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由于缺少皮肤屏障及创面潮湿环境容易造成感染,大量细菌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饶世鸣;郑文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Ponseti疗法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简单、有效、创伤小、费用低的新疗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矫形、穿矫形鞋可以使患者获得一个外观正常、灵活和无痛的足,较传统的保守或手术疗法具有更多的优点.
作者:黄干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一次性引流袋因其透明、直观、造价低廉、操作简单、避免交叉感染、外理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一次性引流袋的刻度标量与实际引流量有较大误差.
作者:王春萍;苏学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过去,病房内未设置检查报告存放处,为避免单据丢失和医疗信息外泄,常将报告单存放于隐蔽处,导致查找不便.为此,我科自制了布挂袋专门存放各种检查报告,应用以来,收到了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淑平;张慧琴;张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促进宫缩方法.然而第二产程产妇屏气用力,易造成静脉回血堵塞输液管而反复穿刺,给产妇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对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47例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按入住ICU先后顺序分成四组.每日分别进行1次、2次、3次、4次口腔护理,观察口腔清洁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口腔清洁、口腔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霉菌感染、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2次/d以上口腔护理可以增加口腔清洁度,减少口臭、口腔溃疡发生.
作者:黄秀玲;裴军;赵慧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汶川地震特殊时期骨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通过强化石膏牵引的护理、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指导、脊柱损伤患者的皮肤护理,增加了急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心理干预等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对地震期间在我院骨科实习的38名护生进行临床教学.结果 充分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专科理论操作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护生的专业思想稳定.结论 在特大灾害救护的特殊时期对护生进行综合临床教学,时提高护生急救、组织协调能力,正确面对困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安晶晶;黄怡;袁秀蓉;宁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有效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组织方法,提高护理技能教学效果.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对2005级护理大专1班70名学生(实验班)进行卡片流动式考核,2班68名学生(对照班)进行期末抽签考核.对两班学生进行统一的毕业实习前操作考核,采用自制问卷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班操作考核平均成绩[(94.2±3.1)分]显著优于对照班[(87.8±2.6)分](P<0.01);实验班80.0%~91.4%学生认为减轻了期末考试的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业余练习的时间等.结论 卡片流动考核模式增加了学生练习护理操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其护理操作能力.
作者:陈运香;徐玲;李运梅;陈盛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综述我国护理本科教育25年以来在教育观、教育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我国护理本科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需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护理本科教育.
作者:韩翠;李继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个体易感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方面.做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观察和评估,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症护理等有利于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汤曼力;张晓玲;胡倩;吕少敏;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经导管出血动脉栓塞术(TAE)的患者予术前、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血容量,积极抗体克,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成功止血17例,死亡2例.提示科学的护理是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TAE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宁;左晓艳;丁洪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肝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126例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实施肝切除术.术前做好机体功能评估,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加强功能锻炼,以期达到手术的要求;术后加强监护、并发症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膈下积液10例,肺部感染4例,腹腔出血3例,胆漏2例,经及时处理均治愈;患者平均住院16.7 d.结论 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行肝切除手术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有利于术后顺利康复.
作者:许丽丽;熊正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8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采用锁孔入路(74例经翼点锁孔入路,11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显微镜下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翼点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眉弓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患者住院8~37 d,术后1~3个月复诊,恢复良好82例(96.5%),轻度残疾3例(3.5%).提出术前避免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诱因和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是重点,术后注重病情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彩霞;任正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Histoacryl组织胶水促使皮肤伤口闭合的疗效.方法 将250例颌面部皮肤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清创缝合术)和观察组(130例,采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闭合伤口).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Histoacryl组织胶水对浅表、小的皮肤伤口闭合作用较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痛.
作者:范平;周忠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81例胸腰椎骨折惠者予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围术期做好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与治疗,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肺部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佩戴支具与离床活动、出院指导等.结果 81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随访12~35个月,无1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对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保证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曾丽雯;陈志娜;李燕容;刘黎莉;何瑾云;刘良菊;徐淑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118例患者使用美国Life-Tech公司的UrolabV型尿流动力学检查仪进行充盈性膀胱测压.结果 57例(48.3%)充盈性膀胱测压出现非真实图像,其中86.0%(49/57)与患者因素有关,14.0%(8/57)与操作者因素有关.提出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程度、护士操作熟练程度等对充盈性膀胱测压有一定影响,做好患者检查前、检查中的心理护理和配合指导,护士操作技术熟练,是高质量完成膀胱测压的关键.
作者:梁卫洁;梁丽军;黄小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39例骨不连患者实施自体骨髓移植手术,结果37例术后2~4个月愈合,2例未愈.所有患者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出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教育和定期访视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督促患者做好术后制动、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菊香;周其佳;肖顺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10例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结果 8例患者带管10~120 d成功拔管,均未发生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收入ICU第28天死亡;1例转院.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用物、环境准备;术中摆好体位,分工协作配合手术;术后科学的气道护理结合理疗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晓艳;李洁琼;韩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事件影响量表(IES)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和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对7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应对方式呈现多样性,其中乐观应对为常用的应对方式,评分为1.83±0.37.不同家庭月收入患者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以及不同年龄、付费方式的患者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臂丛神经损伤惠者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IES评分为1~62(35.67±13.70)分,87.18%受试者IES总分>19分.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都与患者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严重,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存在复杂的关系,积极应对方式并不预示较轻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作者:程云;费莹莹;李铮;陈妮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疗效.方法 将45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破伤风患者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组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用药后的观察,重视患者的用药反应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柏玲;缪菲;丁新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将24例慢性溃疡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1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为(25.08±8.02)d和(368.33±157.41)元,对照组分别为(38.33±20.04)d和(545.83±246.9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更有助于慢性溃疡性伤口愈合,缩短治愈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谭亚蒲;刘海燕;李小琼;张廷兰;肖红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7例瓣膜置换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现此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心脏压塞发生于二尖瓣置换术后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2例,联合瓣膜病变行双瓣置换术后3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5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 心脏压塞是瓣膜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主动有效的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沈晓洁;王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Y型和L型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为手术室护士选择合适留置针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Y组和L组.分别采用Y型和L型留置针.结果 Y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L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L组(P<0.05, P<0.01);L组输液速度显著快于Y组,血液回流污染率显著高于Y组(均P<0.01).结论 应根据Y型和L型留置针的性能特点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作者:何莹燕;袁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10000级洁净环境下布类无菌包的有效期,以减少因布类无菌包频繁灭菌而导致的损耗及人力资源浪费.方法 于温度21~24℃、湿度40%~60%、净化级别为10000级的洁净手术部无菌物品间中,将20个33 cm×22 cm×11 cm布类无菌包分别放置3~9周,每周后1 d对无菌包内物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3~8周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第9周末仅1个无菌包细菌培养阳性.结论 10 000级洁净环境下,手术用布类无菌包存放8周无细菌生长,因此,可将其有效期适当延长.
作者:刘谋珠;王凌;侯宁蕊;史玲玲;张琳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5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后3个月内进行相同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包括手术床的准备、缓解骶尾部压力、防止漏尿等.结果 45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压疮.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对截石位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采取预防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的发生.
作者:鲁海蜃;黄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采用热凝及无水乙醇注射方式,对78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实施改良迷宫手术.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出血;随访6~27个月,维持窦性心律73例,心房颤动复发5例,其中服用乙胺碘呋酮恢复窦性心律3例,失败2例.提出护士详细掌握手术步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安妮;方海宁;李慧敏;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态度及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围术期护理内容及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仅45人(29.4%)愿意进行术前访视,37.9%护士能够认识其角色;愿意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术前访视过程中需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为影响护士对术前访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护士对术前访视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片面,这种片面认识易影响护士术前访视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术前访视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前访视,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陈熙;马卫青;唐姗姗;于哲浩;于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会频繁地经静脉注射各种急救药物,与此同时会中断其他药液的输注.为了避免上述弊端,笔者将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进行适当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官庆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全麻患者在麻醉实施后即刻失去应答能力,无法与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核对工作,特别当手术时间较长需更换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时,给核对工作带来不便.
作者:程月娥;戴腊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结肠造瘘术后患者行结肠镜或再次手术需清洁灌肠.但造瘘口处无括约肌,属开放性孔道,灌肠液难以保留,且肛管较粗、硬,易损伤肠管,引起患者不适.
作者:王稳秀;郑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需持续等渗盐水冲洗以保持镜下术野湿润和清晰.一台手术一般需要冲洗液6 000~7 000 ml,对于时间较长的手术,冲洗量可达10 000 ml.
作者:倪小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气、积液,促进皮瓣黏附,我院乳腺中心术毕采用粗长乳胶管或硅胶管在患侧腋窝和胸壁进行双管负压引流,回病房后采取中心负压持续引流.
作者:王家玲;曾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常规购置的凡士林纱条纱布小、防水差,在拔出胸腔引流管时,常出现伤口不断渗血、渗液、漏气的现象,伤口愈合延迟,甚至可能发生气胸或凡士林纱线碎屑残留伤口的情况.
作者:罗克勤;罗克俭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前,高频电刀已取代手术刀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明显地减少了出血.且兼有杀菌作用,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静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同病室环境的乳腺癌手术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根据居住环境,将177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单间居住患者45例(单人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多人间居住患者132例(多人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以病室为单位进行患者互助治疗、集体支持、家庭间讨论.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干预第2周、干预第4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症状.结果 干预后多人组患者的HAMD评分、焦虑躯体因子、绝望感因子、睡眠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单人组(均P<0.05).结论 集体环境中的心理干预更有利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抑郁状况的改善.
作者:董春艳;曹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母亲的精神压力、领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以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惠儿母亲心理健康,利于患儿康复.方法 应用父母压力指数的36项短表[PSI(SF)]和多元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对82名独生子女脑瘫患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SI(SF)总分(108.28±24.84)分,总分>90分68名(82.9%).MSPSS总分(58.52±12.14)分,>48分67名(81.7%).母亲年龄、学历与PSI(SF)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母亲学历和家庭收入与MSPS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精神压力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脑瘫患儿的母亲在抚育孩子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同时感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应更多的关注低学历、低收入的年轻母亲.
作者:高利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自制系列流程图对新护士夜班指导作用.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3年7月进入的1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10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在带教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系列流程图指导其夜班工作.结果 新护士独立值夜班3个月内,观察组夜班工作完成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夜间出院患者跑帐、护理缺陷、投诉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系列流程图对新护士进行辅助带教指导其夜间工作,可提高新护士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佩茹;李育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行为、工作环境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管理者领导行为量表修订版、工作环境评价量表对141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管理者领导行为总分为111.78±11.62,其中行动性领导评分高,认知性领导评分低;其对工作环境的评价总分为19.72±4.44.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行为与工作环境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957.P<0.01).结论 医院应改善护理管理者工作环境,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增加工作的灵活性,以促进领导行为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莘;邵文利;花蕾;张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每年对手术室护士集中3个月26 h的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模拟训练、手术配合讲评与交流、效果考核的专题培训.结果 培训后医生对护士急危重症手术配合的满意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5).护士各类手术备物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专题培训帮助护士知识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开展专科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夏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气道管理护理小组临床实践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由护理部组织成立6人的气道管理护理小组,对全院的气道护理进行系统干预,实施人员培训,制定操作流程和规范,对原有的操作和用具改进,进行护理会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及患者的需求,全院多科室协作进行科研等.结果 培训后全院护士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评分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和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相关并发症(除痰液阻塞)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组建气道管理护理小组可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解决专业化培训的护士尚不能满足气道护理需求的困难.
作者:王红粉;周健;陈建芬;周白莉;张菊华;黄晔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多发伤患者救治效率.方法 由医务处和急诊科人员共同设计多发伤患者抢救绿卡,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治疗检查项目及费用.患者到诊后由医生决定、医生护士共同签字后使用,凭绿卡可暂时免交治疗、检查费及入院费用,并可优先.结果 使用绿卡抢救476例多发伤患者,从就诊到初步抢救处理后转至病房和手术室的时间为20~48 min,患者满意度为100%,未发生医疗纠纷.476例患者中473例患者家属在规定时间(24 h)内将绿卡上所记的费用结清,3例因家庭经济困难,经与当地民政部门联系妥善解决.结论 使用绿卡抢救多发伤患者,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服务水平.
作者:冯霞;胡明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心外科病房各种检查、治疗温馨提示卡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20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各项检查、治疗前采用常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检验、治疗前应用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术前检查、治疗延误缺陷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延误缺陷29例次,观察组发生延误缺陷2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医生和护士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温馨提示卡能降低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程云清;陈航燕;黄莉;郭颜芳;戴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合适的护士礼仪考核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137名护理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班(66人)和实验班(71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实验班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结果 两班对考核分数能否体现自身的真实水平,考核是否公开、公正,是否促进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及是否喜欢考试的过程4方面评价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符合护士礼仪教学课程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崔岩;冯锟;吕莲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留守老年人289名,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结果 留守老年人对社区护理认知差者达63.32%,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开展状况不了解者达65.40%;社区健康体查、慢性病护理及急救意外事故处理是老年人主要需求的项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留守时间、健康状况和民族构成因素对社区护理服务具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 应加强社区护理知识的宣传,发挥社区护理特色与优势,针对留守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开展多种服务方式的社区护理.
作者:陈正英;楚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对医院依托式社区护理的观点,为发展社区护理服务和促进医院护士转入社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0名符合要求的医院高层护理管理者从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困难、医院护士转入社区工作的影响因素以及社区护士需具备的务件3个方面进行访谈,并对其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医院护士转入社区工作的有利因素为医院综合调控合理、社区护理工作独特性、个人兴趣,不利因素为医院调控不足、对社区护理认识偏差、社区卫生服务要求高、社区工作条件不利;社区护士需满足基本条件、专业操守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结论 医院依托式社区卫生服务运营方式亟待调整,有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社区护士的培养和选择应加以重视.
作者:刘婷;臧渝梨;岳超敏;娄凤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下肢熏洗架辅助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自制下肢熏洗架进行熏洗治疗,对照组将惠肢直接摆放于面盆之上进行熏洗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及烫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自制下肢熏洗架辅助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效果好,安全.
作者:董丽娟;黎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锐器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菏泽市10所医院260名在岗的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7名(21.92%)被调查的手术室护士在近1年内发生过锐器伤,对锐器伤的认知平均得分6.83±1.12,对锐器伤的防护知识平均得分5.31±1.25,手术操作规范平均得分7.69±2.54.护士对锐器伤认识、防护知识、手术操作规范是锐器伤的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应建立健全锐器伤的各项防护制度,加强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规范手术操作,做好个人防护和暴露后的预防处理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韩翠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济高效的人工清洗程序,提高消毒供应室对全院再生医疗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将480件使用后的再生医疗器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含咬合齿类180件和管腔类60件.实验组直接用多酶浸泡后清洗;对照组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用酶浸泡后清洗.清洗后对手术器械进行细菌学、内毒素和残留血检测.结果 两组同类器械的细菌学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但内毒素检测和残留血检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对再生医疗手术器械直接采用多酶浸泡后的清洗质量优于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用多酶浸泡后的清洗质量,且节省清洗成本,节约清洗时间,减少了化学消毒剂对环境的污染.
作者:姜华;屈芸娜;袁柏强;李晓菊;艾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概述了日本家庭护理服务的历史、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提出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日本发展家庭护理的经验,做到家庭护士与家政服务人员相辅相承,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及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素质,加快家庭护理机构建设,开展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才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护理,降低卫生资源耗费,为日益老龄化社会减轻照护压力.
作者:张晓萍;厉瑛;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