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如;陈树乔
由于儿科工作的特点,护士经常需要弯腰操作,例如寻找血管静脉输液,人工喂奶等都需要长时间弯腰,操作完毕觉得腰酸背痛,长此以往,腰部肌肉处在紧张状态,得不到适当休息和缓解,造成腰肌劳损,腰背疼痛,重者引发椎间盘突出.为加强劳动保护,笔者自编护士腰部锻炼操,坚持锻炼6个月,可以明显缓解腰肌疲劳,减少疼痛.
作者:罗晓春;张秀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尤其是对乙状结肠、直肠部位的病变临床上治疗多采用药物保留灌肠,传统使用60ml注射器(下称注射器)进行灌肠.近年来由于不断推出新的灌肠药物,而许多粉剂药物(锡类散、甲硝唑等)有细小的颗粒不易溶解,所以在使用注射器时极易发生堵塞现象,经常损坏注射器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又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此,我们于2004年7~12月对需要保留灌肠的104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尿袋进行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荣;于洪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佳体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将66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2组.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入胃管,对照1组、2组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置入胃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置管所需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1组、2组置入胃管所需时间短,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均P<0.01).结论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选择俯卧位优于仰卧位和侧卧位;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小峰;蒋平;曹桂林;向清平;陈腊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首发症状、血糖值的范围及集中的时间段.方法记录每例患者低血糖反应时的症状、血糖值、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结果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心慌、出汗;午餐前后是发生低血糖反应为集中的时间;70.59%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的血糖值为2.10~3.90 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主诉心慌、出汗时,提示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条件允许时立刻监测血糖;对于血糖值>2.10 mmol/L者仅需进食含糖食品即可缓解症状;午餐前后勤巡视病房;注重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以保证一旦发生低血糖时能及时应对.
作者:童奥;杨彩哲;刘德辉;史国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寻找开放管理模式下住院精神患者擅自离院的原因,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25例患者擅自离院的相关因素,结果擅自离院途径是正常出入通道(医院大门),非正常通道(爬墙,攀树等).结论进一步规范出入通道及环境的安全管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重视全院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才能减少院内开放管理患者的擅自离院现象.
作者:周逸如;陈树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加药方法不当或某些药物需分次加入而反复穿刺输液瓶塞,使针眼变粗.当输液管插入瓶塞进行输液时瓶中液体常顺管外流,浪费药物.
作者:宋培仙;袁丽芳;吴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12月血液科住院的53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1例,发生率18.88%,感染部位构成比前5位排序是:上呼吸道41.58%、口腔21.78%、胃肠道10.89%、泌尿道9.90%、下呼吸道8.91%,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白细胞数减少、恶性淋巴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结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牛桂林;蒋国敏;李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药物蒸气熏蒸、吸入可以作为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如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骨质增生、红肿扭伤及糖尿病足等,方法简便,疗效肯定.但对需要家庭治疗者而言蒸气源的来源不甚方便.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蒸气电熨斗的工作原理,将其用作熏蒸器来提供蒸气源而用于患者熏蒸,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精神科护士的职业性创伤,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自编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影响的相关调查问卷,对67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个人生活及工作状态的影响,以及支持的主要来源.结果83.6%(56/67)的护士称从业以来至少经历过1次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平均经历(2.3±2.0)次;分别有76.8%和85.7%的护士认为该事件对其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状态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81.1%、78.5%护士期望得到来自心理专家、护理管理人员的支持.结论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的不良影响是明显的,有必要针对一线护士建立系统的心理干预机制,以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者:周丽萍;周慧英;陶筱琴;赵月秋;屠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由输液流程重组前15~20min缩短至5~10 min,患者满意度由过去的87%提高到96%.结论构建自然、流畅的静脉输液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刘罗薇;章志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从而采取护理对策.方法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方面对SLE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并与健康人群对比.结果SLE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感、一般健康状况均显著差于对照人群(均P<0.05);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也较差(均P<0.05);而精神健康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精力、情感职能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AI)呈正相关.结论帮助SLE患者树立自信,加强器官功能保护,合理用药,注意应用护理技能缓解病痛,鼓励病情稳定者劳逸结合、适当参加社会活动等,可望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庆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机动车驾驶员血压高值人群的影响.方法对50名正常高值血压和轻度高血压的社区机动车驾驶员实施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指导、有氧运动等非药物护理干预16个月,并进行干预前后血压值、生活习惯及代谢指标等项目的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量、体重指数、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大耗氧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机动车驾驶员群体的高血压状况.
作者:何路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芦荟胶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0例血管瘤表面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应用SP利康治疗仪照射后外涂芦荟胶,对照组用8%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敷后外涂红霉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胶外敷联合SP利康治疗仪照射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其溃疡面的处理,特殊部位的包扎护理是保证芦荟胶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伟玲;黄美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患肢制动的佳时间.方法将12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缩短卧床时间组(观察组)和常规卧床时间组(对照组),分别按卧床12 h和卧床24 h两种不同时间、不同制动方式进行术后指导.结果观察组术后腰背疼痛、局部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宜采用沙袋压迫局部4~6 h,6 h后患肢可以左右旋转,小腿自由曲伸或取健侧卧位,12 h后即可下床自由活动.
作者:杨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血压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高血压及大动脉狭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仅1例鞘管渗血,经处理未再出血;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自知力教育联合利培酮治疗组(观察组,56例)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54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效以上出院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2次PAN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ITAQ评分入院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观察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入院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知力教育,可提高其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并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许玲;陈健蕾;许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某医院754名护理人员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HBsAg阳性率(5.04%)和HBV病毒标志(HBV-M)阳性率(38.59%)均低于其它文献报告.结论随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防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HBV高感染状况有所改善.
作者:姚飞;李守国;韩明;胡朝阳;吴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开放式病房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病房管理组(研究组)和封闭式病房管理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相应的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6周末,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情舒畅,增加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对正确认识、评价自身,恢复社会功能,预防疾病复发,全面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吕静芹;张穗英;王艳;杨国珍;陈红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其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5名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压力程度以及压力与压力源、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压力得分的负向作用因素有护理人员的佣工性质、相信事情会变好、贪吃食物、设立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正向作用因素有压力源指标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工作无成就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工作量太大;压力应对指标中担心、哭泣、干体力活、紧张有些神经质、独处、将问题化解、接受现实、回避、认为事情无望而听之任之.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赵体玉;李秀云;张亮;尹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煎剂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治疗与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大黄、牡蛎、蒲公英浓缩煎剂保留灌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神瘦乏力、大便秘结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起到缓解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且经济实用.
作者:何爱萍;赵清菊;何海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