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吕毅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由以往的诊断性逐渐向治疗性发展,而鼻胆管引流术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治疗方法,该技术是将鼻胆管经内镜置人胆管后由口腔退镜,将鼻胆管留置口腔.
作者:赵丽霞;殷积美;宁瑞花;于宏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香薰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无慢性躯体疾患、新生儿出生健康的住院剖宫产产妇1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加用香薰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宫底下降程度、腰围减少程度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香薰按摩对割宫产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毓婵;黄丽燕;贺辉;余凤仙;刘伟平;邬为芳;李艳;陈霞萍;付翠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术后经口进食的正确方法,以帮助其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方法 将34例喉癌术后经口进食患者按入科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经口进食的顺序为固体团块-半流质-流质-普食;对照组经口进食的顺序为流质-半流质-普食.结果 两组肺部感染、拒食发生率,由鼻饲过渡到正常饮食的时问及体重增长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固体团块-半流质-流质-普食的经口进食顺序能有效促进喉癌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饮食的进程,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么琴;梁秀连;伍少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两侧上肢血压情况,为临床提供血流动力学变化数据,正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两侧上肢血压的监测.结果 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两侧上肢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两侧上肢血压有明显的差异,临床用药时需根据两侧上肢血压的波动情况正确使用.
作者:闫雅凤;杨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对15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14例治疗1~3个月后疼痛减轻,皮色改善,溃疡面渐愈合;1例移植后15 d由于左外踝上10 cm肢体坏死行左下肢截肢术.提出术前充分准备·包括心理护理,采集干细胞护理;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术肢情况,预防并发症,给予合理的出院指导,定期随访观察,保证了移植的效果.
作者:董淑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改进巨结肠回流灌洗方法,提高巨结肠回流灌洗的质量与效率.方法 将120例术前行结肠回流灌洗的巨结肠惠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倒.对照组取常规平卧位或截石位,每次灌洗器内吸入灌洗液50~60 ml,结肠回流灌洗时用手轻柔按摩患儿腹部;观察组取躯体抬高20°~30°的截石位,每次灌洗器内吸入灌洗液25~30 ml,改变肛管与灌洗器角度为120°,利用封闭液体以上气体的压强,将液体通过肛管快速注入肠腔,再按结肠走向轻柔环形按摩腹部.结果 现察组肠腔清洁程度、有效灌洗时间、每次灌洗量、术前灌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运用改进方法能有效提高巨结肠惠儿结肠灌洗的质量与效率,显著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郭先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药胃肠汤术前保留灌肠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清洁灌肠,观察组术前常规清洁灌肠后予以中药胃肠汤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且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中药胃肠汤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前保留灌肠,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肖文辉;王秀云;胡爱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在临床护理危重症患儿过程中,有些患儿痰液较多无力咳出,如不及时排除,容易滞留肺内,造成肺部感染.但患儿不能配合吸痰操作,往往将吸痰管紧咬,造成吸痰困难.笔者使用2 ml无菌注射器建立简易吸痰通道,顺利完成吸痰操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燕;周红;陈雪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针对6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双向分流的生理及疾病特点和手术方式,对惠儿在术前间断吸氧,嘱惠儿卧床休息;术后加强肺动脉高压监护和呼吸道管理等措施.结果 62例术后呼吸机辅助(5.9±4.6)d,转出重症监护室时.SpO2均>0.98;3例死亡.提出在围术期加强肺动脉高压监护及呼吸道管理,保证有效供氧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黄宓;李道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运用图形设备接口加绘图技术以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开发、设计护理文件书写在线学习系统.护生与教师通过编号及密码登陆网站进入学习系统完成作业和作业的批改,利用校园网或通讯工具QQ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的有效互补,使护生实践演练机会增加,学习时间增多,并能通过在线交流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护生护理文件记录能力.
作者:张咏梅;郁艳艳;江智霞;陈凌云;王连红;罗袆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因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需要须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应用一种或多种麻醉药品及其他药物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为加强术中药品的管理,我院手术室使用一次性药品标签,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玮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对30例丹毒患者采用黄连膏掺冰石散局部外敷治疗及护理.结果 30例均治愈,治愈时间≤3 d 18例,4~d 8例,6~7 d 4例,平均4.0 d.提出黄连膏掺冰石散合用,具有润燥清热、解毒镇痛、散热止痒、祛腐生肌之功效,治疗丹毒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邬嫫源;胡亚丹;刘芹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6例采用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疗程长为22个月,短为6个月,平均为10.3个月.126例患者由突面型变为直面型,牙列拥挤解除,排齐牙列,磨牙尖牙达到中性关系,中线正,牙齿转矩正常.结论 护理人员在配合过程中需把握好材料调拌、托槽就位时间,在不同阶段正确传递所需器具,矫治毕做好详尽、全面的健康教育,为确保矫治效果、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创造了条件.
作者:朱瑞珠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女性对盆底肌锻炼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并探索两者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盆底肌锻炼认知和行为问卷,对374名社区老年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女性对盆底肌锻炼的知晓率仅8.0%,经常行盆底肌锻炼者仅2.7%.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女性盆底肌锻炼知晓率及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盆底肌锻炼的知识与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1).结论 社区老年女性对盆底肌锻炼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均较低,且两者间存在显著关系,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区老年女性对盆底肌锻炼的认知,以促进其锻炼行为.
作者:王君俏;吕探云;贾守梅;张惠芬;梁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会阴体长度及弹性评估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减少分娩损伤、降低会阴侧切的盲目性提供依据.方法 将32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分娩期测量会阴体长度及弹性,根据测量结果予以15°~40°、2~4 cm长的左斜侧切或手法扩张产道.对照组以会阴后连线中点作为切口起点,采取角度≥45°、4~5 cm长的左斜侧切法.结果 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会阴侧切切口出血量、产后不同时间会阴切口疼痛程度、会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分娩期评估会阴体长度和弹性,可避免盲目行会阴切开术,有效维护初产妇分娩安全.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梅;刘凤娥;皮桂玲;陈殿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 利用动力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36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功能优18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8.9%.结论 在配合外固定架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石膏固定护理、饮食指导及术后患肢的观察、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等可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李晓兰;杨晓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对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10~12 d,术后3 d患者肛门排气进流质饮食,术后6 d进半流质饮食,术后9 d进普通饮食.2例患者术后5 d内每天静脉注射胰岛素,5 d后未再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出院时空腹血糖4~5 mmol/L;其余4例术后7 d内静脉注射胰岛素,出院后改用口服降糖药,3个月后空腹血糖4~6mmol/L,予停用降糖药,提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糖,术后加强血糖监测、胃管护理、营养支持、预防切口感染,注重出院指导和随访,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益琼;王丹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坎离砂外敷腹部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例行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第2天予坎离砂外敷腹部切口,用腹带固定,随湿随换,每日敷8 h.对照组按照常规换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0±3.2)d,对照组为(8.0±3.2)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切口外敷坎离砂能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王月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原住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后早期监护,包括密切观察并维持正常的体温、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及各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等是维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睿;吕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产后无奶或少奶的产妇常采用配方奶喂养新生儿,以保证新生儿营养.为避免新生儿因习惯奶嘴而不愿进食母乳,我科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头皮针软管辅助母乳喂养,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雯雯;郭玲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