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瑜
目的:对流行性感冒治疗中莲花清瘟胶囊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莲花清瘟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16.50±3.00)h少于对照组的(22.50±4.50)h,观察组痊愈时间(32.00±6.50)h少于对照组的(50.50±10.50)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17%(1/46)与对照组的4.35%(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感冒临床治疗中,莲花清瘟胶囊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与药理.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12月因酒精性中毒收入医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80例)与B组(80例).A、B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葛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B组(8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酒精性中毒增加中药葛根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姬春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阴道炎采用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硝唑与利维爱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用药前后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老年性阴道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2%,高于对照组的68.3%,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采用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管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头孢唑肟所致各种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及其发生机制,以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有关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所有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共7例病例,其中呼吸困难1例,口腔黏膜病1例,寒战2例,皮疹3例.结论:应用头孢唑肟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量,加强用药监护和指导,结合病情发展情况避免过长时间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书红;李连春;罗恩兰;曹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出院病例抗菌药物进行专项点评,对点评结果总结、分析,实现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化使用.方法:通过调取电子病历,随机选取4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样本,对病例信息进行回顾性点评,对点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抽取的400份病历中,存在严重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97例,占比24.25%.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实现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80例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出现不良反应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栓塞,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避免不良反应,从而提高预后.
作者:戚可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性阴道炎采取乳酸杆菌+雌三醇+甲硝唑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200例(2016年1月3日~2017年1月3日),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甲硝唑为主治疗)、观察组(甲硝唑+乳酸杆菌+雌三醇三联疗法),各100例,对比两组的E2、FSH、不良症状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E2水平(34.26±11.27)mmol/L,FSH水平(152.17±50.78)U/L,发生不良症状概率20.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乳酸杆菌+雌三醇的三联疗法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可观.
作者:王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经椎管内麻醉穿刺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中抽取260例均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术中强化麻醉使用咪达唑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对比不同组别产妇术中寒战出现率、牵拉痛出现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寒战出现率、牵拉痛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于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占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7年7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选择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选择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4.6±10.5)mmHg、舒张压(80.5±8.4)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降压效果显著.
作者:邹丽娥;刘汉伟;王春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GLF化疗方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变化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5)采用GL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n=3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两组疾病控制率,对比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TGF-β1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71.43%(25/35)比45.71%(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IGF-1及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86%(8/35)比48.57%(1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LF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减少毒副反应.
作者:刘彦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院的11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吸入麻醉法,研究组进行高浓度(3%~5%)七氟醚麻醉维持较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35~45,对照组进行低浓度(1%~2%)七氟醚麻醉维持较高BIS值50~60.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评估结果差异.结果:①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24h VAS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1d、3d时,研究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时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d、3d、7d时,两组H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降幅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七氟醚深度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邓立平;费寿军;宾略铃;王英姿;刘友坦;沙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硫辛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NCV、M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SNCV、MNCV,无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付徐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国产核黄素片的溶出曲线方法.方法:参照《日本橙皮书》中普通制剂溶出曲线考察方法、USP该药物项下的溶出介质配制方法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中维生素B2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确定溶出曲线考察方法.采用五种溶出介质对10个厂家的该品种进行了溶出曲线考察,确定了溶出过程接近人体环境的溶出介质,并进行了方法验证,通过f2相似因子法对溶出曲线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比较f值,发现同一厂家样品在5种溶出介质的溶出曲线有一定差异,不同企业间样品溶出曲线差异大,真实的反映了各厂家之间药物溶出的差异.结论:提示生产工艺不稳定,产品质量的均一性较差,建立了国产核黄素片的溶出曲线测定方法,并建议厂家优化生产工艺.
作者:候海玲;吴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有效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妇科收诊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及后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后期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盆腔炎,临床医生可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冯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采取氯雷他定与盐酸西替利嗪合用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半年复发率进行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采取氯雷他定与盐酸西替利嗪合用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减少复发,安全性高.
作者:潘光松;区洪光;杨映玲;周爱华;李华锦;朱兆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因患有癫痫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给予对照组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2例得到控制、8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4例得到控制、1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单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子宫切除绿、包块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子宫切除率为:观察组93.0%、2.3%,对照组72.1%、18.6%,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时间(14.2±1.8)d、β-HCG转阴时间(13.5±2.1)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6±3.4)d、(20.4±2.9)d,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成功率较高,可促使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尽快下降到正常范围,缩短包块消失时间,且可减少子宫切除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闫素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雌激素软膏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独给予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甲硝唑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以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并且于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和1年,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78.00%(39/50)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6.00%(48/50)的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以及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P<0.05).结论:雌激素软膏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甲硝唑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肺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3月我院ICU 97例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液、尿液、血液、创伤分泌物、引流液等标本,施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分析肺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97例患者分离鉴定病原菌1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构成比为18.88%,革兰阴性菌76株,构成比为53.15%,真菌40株,构成比为27.9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常用抗生素均具有一定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抗生素均具有一定耐药性;真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ICU肺癌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存在严重耐药情况,临床应参照细菌分布及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5)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对照组(n=45)采用单纯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大于对照组的8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使身体指标更快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