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如;陈树乔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观察组)及10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儿童智力不受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对照组儿童.观察组儿童交往不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违纪及多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孩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在药物治疗同时,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及护理.预防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及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美玲;何任;魏贵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自知力教育联合利培酮治疗组(观察组,56例)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54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效以上出院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2次PAN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ITAQ评分入院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观察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入院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知力教育,可提高其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并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许玲;陈健蕾;许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其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5名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压力程度以及压力与压力源、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压力得分的负向作用因素有护理人员的佣工性质、相信事情会变好、贪吃食物、设立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正向作用因素有压力源指标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工作无成就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工作量太大;压力应对指标中担心、哭泣、干体力活、紧张有些神经质、独处、将问题化解、接受现实、回避、认为事情无望而听之任之.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赵体玉;李秀云;张亮;尹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药物蒸气熏蒸、吸入可以作为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如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骨质增生、红肿扭伤及糖尿病足等,方法简便,疗效肯定.但对需要家庭治疗者而言蒸气源的来源不甚方便.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蒸气电熨斗的工作原理,将其用作熏蒸器来提供蒸气源而用于患者熏蒸,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12月血液科住院的53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1例,发生率18.88%,感染部位构成比前5位排序是:上呼吸道41.58%、口腔21.78%、胃肠道10.89%、泌尿道9.90%、下呼吸道8.91%,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白细胞数减少、恶性淋巴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结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牛桂林;蒋国敏;李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巩固化疗后完全缓解,对其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给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严格回输操作规程,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支持,预防出血及感染.结果患者全血细胞重建持续稳定,免疫标志细胞CD3由32.50%升到90.17%骨髓细胞完全正常.每2周随访1次,连续8周患者未复发,已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范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由输液流程重组前15~20min缩短至5~10 min,患者满意度由过去的87%提高到96%.结论构建自然、流畅的静脉输液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刘罗薇;章志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我国护士的人文关怀现状进行综述.认为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开展法律讲座,重视护士需求,参加职业保险,降低职业风险是给予护士人文关怀的主要方面.
作者:朱雅芝;姜冬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构成,给陪护管理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00名某大型综合医院陪护中心的专职陪护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构成、压力因素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依次为伦理因素、身体因素、患者病情、缺乏社会支持、经济因素、自我感受、限制社会活动、缺乏医务人员支持及知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其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陪护年限的影响(P>0.05).不同性别的陪护人员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兼职工作、不同年龄段的陪护人员在缺乏社会支持方面的压力存在差异(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收入的陪护人员在缺乏医务人员支持方面的压力亦显示差异(均P<0.01).结论尊重陪护人员,给其理解和支持,完善陪护人员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其素质,能使陪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李秀云;林成娟;曾铁英;汪晖;袁芳;黄素芳;徐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首发症状、血糖值的范围及集中的时间段.方法记录每例患者低血糖反应时的症状、血糖值、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结果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心慌、出汗;午餐前后是发生低血糖反应为集中的时间;70.59%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的血糖值为2.10~3.90 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主诉心慌、出汗时,提示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条件允许时立刻监测血糖;对于血糖值>2.10 mmol/L者仅需进食含糖食品即可缓解症状;午餐前后勤巡视病房;注重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以保证一旦发生低血糖时能及时应对.
作者:童奥;杨彩哲;刘德辉;史国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双腔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时有衔接不紧,容易发生脱离,不但造成尿液污染被褥或浸湿手术台,而且有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为了克服此缺点,我们采用翻折尿管接口再连接引流袋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将双腔导尿管的连接口处.由内向外翻折0.2 cm,消毒后再与引流袋相连,后将翻折部分伸展、放平,这样尿管和引流袋便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脱离.此方法在我院广泛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华;陆海霞;杨庆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血压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高血压及大动脉狭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仅1例鞘管渗血,经处理未再出血;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由于儿科工作的特点,护士经常需要弯腰操作,例如寻找血管静脉输液,人工喂奶等都需要长时间弯腰,操作完毕觉得腰酸背痛,长此以往,腰部肌肉处在紧张状态,得不到适当休息和缓解,造成腰肌劳损,腰背疼痛,重者引发椎间盘突出.为加强劳动保护,笔者自编护士腰部锻炼操,坚持锻炼6个月,可以明显缓解腰肌疲劳,减少疼痛.
作者:罗晓春;张秀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21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护理干预组(63例).对照组每晚给予果导片1片口服.有便意时予开塞露1支(20 ml)辅助排便;干预组实施辨证施护.包括腹部按摩、饮食调理、针刺穴位、情志调护等.结果干预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3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可治疗和预防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
作者:卢丽琼;潘美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1例确诊绿色瘤患者行2个疗程的化疗,提出护理时注意全身病情变化,加强眼睛保护,预防化疗后并发症对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作者:杨雪梅;冯慧萍;冉敏;张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芦荟胶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0例血管瘤表面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应用SP利康治疗仪照射后外涂芦荟胶,对照组用8%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敷后外涂红霉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胶外敷联合SP利康治疗仪照射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其溃疡面的处理,特殊部位的包扎护理是保证芦荟胶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伟玲;黄美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1例巨大阿米巴肝脓肿老年患者先后2次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引流术.结果患者治愈.提出术后每日通过引流管行抗生素冲洗,密切观察体温、腹部症状变化,配合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是治愈患者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静脉留置针所用封管液,其浓度、剂量的选择及封管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应在确保患者安全、舒适的前提下,视其年龄、基础疾病及生理条件选用合适的封管液及封管方法.
作者:王艳;潘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佳体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将66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2组.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入胃管,对照1组、2组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置入胃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置管所需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1组、2组置入胃管所需时间短,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均P<0.01).结论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选择俯卧位优于仰卧位和侧卧位;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小峰;蒋平;曹桂林;向清平;陈腊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开放式病房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病房管理组(研究组)和封闭式病房管理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相应的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6周末,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情舒畅,增加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对正确认识、评价自身,恢复社会功能,预防疾病复发,全面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吕静芹;张穗英;王艳;杨国珍;陈红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