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敏感抗生素外用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

孙曲娟;方婷婷;董莎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点感染, 抗生素,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方法 .方法 将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穿刺点局部,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局部.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敏感抗生素外用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方法 .方法 将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穿刺点局部,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局部.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孙曲娟;方婷婷;董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情境导入模式教学在护生实习前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导入模式教学在护生实习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1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分为对照组(114人)和实验组(96人),对熙组按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实习前教育,实验组实习前接受情境导入模式教学,于护生实习后3个月评价其实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精神饱满及着装整齐、病情观察认真、生活护理细致、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善于处理护理问题5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习前采用情境导入教育可增强护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护生角色的转变和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陈焕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1个疗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剧治疗能使癫痫患者较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能改善癫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癫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

    作者:张晓艳;楚平华;李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与谷氨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常用药物,可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谷氨酸钠为氨基酸类药,用于血氨过多所致的肝性脑病肝昏迷及其他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当泮托拉唑输注完毕,续滴谷氨酸钠时,我们发现二者在输液管中混合1 min左右,整个输液管道有大量乳白色絮状物,为进一步证实和分析原因,我们在体外进行模拟试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莎娜;李复华;谢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签约对护生后期实习意愿及职业规划的影响

    目的 探讨签约对护生实习后期实习意愿及职业规划的影响,寻找后期临床实习曩适宜的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已签约的57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较低;5.3%签约护生认为临床实习已不重要;19.3%签约护生认为签约后的实习只是完成实习计划;10.5%签约护生的实习态度没有签约前认真;签约后12.3%护生打算改行从事非护理工作,31.6%打算继续深造以提高学历.结论 签约对护生的后期实习意愿及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影响,需加强实习后期教学管理,探索适宜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引导签约护生善始善终完成实习任务;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 减轻护生实习压力;开展护生就业指导,使护生正确面对护理实习和就业.

    作者:陈缨;沈玉红;方良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专业学生性别与就业态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男女学生的就业态度,探讨性别与就业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实习1个月后的175名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前景、就业目的 、就业途径、就业意向等.并对不同性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9.5%男护生认为就业形势好,64.5%女护生觉得就业形势一般;59.1%男护生认为自身能力是就业决定因素,仅3.5%女护生认同此项;91.3%本科男护生与85.7%专科男护生选择就职三级医院,而34.7%本科女护生与33.3%专科女护生选择二级医院;75.2%女护生毕业后打算从事护理工作,58.5%男护生有从事护理工作的打算;47.7%男护生打算以就业为跳板,想方设法改行换岗,2.8%女护生有换工作的想法;除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这一条目外,其它各条目男女护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性别与就业态度关系密切,应根据性别差异,培养护生积极的就业态度,指导其顺利就业.

    作者:邓少娟;陈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结肠水疗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肠水疗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200例,观察组(门诊患者)124例,使用结肠水疗仪配合口服硫酸镁清洁肠道;对照组(住院患者)76例,单纯口服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到达回盲瓣成功率及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使用结肠水疗仪配合口服硫酸镬进行肠道准备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易耐受.

    作者:陈文霞;张志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生理盐水诱导排痰对痰标本培养结果影响的交叉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等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排痰对痰培养结果 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5例.A组先常规留取痰标本送检,2 h后生理盐水雾化20 min诱导留取痰标本;B组先用生理盐水雾化20 min诱导留取痰标本,2 h后再常规留取痰标本.结果 A组常规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6.4%、诱导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3.6%,B组分别为21.8%、52.7%,两组诱导痰标本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痰标本培养阳性率(均P<0.01);两种方法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诱导排痰方法 可提高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且临床操作安全、简单、方便、经济.

    作者:杨彩玲;石志红;杜娟;冯思芳;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

    目的 总结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18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护理过程中确保通气管路密闭无漏气,掌握吸痰时机、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掌握无菌原则、冲洗密闭式吸痰管等.结果 患者吸痰前后心率及氧饱和度保持稳定,仅2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 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采用密闭式吸痰安全、有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有效促进排痰,可保证通气治疗效果.

    作者:尚彩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的关系,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临床学习环境问卷及自制的临床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130名本科护生和40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临床实习效果满意度评分为22.57±5.37,对临床学习环境各维度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师生关系、任务定位、参与、创新、个性化;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与临床学习环境中师生关系、参与、任务定位、创新呈显著正相关(r=0.65~0.80,P<0.05,P<0.01),尤以师生关系与护生满意度关系为密切(P<0.01).结论 护生对临床实习满意度呈中等水平.师生关系是临床学习环境中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潘兰霞;邹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氧流量对大鼠压力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氧流量对大鼠Ⅲ期及以上压力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压疮局部氧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大鼠制作Ⅲ期及以上压疮模型,将成模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M组、L组、H组各8只,M组局部未作处理;L组及H组局部予以氧疗,氧流量分别为3~5 L/min、6~10 L/min,每天1次,每次20 min,连续4 d.肉眼观察并记录各组创面的大小、渗出液情况;每次氧疗后检测局部组织血流量;于治疗第5天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 氧疗组大鼠压力性溃疡创面渗出液减少,创面较干燥,且压疮部位肿胀减轻;创面直径较M组显著缩小(P<0.01).尤其是H组;VEGF阳性细胞数、局部组织血流量显著高于M组(均P<0.01).结论 局部氧疗可通过增加VEGF表达,促进压疮创面细胞增殖,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压疮愈合.尤以高流量氧疗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燕群美;邬姗;赵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国意外伤害研究现状与进展

    对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发生原因、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提出医护工作者必须根据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等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完善监测制度、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建立健全意外伤害防护网络、抓好安全管理等,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从而提高居民的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作者:周梅;李艳菊;李雅平;臧红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痛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28名白血病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患儿父母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父母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儿父母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S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干预6周后观察组此5个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退避、自责消极应对方式减少,求助及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方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用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并调整其应对方式,为患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儿早目康复.

    作者:吴丹;罗贞;刘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康需求者对健康类网站的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健康需求者对我国健康教育类网站健康知识的需求,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类网站健康促进功能调查表对78名网络健康需求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6.92%的人认为能得到及时的答复,但不满意率达41.03%,同时35.90%认为答复的可信度不高;健康知识、用药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营养知识、家庭急救知识需求率分别为38.46%、28.21%、50.00%、21.79%和16.67%;71.79%的人认为选择上网来获取健康类信息较经济;70.51%表示在网络上比在其它时候更愿意与他人讨论健康方面的问题.结论 网络健康需求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广泛,但对网络健康知识的满意度不高.国家行政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制定相关的网络健康教育的行业规范,提高网络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俞文敏;王杰;周宏宇;尤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鼻饲管置管过程中标记方法介绍

    鼻饲管置是临床常用护理操作之一,适用于小船坞胃、胃肠减压、鼻饲饮食等患者,根据安全目标要求鼻饲管插入需要做好标记,并做好交接班.

    作者:冷雪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浓度安必洁保湿液在医疗器械清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安必洁保湿液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以保证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将回收的36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常规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120件.常规组医疗器械收回后直接用四层布质包布包裹放置在密闭箱;试验A组和试验B组医疗器械收回后分别喷洒1:100和1:50安必洁保湿液,同样用四层布质包布包裹放置在密闭箱中.10 h后集中标记放入洁定A866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进行清洗,比较清洗后的洁净程度.结果 试验A组和试验B组与常规组比较,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显著提高(均P<0.0125);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 待处理医疗器械在保存过程中喷洒1:100安必洁保湿液,可有效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提高医疗器械灭菌效果.

    作者:吕永杰;韩平平;高秀梅;纪淑玲;兰朝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初级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的 提高初级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对78名初级护理人员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引导护理人员确立职业目标,执行晨间提问制度,增加口试,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比较培训前后初级护理人员学习笔记中自学专业文章篇教、撰写论文篇数、阅读护理专业期刊种类、论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及自修提升学历人教;同时比较培训前后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被患者或家属评为满意护士人数及同事间的评价结果 .结果 培训后初级护理人员自学专业文章篇教、撰写论文篇数、阅读护理专业期刊种类、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篇数、自修人数、理论成绩、探作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提高初级护理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于红艳;孙淑芬;郭洪英;李训华;刘会英;庄增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并制订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DM行双下肢99mTc-MAA深静脉显像(和/或超声检查),同期获取空腹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等实验室资料及年龄、病程、下肢症状(肿胀、静脉曲张和DM足)等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DVT发生的关系.结果 28例(48.3%)DM并发DVT;年龄、病程、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下肢症状与下肢DVT发病率有关(P<0.05,P<0.01),血压、体重指教、糖尿病类型与DVT发病率关系不大(均P>0.05).结论 高龄、长病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危险因素相互累积易致下肢DVT,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护理,以减少DVT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琳;潘展霞;谢昌辉;池莲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门诊糖尿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适宜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组建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糖尿病管理中心的4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实行会员登记制度,提供优惠的服务,预约随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定期举办知识竞赛和联谊会.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教育前(均P<0.01).结论 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了系统学习糖尿病知识的课堂;个体化教育是强化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预约随访保证了教育的连续性.

    作者:卢小菊;梁志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行气温阳散烫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行气温阳散烫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行气温阳散烫熨疗法,对照组肌内注射维生素B1、B12以及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残余尿量及自觉症状.结果 2个疗程后观察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气温阳散烫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中药烫熨治疗患者无痛苦,无创伤.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曾家丽;郑平;徐波;曾丽琴;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