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患者40例临床观察

陈龙云

关键词:甲亢, 中西医, 清肝汤加味
摘要:目的:探讨清肝汤加味与西医结合在治疗甲亢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甲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进行治疗,Ⅱ组患者在Ⅰ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清肝汤加味.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眼凸和甲状腺肿大情况、FT3和FT4减少情况.结果:Ⅱ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与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FT3和FT4减少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甲亢时,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83.33%),有效5例(13.89%),总有效率为97.22%,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和恶心呕吐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血和尿淀粉沉淀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且能加速患者血、尿淀粉沉淀的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产后尿潴留的观察和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80例发生尿潴留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情况恰当处理治愈率达100%.结论:对产后尿潴留的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有针对性处理,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玉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输液、抗感染、止血、促宫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加服自拟排气汤和穴位针灸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程度.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肠呜音恢复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大大缩短(P<0.01),腹胀患者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结论: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效果非常理想,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顺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药促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中药薏仁与普贝生促足月妊进娠引产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足月妊娠未临产的初产孕妇,随机分为中药组(薏仁组)与西药组(普贝生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中药组采用薏仁150g煮糖后顿服;西药组孕妇经阴道后穹隆置入普贝生1~2次.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及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①普贝生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95±1.22,薏仁组增加2.98±0.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普贝生组促产的有效率为91.1%,其中显效率为82.2%;薏仁组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率为40.0%,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普贝生组顺产率为71.1%,进入产程时间32.5±15.4h,产程7.5±2.4h;薏仁组顺产率53.3%,进入产程时间38.6±12.5h,产程12.3±5.6h,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仁与普贝生均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但薏仁的安全性明显好于普贝生.

    作者:肖文辉;钟荣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从心脾论治阳痿35例

    本文介绍了用中医中药从心脾论治阳瘘,其疗效显著.

    作者:潘应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番泻叶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9%,对照组是37.1%.两组间疗效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耳穴贴压加摩腹疗法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魏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几点体会

    简述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总结个人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经验.

    作者:汤婷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本文就是将162例患儿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病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韩大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疑似甲流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疑似甲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将600例门诊疑似甲流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模式(Clinical Pathway简称CP);对照组,采用传统就诊模式;每组病例均为300例.比较两组在疗效、疗程长短、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疗程长短、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相对于传统就诊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过程,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冰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胸痹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和临证思维

    目的:探讨老年胸痹的临床疾病和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临证思路.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科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60岁以上的139例合并胸痛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的分布规律和证型特点.结果:老年胸痹为脏腑气血亏虚,痰湿瘀阻,常伴食积食滞和化热,而引发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为肺部疾患、糖尿病神经症、胸壁疾患等.结论:不同疾病的胸痛常有不同的伴随症状,胸痹的诊治应注意辨证与辨病的统一.

    作者:吕均;樊慧;张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6700名已婚妇女病检查分析及中医的防治

    目的:了解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对6700例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常见病所占比率和发展趋势.结果:患病率达64.80%,疾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妇女病的防治.

    作者:李积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患者,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22phox和NOX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罗格列酮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10只),糖尿病组(B组,13只)和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13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TGF和Cu-Zn-SOD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p22phox和NOx4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组)大鼠大鼠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A组)显著升高(P<0.05),心肌Cu-Zn-SOD显著低于A组.罗格列酮治疗后,糖尿病大鼠(C组)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Cu-Zn-SOD显著高于B组.结论:罗格列酮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的过度表达,升高心肌Cu-Zn-SOD的表达水平,降低心重/体重(心脏肥大指数)和心肌CTGF表达,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晓慧;郭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塞通滴丸对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西药常规用药并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血塞通滴丸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明显,能极大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晏学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肛肠疾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70例肛肠病患者,其中老年性便秘患者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14例,肛门失禁患者9例,阴道后壁膨出致便秘患者6例,内痔患者14例,外痔患者16例,直肠脱垂患者5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对上述80例患者,均应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并依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结果:患者在腹痛、腹泻、便血、便秘、坠胀、脱出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改善.结论: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疾病患者,对于改善其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穴位贴敷用于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三阴交、气海两穴进行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P<0.01.结论:穴位贴敷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艳;陆琳;张嵬;卢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麻黄杏苏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纯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麻黄杏苏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15例,占86%,好转7例,占5%,无效12例,占9%,总有效率91%.临床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咳嗽消失的平均时间为(6±1)天.结论:麻黄杏苏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澄;魏炳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拟胃炎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炎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胃炎灵治疗组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枸椽酸钾对照组治疗,每组各80例,疗程4周.结果:胃炎灵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炎灵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痤疮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痤疮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从2008年4月~2010年5月对门诊就诊病人采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痤疮,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程3个月~1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因其在使用上辨证施治、从整体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在痤疮的治疗上有着确切的疗效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往中医治疗痤疮的报道多见以单种疗法,近年来中医综合治疗方法逐渐开展并得到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奇志;胡杏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32例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温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组32例,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除不行温针灸外,其他都相同.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