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不同卧床时间与制动方法效果比较

杨永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卧床时间, 制动方法,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患肢制动的佳时间.方法将12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缩短卧床时间组(观察组)和常规卧床时间组(对照组),分别按卧床12 h和卧床24 h两种不同时间、不同制动方式进行术后指导.结果观察组术后腰背疼痛、局部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宜采用沙袋压迫局部4~6 h,6 h后患肢可以左右旋转,小腿自由曲伸或取健侧卧位,12 h后即可下床自由活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肾囊肿硬化治疗致乙醇中毒1例

    对1例在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治疗后2 h出现乙醇中毒症状的患者给予补液、能量合荆及纳洛酮治疗,同时腹部予以沙袋增加腹压.经抢救患者所有中毒症状均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提出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判断囊液量,准确计算无水乙醇注入量是预防患者乙醇中毒的关键.

    作者: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例眼眶绿色瘤患者的护理

    对1例确诊绿色瘤患者行2个疗程的化疗,提出护理时注意全身病情变化,加强眼睛保护,预防化疗后并发症对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作者:杨雪梅;冯慧萍;冉敏;张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预防静脉注射多巴胺对局部组织损害新法

    静脉注射多巴胺是治疗休克及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常出现皮肤苍白,肿胀、疼痛、发红、发绀甚至局部组织坏死.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我们使用硝酸甘油溶液外敷250例,预防静脉注射多巴胺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兰;任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例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巩固化疗后完全缓解,对其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给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严格回输操作规程,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支持,预防出血及感染.结果患者全血细胞重建持续稳定,免疫标志细胞CD3由32.50%升到90.17%骨髓细胞完全正常.每2周随访1次,连续8周患者未复发,已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范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黄连素致严重尿痛1例

    1病例简介患儿,女,4岁,因急性腹泻于2004年12月3日来诊.查体:T 36.9℃,腹软,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提示急性细菌性腹泻,给予黄连素1片口服,3次/d.服药1 d后患儿排尿时大哭,询问原因,患儿自述尿痛,观察患儿排尿呈间断性、尿滴沥,排尿即痛,尿色黄浊.次日,患儿家长带其就诊,查尿常规正常,考虑尿痛现象与用药有关,即停药,改为对症输液治疗,当日晚患儿尿痛现象缓解.

    作者:孙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特殊体位股静脉置管技术实践

    总结特殊体位患者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认为在侧卧位或半卧位状态下重视体位摆放,正确定位股静脉,掌握穿刺技巧,加强皮肤护理等,能保证置管成功.

    作者:高琳;陈圆芬;蔡玲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探讨

    目的评价电子结肠镜检查前几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9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便塞停片组102例(A组)、口服离子泻剂组98例(B组)和口服甘露醇组99例(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等.结果A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口服便塞停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患者无痛苦,依从性好.

    作者:张玉勤;王秀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局部氧疗配合珍珠粉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70例红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倒.经常规处理后,观察组局部吹纯氧辅以外涂珍珠粉治疗;对照组暴露局部,外涂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愈合,其疗效快、效果好.

    作者:徐月玲;熊小云;郭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出血急性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躁动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62例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躁动与出血量、脑室梗阻铸型、水肿波及颞叶、意识障碍伴失语、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等有关.躁动可导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血肿扩大.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需及早查清原因,处理诱因及病因,加强监护.

    作者:刘宏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皮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血压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高血压及大动脉狭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仅1例鞘管渗血,经处理未再出血;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人胃管的体位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佳体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将66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2组.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入胃管,对照1组、2组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置入胃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置管所需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1组、2组置入胃管所需时间短,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均P<0.01).结论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选择俯卧位优于仰卧位和侧卧位;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小峰;蒋平;曹桂林;向清平;陈腊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成功率.方法将108例因尿道狭窄致尿潴留患者按时间段分成常规组和改良组.以普通球囊导尿管导尿56例为常规组;以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留置导尿52倒为改良组.结果置管一次成功率,改良组为96.2%;常规组为6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球囊导尿管用于尿道狭窄致尿潴留患者,其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普通球囊导尿管.

    作者:林华瑶;谢春发;林石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首发症状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首发症状、血糖值的范围及集中的时间段.方法记录每例患者低血糖反应时的症状、血糖值、发生时间及处理措施.结果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心慌、出汗;午餐前后是发生低血糖反应为集中的时间;70.59%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的血糖值为2.10~3.90 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主诉心慌、出汗时,提示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条件允许时立刻监测血糖;对于血糖值>2.10 mmol/L者仅需进食含糖食品即可缓解症状;午餐前后勤巡视病房;注重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以保证一旦发生低血糖时能及时应对.

    作者:童奥;杨彩哲;刘德辉;史国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刍议我国对护士的人文关怀现状

    对我国护士的人文关怀现状进行综述.认为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开展法律讲座,重视护士需求,参加职业保险,降低职业风险是给予护士人文关怀的主要方面.

    作者:朱雅芝;姜冬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的巧连接

    双腔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时有衔接不紧,容易发生脱离,不但造成尿液污染被褥或浸湿手术台,而且有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为了克服此缺点,我们采用翻折尿管接口再连接引流袋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将双腔导尿管的连接口处.由内向外翻折0.2 cm,消毒后再与引流袋相连,后将翻折部分伸展、放平,这样尿管和引流袋便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脱离.此方法在我院广泛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华;陆海霞;杨庆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例巨大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对1例巨大阿米巴肝脓肿老年患者先后2次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引流术.结果患者治愈.提出术后每日通过引流管行抗生素冲洗,密切观察体温、腹部症状变化,配合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是治愈患者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再介绍一种简易吸乳器

    笔者阅读了贵刊2005年第20卷第1期杂志后,对题为<介绍一种简易吸乳器>的文章(第48页的护理点滴),感触颇深:小制作真能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为患者解除痛苦和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于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辨证施护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21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护理干预组(63例).对照组每晚给予果导片1片口服.有便意时予开塞露1支(20 ml)辅助排便;干预组实施辨证施护.包括腹部按摩、饮食调理、针刺穴位、情志调护等.结果干预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3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可治疗和预防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

    作者:卢丽琼;潘美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智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问题的研究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观察组)及10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儿童智力不受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对照组儿童.观察组儿童交往不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违纪及多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孩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在药物治疗同时,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及护理.预防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及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美玲;何任;魏贵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理人员乙肝病毒标志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某医院754名护理人员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HBsAg阳性率(5.04%)和HBV病毒标志(HBV-M)阳性率(38.59%)均低于其它文献报告.结论随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防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HBV高感染状况有所改善.

    作者:姚飞;李守国;韩明;胡朝阳;吴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