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梅;秦超;余晓静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CPR过程中胸外按压的效果,为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5名急诊护士CPR培训后进行操作考核,并分阶段(每阶段10次)对胸外按压的按压部位、按压频率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 3个阶段按压部位、频率及有效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按压时间延长,护理人员胸外按压部位、频率及有效性的正确率下降,应针对其薄弱点进行培训和练习,以提高急诊护士的CPR技能.
作者:青华;张岚;陈海花;毕越英;赵毅;马国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孕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自测健康水平,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在山东省3所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92人,采用自测健康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依次与广东、江苏及湖南省同类资料比较.结果 山东省孕妇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中等偏上,其中生理、心理健康子量表和总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广东省孕妇(均P<0.01);山东省孕妇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退避、幻想5个因子使用频率显著高于江苏省孕妇;山东省孕妇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湖南省孕妇(P<0.05,P<0.01).结论 山东省孕妇妊娠期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多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仍占一定比例,护理人员应加强相关指导,帮助孕妇积极有效地处理压力.
作者:王爱华;陆虹;周文丽;刘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对24例肝癌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重点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继发性胃出血1例,中度黄疸3例,腹水4例,切口裂开1例,胃瘫2例,脾热4例,轻度肝昏迷1例,胸腔积液5例,积极治疗护理后均控制.术后平均住院12 d,随访0.5~2.5年,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腹腔大出血,1年生存率100%.
作者:林乃芬;王建芦;周明花;刘意;杨凤辉;周旭;安伟;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86例ICP患者焦虑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67例患者(77.9%)发生焦虑.精神性焦虑中焦虑和抑郁心境评分较高,躯体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肌肉系统和胃肠道症状.患者的焦虑水平与年龄、学历、职业及有无ICP的家族史或既往妊娠史有关(均P<0.01),焦虑的影响因素依次是担心胎儿安危、担心身体状况、知识缺乏、经济费用、社会支持不足及医源因素.结论 ICP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应根据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从而降低其焦虑程度,维持其身心健康.
作者:程群;程纤;韩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住院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和挤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信息支持,包括为产妇及时提供新生儿的病情、治疗进展和照片,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等措施.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乳汁分泌量及产妇出院后回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为母婴分离的产妇提供信息支持,能有效促进产妇泌乳.
作者:张红茹;张洁;刘志杰;王惠芬;臧惠珍;王翠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封管在手外伤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手外伤急诊手术后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和抗生素封管组各50例,分别采用稀释肝素液和抗生素液封管.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稀释的敏感抗生素封管,能有效减轻手外伤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
作者:夏芳;余湘;尹秀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种清创方法结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Ⅱ~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8例(74处)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取自溶清创、保守性锐器清创和自溶联合保守性锐器清创,同时给予减压、营养、活动指导、皮肤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总治愈率为94.59%,愈合时间为(83.23±72.59)d.三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清创方法均能有效清创,结合全程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压疮愈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其中以自溶联合保守性锐器清创效果好.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胡素琴;彭青;周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随访结果,以为护理人员加强围生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对3 082例IVF-ET后妊娠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4 d、30 d和45 d进行随访,以检验妊娠结果,并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结果 共获临床妊娠3 082例,分娩2 436例,获新生儿3 146人.流产率16.2%,异位妊娠率3.4%,异位与宫内同时妊娠发生率0.6%,多胎妊娠率为34.4%;早产率17.7%,低体重儿率22.5%,畸形率1.8%,男/女性别比为1.16:1.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增加自然流产率和新生儿的畸形率,多胎妊娠、异位妊娠和异位与宫内同时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护理人员加强对生殖医学技术的随访和评估对做好围生期及新生儿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芹;李清;邓彧;梁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对75例侵犯气管及心脏大血管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予以预防护理,包括术前督促戒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控制原发疾病及心理护理,术后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结果 手术顺利,患者全部存活,发生并发症28例(占37.3%),其中心律失常1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2例;肺部并发症9例,合并呼吸功能不全2例;胸腔出血1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侵犯气管及心脏大血管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存活率.
作者:陈明松;郭丽君;冯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持续恒温腹腔冲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肠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重症胰腺炎术后行腹腔冲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恒温器将腹腔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持续腹腔冲洗,而对照组不加温或采用暖水袋加温.结果 两组肠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用输液恒温器加温进行腹腔冲洗,能有效减少肠痉挛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郝晓蕊;尚国爱;李润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护士培训中改进带教老师遴选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新护士20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人)和对照组(10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即指定1名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全方位培训;实验组采用带教老师遴选革新的方法带教,即将新护士培训过程分成3个阶段,熟悉阶段指定带教老师、掌握阶段新护士自己选择带教老师、提高阶段指定和自选结合确定带教老师进行培训.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护理文件书写成绩及护理缺陷、差错发生率显著优于和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遴选带教老师方法的改进,可提高新护士的培训效果.
作者:吴胜梅;田玉凤;望凤玲;熊丽娇;李娟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多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中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3例腹腔镜辅助下行全结直肠切除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对查出的文献进行分析,选出佳证据,指导护理过程.结果 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大便3~4次/d;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循证护理能提供临床护理的理论依据,使护理措施科学化,为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提供了基本保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管敬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对2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应用阴茎背侧纵形带蒂包皮瓣行修复术,结果患儿全部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至1年,均排尿顺利,尿线正常,阴茎外观接近正常.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尿管、伤口及疼痛的护理,并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出院指导,均是保证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王红梅;王婉秋;王颖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无齿患者较为安全、舒适、有效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 将60例老年无齿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放置牙垫使用寸带固定方法.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移位、患者舒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老年无牙齿患者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可有效避免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移位,且安全、舒适.
作者:宋志英;刘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野烟、生姜、葱白联合外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12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照先热敷按摩乳房,再人工挤奶的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将新鲜的野烟、葱白、生姜按照2:3:1的比例,混合捣碎成泥状,按每100 g加入食盐5 g混匀,每次每侧乳房250 g外敷,至药纱袋干燥无药汁溢出时,行人工挤奶;两组各治疗3 d.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野烟、葱白、生姜联合外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安全有效.
作者:杨喜平;田正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气管切开固定带及保护罩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由橡胶管止血带改良后的气管切开固定带和雾化面罩改造的保护罩保护气管切开口.对照组采用棉布固定带和湿润的单层纱布保护气管切开口.结果 观察组气管切开局部皮肤损害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痰液外溅和氧气管脱落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式气管切开固定带及保护罩可有效保护气管切开口皮肤,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杜培培;王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膝关节镜手术在微创条件下完成,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术后肿胀和疼痛是需要克服的护理问题.临床上常用冰袋置于膝部,以降低局部皮温,同时刺激增强血管的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出血渗出,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但冰袋接触面比较小、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的效果.我科自制了一种可调节鞍式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周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对3例喉癌并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喉全切除术前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通过术前精心准备,加强起搏器管理,做好体位护理、气道管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取得满意抗心率失常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汪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现状,探讨影响其学习动力水平的相关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地区4所护理院校1 144名在校学生,使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哈尔滨地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得分57~159(120.04±17.83)分;不同年龄、学校、学历、性别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之间学习动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历、性别和年级因素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影响较大(均P<0.01).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特点,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增强其学习动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作者:谢大明;赵秋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过程中往往存在内容简单或不全面,不能完全体现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等问题.我院采用OCE记录法对常规护理记录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于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