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监护仪机罩与导线固定带的设计与制作

邓本敏;王文欣;罗菊;石洋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 机罩, 导线固定带, 革新推广
摘要:心电监护仪因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与经皮血氧饱和度,成为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护仪器,而加强该设备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鉴此,我科设计制作了心电监护仪机罩和导线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训练护理操作盒的制作与应用

    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是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护理训练的效果,笔者设计了各种护理操作盒(下称操作盒),经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沈荣华;周胜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旨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8例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组)进行评估,并与52例未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暴力组)进行比较.结果 暴力组冲动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力组(P<0.01);暴力组消极应对方式及EPQ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非暴力组;两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冲动行为高、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其社会支持缺乏,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孙秀娟;曾昭祥;刘宜东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儿茶素预防氟尿嘧啶致静脉炎和色素沉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和色素沉着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氟尿嘧啶化疗的12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于静脉穿刺部位采用儿荼素与硫酸镁外敷,比较两组静脉炎及色素沉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24.1%,对照组为5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儿茶素对氟尿嘧啶所致的静脉炎和色素的沉着有防治作用,尤其能减缓色素沉着.

    作者:陈惠芳;夏桂兰;王惠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方法 将19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时照组出院不作特殊安排;观察组患者严格按照评估、目标、计划、实施、评价5步健康教育程序,进行为期6个月的社区健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可使健康干预和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和家庭,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王彩荣;李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心脏介入中心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与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自行设计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规范化护理路径表,并行相关护理流程与患者教育内容的修订;对5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同时应用护理路径表和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护理记录并进行耗时比较.结果 与一般护理记录单比较,应用护理路径表显著缩短了记录时间(P<0.01).结论 采用护理路径表缩短了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规范了护理内容,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孙国珍;田金萍;陶源;王嫄;程敏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生儿胃肠引流器的制作与应用

    普通的负压胃肠引流器应用于新生儿胃肠系统疾病时,存在诸多弊端.笔者根据新生儿生理结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自制一种重力胃肠引流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温州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温州城区314名空巢和342名非空巢老人,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入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人口学资料中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形式、月收入、负性生活经历及慢性疾病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形式、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负性生活经历、慢性疾病及兴趣爱好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P<0.05,P<0.01),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呈正相关(均P<0.01),与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呈中等偏低水平,生理功能较非空巢老人差,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健全服务体系,有望提高空巢老人,尤其是无配偶、独居、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差、缺乏社会支持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昌妹;吴永琴;杨晔琴;姜丽萍;祝雪花;李萍;朱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的影响因素,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25名护理系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实验室条件(88.00%)、教师因素(84.00%)和护生因素(79.20%);而环境和专业对护生实验课的学习影响仅占23.20%和31.20%.不同年级护生在对专科设置、教师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管理能力、护生个性特点及其家庭条件等影响因素的认识有差异(P<0.05,P<0.01).结论 影响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塬的,不同年级护生对影响因素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应尽量消除或减少实验课学习的影响因素,重视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刘生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透明贴联合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目的 探讨透明贴联合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现察组静脉炎处冰敷2 h后敷贴透明贴,对照组采用50%硫酸锾湿敷.结果 治疗5 d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联合冰敷能有效促进化疗性静脉炎的治愈.

    作者:黄玲;张劲;袁金蓉;冯丽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自制约束带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常可遇到肝昏迷狂燥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撞伤、抓伤身体或拔除身体上的导管,以致发生安全事故,影响诊疗工作.鉴此,常采用约束带及床单约束患者,效果不佳,且易影响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鉴此,我院护理部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对传统的约束带进行改进,并经临床护理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邹龙珍;谭美华;翁细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的护理

    对1例路易体痴呆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及予以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用药护理,对症支持护理,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经过42 d的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提出早期识别路易体痴呆的临床症状及早期治疗,予以精心、细致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容;王芸;史庭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应用自制硅胶袋气舱加压给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

    目的 探讨自制硅胶袋气舱加压给氧(简称局部加压给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将11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在凯时10μg加至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硅胶袋气舱局部加压给氧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77.4%;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自制硅胶袋气舱加压给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疗效好,安全.

    作者:袁举;宋莉;马建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武汉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为预防和矫治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武汉市278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武汉市社区护士与三甲医院护士的去个性化(DP)、个人成就感(PA)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PA得分为高度倦怠水平;低年龄、未婚、短工龄、低职称(未评定及初级)及单位自聘的社区护士PA得分相对较低(均P<0.05).结论 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个人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突出问题,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年轻、未婚、工龄短、低职称及非正式在编的社区护士.

    作者:张霄艳;李守国;徐冬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变化及其护理

    对59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AFP,于入院后及每2周1次,并每月行肝脏B超或CT检查.结果 有67.8%的患者AFP增高;在排除肝癌的情况下,其AFP值愈高,重型肝炎的好转率愈高,两者基本呈正相关.提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含量愈高预后愈好.对重型肝炎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帮助;对AFP值持续增高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免误诊.

    作者:吕志芹;孙晓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心电监护仪机罩与导线固定带的设计与制作

    心电监护仪因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与经皮血氧饱和度,成为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护仪器,而加强该设备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鉴此,我科设计制作了心电监护仪机罩和导线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邓本敏;王文欣;罗菊;石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职高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综合技能培训方法的改进

    目的 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与考核,以使护生适应临床.方法 将2005级225名护理三年制护生分为对照组(110人)和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以<基础护理学>操作为主的传统集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集训考核更为肯定(P<0.05,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前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能有效整合知识,培养了护生综合能力.并激发了护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兴趣,拉近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更能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作者:杨艺;丛小玲;许苏飞;赵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病区开设营养餐厅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2型糖尿病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知识课堂教育、互动及一对一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烹饪实践课指导及现场烹饪实践,并在病区营养餐厅用餐.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营养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病区开设营养餐厅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丁慧萍;戴小明;沈默宇;韩云;吴海莉;吴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品质圈活动在口服药样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护士对神经内科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对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口服药发放健康教育效果不良原因调查表和患者对护士口服药发放教育需求现状调查表,分别向护士和患者发放;根据调查结果在口服药健康教育中采用品质圈(QC)活动,即成立(QC)叮咛小组、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及方法等,并完成口服药样的设计应用.结果 护士在QC活动前后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对口服药样资料满意度为90.48%.结论 QC活动应用于口服药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效、及时,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小梅;田清燕;冼群;陈文姿;陈平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冬令营式干预改善低BMI型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改善低体重指数(BMI)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98例低BMI型COPD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社区护理3个月;观察组立冬时入驻冬令营,实施营养支持、呼吸操训练、空气监测、低流量吸氧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连续3个月,于立春日结束.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MI、6 min步行距离及肺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冬令营式的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低BMI型COPD患者BMI及肺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荣;姜昌华;李汉钦;何方方;潘俊好;陈小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特殊护理岗位开展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的实践

    目的 探讨特殊护理岗位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训练方法.方法 对特殊护理岗位103名护士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5个模块制订各层级训练计划,按照配对、计划、专题讲座与即时训练相结合和实践说教训练法结合进行训练,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后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训练前(均P<0.01).结论 培养和发展护士核心能力,有助于护士个人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管玉梅;杨毅华;李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