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手术中防止台面渗湿的方法

倪小丽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 盐水冲洗, 冲洗液, 冲洗量, 时间, 湿润
摘要: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需持续等渗盐水冲洗以保持镜下术野湿润和清晰.一台手术一般需要冲洗液6 000~7 000 ml,对于时间较长的手术,冲洗量可达10 000 ml.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汶川地震期间骨科的临床护理教学

    目的 探讨在汶川地震特殊时期骨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通过强化石膏牵引的护理、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指导、脊柱损伤患者的皮肤护理,增加了急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心理干预等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对地震期间在我院骨科实习的38名护生进行临床教学.结果 充分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专科理论操作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护生的专业思想稳定.结论 在特大灾害救护的特殊时期对护生进行综合临床教学,时提高护生急救、组织协调能力,正确面对困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晶晶;黄怡;袁秀蓉;宁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综述我国护理本科教育25年以来在教育观、教育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我国护理本科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需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护理本科教育.

    作者:韩翠;李继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应对方式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事件影响量表(IES)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和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对7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应对方式呈现多样性,其中乐观应对为常用的应对方式,评分为1.83±0.37.不同家庭月收入患者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以及不同年龄、付费方式的患者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臂丛神经损伤惠者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IES评分为1~62(35.67±13.70)分,87.18%受试者IES总分>19分.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都与患者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严重,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复杂的关系,积极应对方式并不预示较轻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作者:程云;费莹莹;李铮;陈妮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日本家庭护理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概述了日本家庭护理服务的历史、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提出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日本发展家庭护理的经验,做到家庭护士与家政服务人员相辅相承,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及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素质,加快家庭护理机构建设,开展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才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护理,降低卫生资源耗费,为日益老龄化社会减轻照护压力.

    作者:张晓萍;厉瑛;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5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后3个月内进行相同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包括手术床的准备、缓解骶尾部压力、防止漏尿等.结果 45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压疮.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对截石位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采取预防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的发生.

    作者:鲁海蜃;黄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应用系列流程图提高普外科新护士夜班应急能力

    目的 探讨自制系列流程图对新护士夜班指导作用.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3年7月进入的1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10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在带教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系列流程图指导其夜班工作.结果 新护士独立值夜班3个月内,观察组夜班工作完成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夜间出院患者跑帐、护理缺陷、投诉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系列流程图对新护士进行辅助带教指导其夜间工作,可提高新护士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佩茹;李育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心脏不停跳下瓣膜置换同期实施改良迷宫术的手术配合

    采用热凝及无水乙醇注射方式,对78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实施改良迷宫手术.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出血;随访6~27个月,维持窦性心律73例,心房颤动复发5例,其中服用乙胺碘呋酮恢复窦性心律3例,失败2例.提出护士详细掌握手术步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安妮;方海宁;李慧敏;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10000级洁净环境下布类无菌包有效期的研究

    目的 探讨10000级洁净环境下布类无菌包的有效期,以减少因布类无菌包频繁灭菌而导致的损耗及人力资源浪费.方法 于温度21~24℃、湿度40%~60%、净化级别为10000级的洁净手术部无菌物品间中,将20个33 cm×22 cm×11 cm布类无菌包分别放置3~9周,每周后1 d对无菌包内物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3~8周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第9周末仅1个无菌包细菌培养阳性.结论 10 000级洁净环境下,手术用布类无菌包存放8周无细菌生长,因此,可将其有效期适当延长.

    作者:刘谋珠;王凌;侯宁蕊;史玲玲;张琳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8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采用锁孔入路(74例经翼点锁孔入路,11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显微镜下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翼点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眉弓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患者住院8~37 d,术后1~3个月复诊,恢复良好82例(96.5%),轻度残疾3例(3.5%).提出术前避免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诱因和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是重点,术后注重病情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彩霞;任正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Ponseti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石膏条的制作与应用

    Ponseti疗法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简单、有效、创伤小、费用低的新疗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矫形、穿矫形鞋可以使患者获得一个外观正常、灵活和无痛的足,较传统的保守或手术疗法具有更多的优点.

    作者:黄干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气道管理护理小组的临床实践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气道管理护理小组临床实践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由护理部组织成立6人的气道管理护理小组,对全院的气道护理进行系统干预,实施人员培训,制定操作流程和规范,对原有的操作和用具改进,进行护理会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及患者的需求,全院多科室协作进行科研等.结果 培训后全院护士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评分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和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相关并发症(除痰液阻塞)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组建气道管理护理小组可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解决专业化培训的护士尚不能满足气道护理需求的困难.

    作者:王红粉;周健;陈建芬;周白莉;张菊华;黄晔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39例骨不连患者实施自体骨髓移植手术,结果37例术后2~4个月愈合,2例未愈.所有患者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出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教育和定期访视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督促患者做好术后制动、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菊香;周其佳;肖顺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应用百洁布清洁手术高频电刀头

    目前,高频电刀已取代手术刀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明显地减少了出血.且兼有杀菌作用,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静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第二产程产妇左右手背静脉穿刺回血状况比较

    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促进宫缩方法.然而第二产程产妇屏气用力,易造成静脉回血堵塞输液管而反复穿刺,给产妇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频繁静脉注射中的应用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会频繁地经静脉注射各种急救药物,与此同时会中断其他药液的输注.为了避免上述弊端,笔者将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进行适当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官庆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认知态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态度及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围术期护理内容及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仅45人(29.4%)愿意进行术前访视,37.9%护士能够认识其角色;愿意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术前访视过程中需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为影响护士对术前访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护士对术前访视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片面,这种片面认识易影响护士术前访视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术前访视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前访视,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陈熙;马卫青;唐姗姗;于哲浩;于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由于缺少皮肤屏障及创面潮湿环境容易造成感染,大量细菌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饶世鸣;郑文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的实践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每年对手术室护士集中3个月26 h的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模拟训练、手术配合讲评与交流、效果考核的专题培训.结果 培训后医生对护士急危重症手术配合的满意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5).护士各类手术备物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帮助护士知识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开展专科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夏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留守老年人289名,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结果 留守老年人对社区护理认知差者达63.32%,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开展状况不了解者达65.40%;社区健康体查、慢性病护理及急救意外事故处理是老年人主要需求的项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留守时间、健康状况和民族构成因素对社区护理服务具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 应加强社区护理知识的宣传,发挥社区护理特色与优势,针对留守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开展多种服务方式的社区护理.

    作者:陈正英;楚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下肢熏洗架的制作与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下肢熏洗架辅助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自制下肢熏洗架进行熏洗治疗,对照组将惠肢直接摆放于面盆之上进行熏洗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及烫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自制下肢熏洗架辅助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效果好,安全.

    作者:董丽娟;黎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