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娉霞
目的 探讨植物精油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50%乙醇涂抹及按摩,观察组采用植物精油涂抹及按摩.结果 对照组有4例发生Ⅰ期压疮,观察组无压疮发生.结论 植物精油局部涂抹及按摩可有效预防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程志;刘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对5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实施一期根治术治疗,结果 均获得成功救治,顺利康复出院.提出除了严格执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常规护理外,严密监测上、下肢血压,积极维护心、肺等各个重要脏器的功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有效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如吻合血管的堵塞,肺高压危象,心、肺、肾功能不全,异常出血及脑损害等,提高患儿救治效果.
作者:王玲芹;刘素然;穆英;王翠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推床、轮椅、步行三种术前转运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术前转运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75例ASA 1~2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推床组、轮椅组与步行组各25例,分别采用推床、轮椅、步行三种转运方式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在患者离开病房时(转运前)及到达手术室安静休息5 min时(转运后)测量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结果 转运后三组收缩压较转运前显著升高(P<0.05),步行组心率显著高于推床组与轮椅组(P<0.05).结论 术前步行入手术室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循环负荷与耗氧量.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转运方式,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医患满意度来看,轮椅转运法较适宜.
作者:李玉梅;万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寻找盖诺外渗性损伤后佳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10只大白兔背部备皮并制作盖诺外渗模型,每只4个模型,分别在每个模型上采用生理盐水外敷(对照组)、常规利多卡因封闭(利多卡因组)、自制青黛膏冰敷(青黛膏组)、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七叶皂苷组),对皮肤溃疡面积、外渗损伤愈合时间、病理组织学进行观察.结果 外渗后第3、5、10天,对照组溃疡面积显著大于各实验组(均P<0.05),青黛膏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其他三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 青黛膏冰敷具有清热解毒、散肿、止血镇痛、抗感染之功效,可减少盖诺外渗后的溃疡发生,加快溃疡修复.
作者:邓莹;谌永毅;刘翔宇;曾元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总结326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除常规护理外,护士要熟知鼻腔鼻窦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掌握术后并发症的种类以及临床表现,掌握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并加强出院后延续护理,才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樊桂莲;闫果珍;王玉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浮膝骨折术后的康复措施,使膝关节功能大限度改善.方法 对19例浮膝损伤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性康复措施,即心理康复、早期主动锻炼、早期使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被动膝关节伸屈练习等.结果 19例患者随访5~22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5例,良2例,中2例.结论 对浮膝损伤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能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娉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各30例,分别置入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中反流误吸,术毕呛咳,术后咽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期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后即刻MAP、HR较喉罩组显著升高(均P<0.05);喉罩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喉罩组插管应激反应小于气管插管组;喉罩与气管插管麻醉患者术中、术后的护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防止术中反流误吸,后者侧重于气管护理以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琼芳;周巧;黄毓婵;罗文颖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手术患者囤术期护理经验,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50例小耳畸形综合征患者行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麻醉、饮食、负压引流、再造耳、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48例外耳再造成活,形态基本满意.另2例中1例右耳一期植入Medpor支架术后因外力导致切口裂开,支架外露;1例左耳一期植入Medpor术后2个月耳轮近三角窝处Medpor支架外露;均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恢复.结论 小耳畸形综合征患者行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术效果较好,针对性的护理是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作者:陈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支被架主要用于卧床患者肢体活动不便时防止肢体受压.避免盖被摩擦伤口及穿刺点等.在临床中尤其是骨外科、烧伤科,支被架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目前国内卧床患者使用的支被架多为金属、硬塑料等钢性结构材料制作的方形或半圆形,为整体性结构支被架.
作者:丁艳玲;刘秀芹;赵忠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在肛门成形术后扩肛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减轻扩肛所致出血和疼痛.方法 将100例肛门成形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扩肛,观察组在扩肛前在肛门处涂搽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比较两组患儿肛门出血情况和患儿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惠儿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在小儿肛门成形术后扩肛时应用有较好的镇痛、止血效果,且方便安全.
作者:卞荆晶;郭先娥;胡露红;吴晓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由于救护车内空间狭小,护理人员在进行急救处置后往往难以将垃圾进行分类,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增加了医院感染机会.为此,我们制作简易医用垃圾箱,用于救护车内暂时分类存放医用垃圾,也便于与生活垃圾分开.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
作者:黄春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拉玛泽分娩法的应用效果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调查访谈的形式走访了7所开设拉玛泽教室的医院,从基本情况、分娩结局、产妇主观感受与满意度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对孕产妇、助产士、孕妇学校教师等人群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充分肯定了拉玛泽分娩法对分娩者的支持作用并为下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降低外来妊娠女工缺陷儿出生率.方法 选择外来女工相对集中的2个社区,其中1个社区516名孕妇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另1个社区504名孕妇为观察组,予以针对性的强化优生教育,包括社区、厂区、院内发放宣传单,播放VCD、电视宣传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以20~30人为小组加强产前检查与管理.结果 观察组对缺陷儿发生原因(除居住环境、营养不良2项外)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缺陷儿出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优生教育能提高流动人口参加产前检查的积极性,提高优生优育意识,从而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作者:欧再娥;邝素芳;梁妙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了225例心脏直视术后患者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护理经验.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置管术217例,肱动脉置管术6例,股动脉置管术2例.结果 9例发生置管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5例,出血4例(穿刺处渗血2例,拔管后局部出血2例),无感染、血管堵塞、肢体肿胀、导管滑脱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提出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是心脏直视手术后重要的监测手段,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影响监测质量.做好置管的护理,确保其测定的准确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心脏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减轻皮内注射对患者产生的疼痛,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 将200例门诊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法,针头与皮肤呈5°角进针;观察组针头与皮肤呈20°~30°角进针.比较两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的皮内注射法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相对减小,可提高注射成功率,有效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
作者:路江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阐述了乳头刺激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对乳头刺激在宫缩应力试验、促宫颈成熟和催产引产、在产程中及产后出血以及在早吸吮、早泌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乳头刺激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为产科护理人员执行这一操作提供依据.
作者:零恒莉;潘敏;雪丽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三级医院ICU鼻饲方式现状及ICU护士对鼻饲方式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新疆地区9所三级综合医院237名ICU护士为对象,就获取鼻饲知识的途径、工作中使用的鼻饲方式、鼻饲相关护理情况、对鼻饲方式的认知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获得鼻饲方式知识的途径以科室理论学习为主(占45.2%);55.7%护士应用间断滴入法,40.1%应用持续泵入法,33.8%应用分次注入法,11.8%护士3种均采取;对鼻饲方式的认知评分为17.68±4.93,不同职称、学历、护龄、民族ICU护士对鼻饲方式的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U护士为患者鼻饲的方式不统一,鼻饲相关护理存在不规范现象,对鼻饲方式的认知程度不够理想.应加强对科室理论学习管理的力度,使鼻饲操作规范化、系统化,以提高ICU护理质量.
作者:王芳;李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一次性输液器在开封使用后,其包装袋常被人们当作医疗垃圾丢弃.作为灭菌物品包装袋在拆封后还有许多其他用途,介绍如下.
作者:彭玉莲;李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惠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癌症疼痛及生存质量调查表,分另q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对65例卵巢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卵巢癌患者手术后1周生存质量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恢复到接近手术前水平.结论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阶段生存质量变化明显,应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给予心理支持、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及康复指导等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杨林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对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较大,常规的清洗流程分为预清洗→酶浸泡→主洗→漂洗→干燥.预清洗是器械清洗的第一步骤,也是去除血渍和污渍的关键步骤.对于轴节光滑的金属器械,预清洗效果比较直观可见,而对于管腔类器械,如吸引器、针头等,由于管腔小且狭长,残留物不易被彻底清除,成为疾病的潜在传播源.
作者:吕永杰;王淑芹;韩平平;兰朝正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