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再生医疗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姜华;屈芸娜;袁柏强;李晓菊;艾芬

关键词:再生医疗手术器械, 人工清洗程序, 清洗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经济高效的人工清洗程序,提高消毒供应室对全院再生医疗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将480件使用后的再生医疗器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含咬合齿类180件和管腔类60件.实验组直接用多酶浸泡后清洗;对照组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用酶浸泡后清洗.清洗后对手术器械进行细菌学、内毒素和残留血检测.结果 两组同类器械的细菌学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但内毒素检测和残留血检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对再生医疗手术器械直接采用多酶浸泡后的清洗质量优于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用多酶浸泡后的清洗质量,且节省清洗成本,节约清洗时间,减少了化学消毒剂对环境的污染.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早期护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个体易感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方面.做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观察和评估,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症护理等有利于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汤曼力;张晓玲;胡倩;吕少敏;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81例胸腰椎骨折惠者予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围术期做好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与治疗,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肺部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佩戴支具与离床活动、出院指导等.结果 81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随访12~35个月,无1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对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保证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曾丽雯;陈志娜;李燕容;刘黎莉;何瑾云;刘良菊;徐淑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一次性吸痰管在结肠造瘘患者清洁灌肠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结肠造瘘术后患者行结肠镜或再次手术需清洁灌肠.但造瘘口处无括约肌,属开放性孔道,灌肠液难以保留,且肛管较粗、硬,易损伤肠管,引起患者不适.

    作者:王稳秀;郑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卡片流动模式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有效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组织方法,提高护理技能教学效果.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对2005级护理大专1班70名学生(实验班)进行卡片流动式考核,2班68名学生(对照班)进行期末抽签考核.对两班学生进行统一的毕业实习前操作考核,采用自制问卷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班操作考核平均成绩[(94.2±3.1)分]显著优于对照班[(87.8±2.6)分](P<0.01);实验班80.0%~91.4%学生认为减轻了期末考试的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业余练习的时间等.结论 卡片流动考核模式增加了学生练习护理操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其护理操作能力.

    作者:陈运香;徐玲;李运梅;陈盛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应用百洁布清洁手术高频电刀头

    目前,高频电刀已取代手术刀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明显地减少了出血.且兼有杀菌作用,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静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频繁静脉注射中的应用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会频繁地经静脉注射各种急救药物,与此同时会中断其他药液的输注.为了避免上述弊端,笔者将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进行适当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官庆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锐器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菏泽市10所医院260名在岗的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7名(21.92%)被调查的手术室护士在近1年内发生过锐器伤,对锐器伤的认知平均得分6.83±1.12,对锐器伤的防护知识平均得分5.31±1.25,手术操作规范平均得分7.69±2.54.护士对锐器伤认识、防护知识、手术操作规范是锐器伤的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应建立健全锐器伤的各项防护制度,加强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规范手术操作,做好个人防护和暴露后的预防处理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韩翠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5例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后3个月内进行相同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包括手术床的准备、缓解骶尾部压力、防止漏尿等.结果 45例手术患者均未发生压疮.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对截石位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采取预防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疮的发生.

    作者:鲁海蜃;黄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T管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气、积液,促进皮瓣黏附,我院乳腺中心术毕采用粗长乳胶管或硅胶管在患侧腋窝和胸壁进行双管负压引流,回病房后采取中心负压持续引流.

    作者:王家玲;曾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39例骨不连患者实施自体骨髓移植手术,结果37例术后2~4个月愈合,2例未愈.所有患者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出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教育和定期访视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督促患者做好术后制动、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菊香;周其佳;肖顺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综述我国护理本科教育25年以来在教育观、教育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我国护理本科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需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护理本科教育.

    作者:韩翠;李继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TAE患者的护理

    对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经导管出血动脉栓塞术(TAE)的患者予术前、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血容量,积极抗体克,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成功止血17例,死亡2例.提示科学的护理是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行TAE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宁;左晓艳;丁洪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第二产程产妇左右手背静脉穿刺回血状况比较

    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促进宫缩方法.然而第二产程产妇屏气用力,易造成静脉回血堵塞输液管而反复穿刺,给产妇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将24例慢性溃疡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1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为(25.08±8.02)d和(368.33±157.41)元,对照组分别为(38.33±20.04)d和(545.83±246.9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更有助于慢性溃疡性伤口愈合,缩短治愈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谭亚蒲;刘海燕;李小琼;张廷兰;肖红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肝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肝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126例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实施肝切除术.术前做好机体功能评估,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加强功能锻炼,以期达到手术的要求;术后加强监护、并发症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膈下积液10例,肺部感染4例,腹腔出血3例,胆漏2例,经及时处理均治愈;患者平均住院16.7 d.结论 老年肝癌并存慢性疾病患者行肝切除手术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可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有利于术后顺利康复.

    作者:许丽丽;熊正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日本家庭护理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概述了日本家庭护理服务的历史、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者,提出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日本发展家庭护理的经验,做到家庭护士与家政服务人员相辅相承,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及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素质,加快家庭护理机构建设,开展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才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护理,降低卫生资源耗费,为日益老龄化社会减轻照护压力.

    作者:张晓萍;厉瑛;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认知态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态度及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围术期护理内容及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仅45人(29.4%)愿意进行术前访视,37.9%护士能够认识其角色;愿意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术前访视过程中需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为影响护士对术前访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护士对术前访视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片面,这种片面认识易影响护士术前访视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术前访视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前访视,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陈熙;马卫青;唐姗姗;于哲浩;于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留守老年人289名,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结果 留守老年人对社区护理认知差者达63.32%,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开展状况不了解者达65.40%;社区健康体查、慢性病护理及急救意外事故处理是老年人主要需求的项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留守时间、健康状况和民族构成因素对社区护理服务具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 应加强社区护理知识的宣传,发挥社区护理特色与优势,针对留守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开展多种服务方式的社区护理.

    作者:陈正英;楚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充盈性膀胱测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对118例患者使用美国Life-Tech公司的UrolabV型尿流动力学检查仪进行充盈性膀胱测压.结果 57例(48.3%)充盈性膀胱测压出现非真实图像,其中86.0%(49/57)与患者因素有关,14.0%(8/57)与操作者因素有关.提出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程度、护士操作熟练程度等对充盈性膀胱测压有一定影响,做好患者检查前、检查中的心理护理和配合指导,护士操作技术熟练,是高质量完成膀胱测压的关键.

    作者:梁卫洁;梁丽军;黄小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由于缺少皮肤屏障及创面潮湿环境容易造成感染,大量细菌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饶世鸣;郑文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