏病风险,对重点科室应加强宣传教育,为患者优先选择相互作用影响小的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兼顾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加强中药调剂监管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12月开出的18500张处方列为对照组,不给予中药调剂监管;将2016年1~6月开出的18800张处方列为观察组,给予强化中药调剂监管,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0.04%,对照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为0.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中药调剂监管有助于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率,提升调剂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冯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产科住院部有引产指征的孕晚期产妇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引产效果(Bishop评分、产程时间、成功率).结果:用药4h、8h及12h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至分娩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率为91.00%,对照组成功率为85.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引产中,与缩宫素比较阴道放置小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翟会玲;安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有效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妇科收诊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及后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后期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盆腔炎,临床医生可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冯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