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谧宁;万敏雀
目的减轻全麻后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清醒后尿道不适症状.方法将8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于麻醉后置入尿管.观察组术毕停用麻醉药,麻醉清醒前期、拔除气管导管前、自主呼吸恢复即刻给阿托品0.5 mg加新斯的明1.0 mg经莫菲氏管静脉滴注.对照组术毕清醒前期停用麻醉药待患者自然清醒.均于术后48~72 h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95.0%(38/40)患者对尿管耐受良好;对照组25.0%(10/40)耐受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清醒前期给予阿托品、新斯的明可缓解患者清醒后的尿道不适.
作者:李爱萍;郭兆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缩短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瘘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8例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应用气囊导尿管沿瘘口走向置入食管内加换药处理.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瘘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气囊导尿管用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可保证患者经口进食,促进瘘口愈合.
作者:赵敏;李洪娥;王玉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减轻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0例甲状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甲状腺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后6 h开始给予鱼腥草、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2次/d,共3 d.结果观察组术后痰阻感、咳嗽和吞咽痛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舒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后使用鱼腥草等超声雾化吸入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孙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使急救护理工作能够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为患者提供快、新、佳的护理技术服务.方法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师制,聘用4名责任护师,负责24 h业务技术管理并协助护士长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行12 h对班制,并制定奖惩措施.结果实施责任护师制1年多来,医护抢救配合满意率、院前急救患者处置满意率、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到位率分别提高17%、8%、4%,急救器械返修率下降15%,护理纠纷下降至0.结论责任护师制的实施使急救护理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护士素质全面提高.
作者:夏秋江;王青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分析23例在腕关节桡侧头静脉进行穿刺发生顽固性疼痛的原因.认为与桡神经浅支受损及操作者手法有关.提出在腕关节桡侧进行头静脉穿刺,操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制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对骨科86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1%(14/869);Ⅰ类切口感染率1.26%、Ⅱ类4.69%、Ⅲ类11.11%;其中浅表切口感染12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例,无1例发生器官内感染;14例切口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持续(2.64±1. 50)h,感染多发生于术后6~14 d;患者术前伴随疾病,术前备皮、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869例患者甲级愈合855例(98.39%)、乙级13例(1.50%)、丙级1例(0.12%).结论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加强洗手重要性认识等,是降低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作者:刘爱萍;饶珍保;徐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由于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术毕应常规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待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时,可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1].我们发现拔管后部分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CO2潴留,PaO2正常.若不处理,患者体内蓄积的CO2持续升高出现嗜睡、昏迷,需再次行气管插管,增加患者痛苦.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对73例拔管后发生CO2潴留的患者采取自制气球吹气排出体内CO2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田贵贞;张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摘取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例供者实施手辅助腹腔镜下供肾摘取术.结果2例均取左肾,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70和80 min,2例供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65和195 s,失血100~200 ml.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可使供者的手术创伤减轻,住院时间缩短,身体恢复快.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对顺利完成该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慧;陈锡慧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随机抽取生长发育正常的8~11岁学生共120名,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测量其平卧、坐位时的足背动脉与平卧时的肱动脉血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平卧时小儿足背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肱动脉收缩压(P<0.01),而其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坐位时,足背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均P<0.01);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正相关并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小儿足背动脉测压简便易行,可根据回归方程推算肱动脉血压.
作者:张洁;孙海云;刘莹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回顾性分析1 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提出术前应密切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仔细询问病史,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胃肠减压及饮食、抗凝护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作者:王良琼;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0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雾化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蒸馏水雾化吸入.均治疗7 d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痰量减少、呼吸音改善、啰音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妥布霉素抗菌谱广,雾化吸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部感染效果明显,且可避免使用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及耳毒性.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降低和治理噪声,创造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方法寻找重症监护病房的噪声来源并采取相应的降噪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后随机抽取某个月份连续30个工作日进行24 h噪声监测.结果干预前30个工作日噪声均值为(61.5±3.7)dB,干预后为(44.6±6.4)dB,干预后噪声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后各时间点噪声强度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噪声监测及降噪干预十分必要,且效果显著.
作者:郭晓霞;杨巧绘;孔令娜;郑爽;谢晖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总结对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物品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保持手术野干燥、无菌,以及做好膝关节镜手术的配合是其重点.
作者:吴荷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轻摩口腔软腭治疗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手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棉签轻摩软腭止呃,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利他灵或地西泮.结果观察组呃逆治愈率86.67%,对照组仅为2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棉签轻摩口腔上腭,通过缓和、轻微的持续刺激兴奋迷走神经,使呃逆停止.
作者:高琳;刘静;罗慧勤;李咏庭;张士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对67例眼内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巩膜放射敷贴器治疗.提出术前重视患者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术后注意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疼痛的护理和眼部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家属、邻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做好放射源的管理.
作者:李宏彦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解决患儿手术前结肠灌洗时的保暖问题.方法采用医用看护垫,根据患儿年龄制作成2种型号的一次性医用纸裤(下称纸裤).将需行术前结肠灌洗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肠灌洗,观察组在灌洗时使用纸裤.观察两组灌洗后上呼吸道感染、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为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穿纸裤后行灌洗可避免腹部暴露时间过长,内裤浸湿、受凉后感冒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术前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先娥;朱丹;王菊花;童汉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索早期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术后4~6 h施行乳房按摩3 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平坦、凹陷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加、乳头状况显著改善(P<0.01,P<0.05).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纠正乳头状况,保证母乳喂养.
作者:赵春丽;王洪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炎症介质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CPB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SDD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即饮食准备和清洁灌肠;SDD组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术前SDD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在诱导麻醉、CPB结束、CPB后2 h、24 h共4个时相点循环血D-乳酸、内毒素、TNF-α、补体C3值,临床生化指标和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等临床指标.结果SDD组患者循环血D-乳酸水平在诱导麻醉和CPB后2 h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PB后体内内毒素水平皆显著增高(P<0.05,P<0.01),而SDD组在CPB结束及CPB结束24 h内毒素水平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补体C3水平在CPB结束24 h SD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生化指标及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SDD干预是预防内毒素血症的有效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余江;王仙园;肖颖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哺乳产妇的手及乳房卫生状况,预防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爱婴病房64例哺乳产妇手及乳房进行常态哺乳前卫生学监测采样及清洁后再次采样.结果清洁前产妇手及乳房卫生合格率分别为15.6%、23.4%,清洁后合格率分别为71.9%、84.4%,清洁后显著高于清洁前(均P<0.01).结论大部分产妇在产后卫生习惯欠佳,应加强哺乳期妇女卫生宣教,提高其在哺乳前对手及乳房进行清洁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作者:张光艳;陈子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喂养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方法将2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采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及对护士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具有直观、易懂、容易掌握等特点,可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陈冬菊;徐雪梅;涂敏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