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敏;鱼晓青;钱耀荣;黄彩辉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方法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在气管插管拔除前、后及患者恢复期分别实施口腔冲洗、擦拭加含漱、刷牙加含漱的口腔护理方法.结果1例发生口腔霉菌感染,其余未发生感染及其他口腔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在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考;乔筱玲;张立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炎症介质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CPB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SDD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即饮食准备和清洁灌肠;SDD组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术前SDD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在诱导麻醉、CPB结束、CPB后2 h、24 h共4个时相点循环血D-乳酸、内毒素、TNF-α、补体C3值,临床生化指标和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等临床指标.结果SDD组患者循环血D-乳酸水平在诱导麻醉和CPB后2 h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PB后体内内毒素水平皆显著增高(P<0.05,P<0.01),而SDD组在CPB结束及CPB结束24 h内毒素水平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补体C3水平在CPB结束24 h SD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生化指标及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SDD干预是预防内毒素血症的有效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余江;王仙园;肖颖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喂养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方法将2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采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及对护士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具有直观、易懂、容易掌握等特点,可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陈冬菊;徐雪梅;涂敏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制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对骨科86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1%(14/869);Ⅰ类切口感染率1.26%、Ⅱ类4.69%、Ⅲ类11.11%;其中浅表切口感染12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例,无1例发生器官内感染;14例切口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持续(2.64±1. 50)h,感染多发生于术后6~14 d;患者术前伴随疾病,术前备皮、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869例患者甲级愈合855例(98.39%)、乙级13例(1.50%)、丙级1例(0.12%).结论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加强洗手重要性认识等,是降低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作者:刘爱萍;饶珍保;徐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使急救护理工作能够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为患者提供快、新、佳的护理技术服务.方法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师制,聘用4名责任护师,负责24 h业务技术管理并协助护士长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行12 h对班制,并制定奖惩措施.结果实施责任护师制1年多来,医护抢救配合满意率、院前急救患者处置满意率、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到位率分别提高17%、8%、4%,急救器械返修率下降15%,护理纠纷下降至0.结论责任护师制的实施使急救护理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护士素质全面提高.
作者:夏秋江;王青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安置截石位时两种下肢置放方法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将于截石位下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取先抬高左下肢,1 min后再抬高右下肢,手术后先平放左下肢,1 min后再平放右下肢的体位置放方法;对照组手术前、后采取同时抬高、同时平放双下肢的体位置放方法.结果体位置放后1 min、3 min,对照组血压与置放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体位置放后1 min、3 min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毕体位恢复后1 min、3 min对照组血压与术毕体位恢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体位恢复后1 min、3 min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体位置放前、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先后置放、恢复下肢体位的方法,可预防截石体位改变时发生严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
作者:陈哲颖;陈兆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32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观察组)进行预防肺部感染的质量管理,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18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对照组)进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40,P<0.01).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书敏;鱼晓青;钱耀荣;黄彩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就近年来有关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药物的应用,物理方法的应用,改变输液操作方法、输液器及输液溶剂等.
作者:李谧宁;万敏雀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药浓缩颗粒配方进行鼻腔冲洗对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纱条抽出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冲洗3 d和10 d,观察组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方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术后使用中药浓缩颗粒配方冲洗可以加速鼻腔粘膜上皮化,缩短病程.
作者:蒋红;胡宇红;杨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对67例眼内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巩膜放射敷贴器治疗.提出术前重视患者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术后注意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疼痛的护理和眼部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家属、邻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做好放射源的管理.
作者:李宏彦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并与肠外营养(PN)进行比较.方法将行食管、贲门癌切除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EN组与PN组各43例,分别于术后24 h开始进行EN与PN,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10 d体重与术前1 d体重下降差值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两组在观察期间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EN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较PN组显著缩短,术后体重较PN组有明显改善,且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安全、可行,不仅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李艳;王丽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解决患儿手术前结肠灌洗时的保暖问题.方法采用医用看护垫,根据患儿年龄制作成2种型号的一次性医用纸裤(下称纸裤).将需行术前结肠灌洗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肠灌洗,观察组在灌洗时使用纸裤.观察两组灌洗后上呼吸道感染、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为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穿纸裤后行灌洗可避免腹部暴露时间过长,内裤浸湿、受凉后感冒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术前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先娥;朱丹;王菊花;童汉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总结17例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术中肠灌洗的护理配合.提出术中肠灌洗有效地减少了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的机会,并为一期吻合创造了条件,术中良好的配合是灌洗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钟燕;尹丽;辜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总结对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物品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保持手术野干燥、无菌,以及做好膝关节镜手术的配合是其重点.
作者:吴荷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精确定位并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颅内高压.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随访1~17个月,平均8.7个月,总有效率为93.0%,治疗后无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无创伤,疗效满意,精心护理是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
作者:张静;张建强;崔爱环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减轻全麻后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清醒后尿道不适症状.方法将8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于麻醉后置入尿管.观察组术毕停用麻醉药,麻醉清醒前期、拔除气管导管前、自主呼吸恢复即刻给阿托品0.5 mg加新斯的明1.0 mg经莫菲氏管静脉滴注.对照组术毕清醒前期停用麻醉药待患者自然清醒.均于术后48~72 h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95.0%(38/40)患者对尿管耐受良好;对照组25.0%(10/40)耐受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清醒前期给予阿托品、新斯的明可缓解患者清醒后的尿道不适.
作者:李爱萍;郭兆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锐器储存盒可有效地避免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但因使用量大,增加了医疗成本.我们于2003年5月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消毒液空瓶自制锐器储存盒,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绵;张艳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分析23例在腕关节桡侧头静脉进行穿刺发生顽固性疼痛的原因.认为与桡神经浅支受损及操作者手法有关.提出在腕关节桡侧进行头静脉穿刺,操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下肢骨牵引在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而冬季如何为下肢骨牵引患者保暖一直是困扰护理工作者的难题.2004年11月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保暖棉套及棉带为下肢骨牵引患者实施冬季保暖,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姚立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58名200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81名2002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从<妇产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的分工、理论教学模式、见习课的安排方面进行改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医疗护理知识融合程度、教学方法的应变性、见习课的安排及集中见习效果的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6.3%、85.2%、88.9%、92.6%.结论<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其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徐旭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