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5年24期文献
  • 责任护师制在急诊科的实施

    目的使急救护理工作能够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为患者提供快、新、佳的护理技术服务.方法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师制,聘用4名责任护师,负责24 h业务技术管理并协助护士长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行12 h对班制,并制定奖惩措施.结果实施责任护师制1年多来,医护抢救配合满意率、院前急救患者处置满意率、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到位率分别提高17%、8%、4%,急救器械返修率下降15%,护理纠纷下降至0.结论责任护师制的实施使急救护理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护士素质全面提高.

    作者:夏秋江;王青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PDCA循环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32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观察组)进行预防肺部感染的质量管理,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18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对照组)进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40,P<0.01).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书敏;鱼晓青;钱耀荣;黄彩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重症监护病房噪声监测与干预

    目的降低和治理噪声,创造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方法寻找重症监护病房的噪声来源并采取相应的降噪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后随机抽取某个月份连续30个工作日进行24 h噪声监测.结果干预前30个工作日噪声均值为(61.5±3.7)dB,干预后为(44.6±6.4)dB,干预后噪声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后各时间点噪声强度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噪声监测及降噪干预十分必要,且效果显著.

    作者:郭晓霞;杨巧绘;孔令娜;郑爽;谢晖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的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从多角度护理患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各级护士按不同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级培训,如基础知识、专科疾病护理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管理能力等,同时开展以问题为本的查房,进行危重病例、范例的反思、分析和总结等.结果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相互评价的满意度分别由81%、85%、85%分别上升至95%、98%、96%.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充实全院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各级护士的临床推理、判断和观察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友芳;姚琴;刘中俊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制棉套及棉带在下肢骨牵引术中的应用

    下肢骨牵引在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而冬季如何为下肢骨牵引患者保暖一直是困扰护理工作者的难题.2004年11月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保暖棉套及棉带为下肢骨牵引患者实施冬季保暖,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姚立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制鼻腔填塞物

    鼻腔、鼻窦手术后常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虽疗效可靠,但患者感觉痛苦,难以接受.我院于2002年4月开始采用自制鼻腔填塞物进行填塞,经临床应用236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何勇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制气球用于解除心脏手术拔管后CO2潴留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由于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术毕应常规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待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时,可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1].我们发现拔管后部分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CO2潴留,PaO2正常.若不处理,患者体内蓄积的CO2持续升高出现嗜睡、昏迷,需再次行气管插管,增加患者痛苦.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对73例拔管后发生CO2潴留的患者采取自制气球吹气排出体内CO2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田贵贞;张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制锐器储存盒

    锐器储存盒可有效地避免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但因使用量大,增加了医疗成本.我们于2003年5月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消毒液空瓶自制锐器储存盒,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绵;张艳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58名200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81名2002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从<妇产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的分工、理论教学模式、见习课的安排方面进行改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医疗护理知识融合程度、教学方法的应变性、见习课的安排及集中见习效果的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6.3%、85.2%、88.9%、92.6%.结论<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其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徐旭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就近年来有关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药物的应用,物理方法的应用,改变输液操作方法、输液器及输液溶剂等.

    作者:李谧宁;万敏雀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精确定位并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颅内高压.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随访1~17个月,平均8.7个月,总有效率为93.0%,治疗后无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无创伤,疗效满意,精心护理是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

    作者:张静;张建强;崔爱环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回顾性分析1 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提出术前应密切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仔细询问病史,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胃肠减压及饮食、抗凝护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作者:王良琼;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延误就诊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延误就诊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52例住院患者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延误就诊48例(92.3%).就诊时间与文化程度、平时保健知识获得情况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延误就诊原因依次为本病知识缺乏(95.8%)、交通不便(33.3%)、经济拮据(29.2%)、基层医生误诊(22.9%)、家属不重视(18.8%)等.结论建议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家庭护理及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使社区人群了解本病知识,提高保健意识,发现不适及时就诊.

    作者:李会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气囊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目的缩短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瘘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8例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应用气囊导尿管沿瘘口走向置入食管内加换药处理.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瘘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气囊导尿管用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可保证患者经口进食,促进瘘口愈合.

    作者:赵敏;李洪娥;王玉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配合

    总结对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物品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保持手术野干燥、无菌,以及做好膝关节镜手术的配合是其重点.

    作者:吴荷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术中肠灌洗的手术配合

    总结17例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术中肠灌洗的护理配合.提出术中肠灌洗有效地减少了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的机会,并为一期吻合创造了条件,术中良好的配合是灌洗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钟燕;尹丽;辜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摘取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摘取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例供者实施手辅助腹腔镜下供肾摘取术.结果2例均取左肾,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70和80 min,2例供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65和195 s,失血100~200 ml.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可使供者的手术创伤减轻,住院时间缩短,身体恢复快.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对顺利完成该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慧;陈锡慧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直肠癌根治术中下肢不同体位置放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安置截石位时两种下肢置放方法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将于截石位下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取先抬高左下肢,1 min后再抬高右下肢,手术后先平放左下肢,1 min后再平放右下肢的体位置放方法;对照组手术前、后采取同时抬高、同时平放双下肢的体位置放方法.结果体位置放后1 min、3 min,对照组血压与置放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体位置放后1 min、3 min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毕体位恢复后1 min、3 min对照组血压与术毕体位恢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体位恢复后1 min、3 min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体位置放前、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先后置放、恢复下肢体位的方法,可预防截石体位改变时发生严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

    作者:陈哲颖;陈兆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药浓缩颗粒用于鼻腔冲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浓缩颗粒配方进行鼻腔冲洗对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纱条抽出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冲洗3 d和10 d,观察组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方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术后使用中药浓缩颗粒配方冲洗可以加速鼻腔粘膜上皮化,缩短病程.

    作者:蒋红;胡宇红;杨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鱼腥草雾化吸入预防甲状腺术后呼吸道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减轻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0例甲状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甲状腺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后6 h开始给予鱼腥草、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2次/d,共3 d.结果观察组术后痰阻感、咳嗽和吞咽痛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舒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后使用鱼腥草等超声雾化吸入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孙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母乳喂养宣教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喂养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方法将2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采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率及对护士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具有直观、易懂、容易掌握等特点,可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陈冬菊;徐雪梅;涂敏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对体外循环患者内毒素血症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炎症介质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CPB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SDD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即饮食准备和清洁灌肠;SDD组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术前SDD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在诱导麻醉、CPB结束、CPB后2 h、24 h共4个时相点循环血D-乳酸、内毒素、TNF-α、补体C3值,临床生化指标和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等临床指标.结果SDD组患者循环血D-乳酸水平在诱导麻醉和CPB后2 h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PB后体内内毒素水平皆显著增高(P<0.05,P<0.01),而SDD组在CPB结束及CPB结束24 h内毒素水平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补体C3水平在CPB结束24 h SD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生化指标及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SDD干预是预防内毒素血症的有效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余江;王仙园;肖颖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经输液泵输入缩宫素引产初始滴速设置的研究

    目的合理设置经输液泵输入缩宫素引产的初始滴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输入缩宫素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8例)与C组(28例),使用输液泵输入0.5%缩宫素液,三组分别以1、2、3 gtt/min为初始滴速,此后根据宫缩每15分钟调整1次滴速,观察出现规律宫缩时所用的时间和滴速.结果静脉输注缩宫素后15 min内A、B组无1例出现规律宫缩,C组有2例出现规律宫缩.22.5%孕妇在滴速续加至3~7 gtt/min时出现规律宫缩.三组出现规律宫缩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C组所用时间显著短于A、B组(P<0.01,P<0.05),B组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从安全和时效的角度考虑,使用输液泵输注0.5%缩宫素初始滴速以3gtt/min(12 ml/h)为宜.

    作者:孙婷婷;王金香;郑修霞;朱秀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阿托品联合新斯的明缓解留置尿管致术后尿道不适效果观察

    目的减轻全麻后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清醒后尿道不适症状.方法将8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于麻醉后置入尿管.观察组术毕停用麻醉药,麻醉清醒前期、拔除气管导管前、自主呼吸恢复即刻给阿托品0.5 mg加新斯的明1.0 mg经莫菲氏管静脉滴注.对照组术毕清醒前期停用麻醉药待患者自然清醒.均于术后48~72 h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95.0%(38/40)患者对尿管耐受良好;对照组25.0%(10/40)耐受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清醒前期给予阿托品、新斯的明可缓解患者清醒后的尿道不适.

    作者:李爱萍;郭兆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妥布霉素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0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雾化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蒸馏水雾化吸入.均治疗7 d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痰量减少、呼吸音改善、啰音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妥布霉素抗菌谱广,雾化吸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部感染效果明显,且可避免使用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及耳毒性.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会阴切口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会阴切口的愈合及盆底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7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一对一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后第3天会阴切口肿胀及产后第5天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产后第42天盆底肌张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

    作者:廖碧珍;周勤;徐晓阳;姚珍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

    目的探索早期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术后4~6 h施行乳房按摩3 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平坦、凹陷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加、乳头状况显著改善(P<0.01,P<0.05).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纠正乳头状况,保证母乳喂养.

    作者:赵春丽;王洪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脐带绕颈胎儿的脐血血气分析

    目的分析脐带绕颈对脐血血气的影响,探讨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6例足月、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有脐带绕颈104例,无脐带绕颈102例),胎儿娩出后即行脐动脉穿刺进行脐血血气分析.结果有与无脐带绕颈组各脐血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在脐带绕颈组中有羊水污染者(39例)与无羊水污染者(65例)间pH、PCO2、HCO3、B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PO2、Sa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一定造成胎儿的酸中毒,可经阴道分娩,但在合并有羊水污染时宜尽早结束分娩.

    作者:叶晓东;李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一次性小儿医用纸裤的制作及其在结肠灌洗中的应用

    目的解决患儿手术前结肠灌洗时的保暖问题.方法采用医用看护垫,根据患儿年龄制作成2种型号的一次性医用纸裤(下称纸裤).将需行术前结肠灌洗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肠灌洗,观察组在灌洗时使用纸裤.观察两组灌洗后上呼吸道感染、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为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穿纸裤后行灌洗可避免腹部暴露时间过长,内裤浸湿、受凉后感冒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术前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先娥;朱丹;王菊花;童汉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肝移植术后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方法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在气管插管拔除前、后及患者恢复期分别实施口腔冲洗、擦拭加含漱、刷牙加含漱的口腔护理方法.结果1例发生口腔霉菌感染,其余未发生感染及其他口腔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在不同阶段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考;乔筱玲;张立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大黄制剂用于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

    目的寻求适宜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75例需清洁灌肠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分别采用肥皂水灌肠、口服甘露醇和口服大黄制剂清洁肠道.结果C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A、B组(X2=18.01、9.44,均P<0.01).结论大黄制剂清洁肠道具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是术前肠道准备的适宜方法.

    作者:吴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小儿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随机抽取生长发育正常的8~11岁学生共120名,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测量其平卧、坐位时的足背动脉与平卧时的肱动脉血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平卧时小儿足背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肱动脉收缩压(P<0.01),而其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坐位时,足背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均P<0.01);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正相关并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小儿足背动脉测压简便易行,可根据回归方程推算肱动脉血压.

    作者:张洁;孙海云;刘莹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同血压范围内间接法与直接法所测血压值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间接法与直接法测量动脉血压在不同血压范围内的差异及原因.方法对37例患者用直接法测量一侧桡动脉血压,用间接法测量对侧肱动脉血压.每例患者共测量30次,每次间隔30 min.比较所得血压值的差异,并以间接法所测血压为标准分为正常、高、低血压组.结果在不同血压范围内,采用间接法测得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直接法(均P<0.05).37例患者1110例次总体血压,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中间接法测得的舒张压高于直接法(均P<0.05);平均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在低血压组中间接法测得的舒张压和平均压均低于直接法(均P<0.05).结论间接法在正常及高血压范围内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可作为判断组织灌注的指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同时间接法有低估收缩压而高估舒张压的趋势,临床应予充分考虑.

    作者:詹艳春;吴瑛;吴晓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轻摩软腭法治疗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轻摩口腔软腭治疗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手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棉签轻摩软腭止呃,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利他灵或地西泮.结果观察组呃逆治愈率86.67%,对照组仅为2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棉签轻摩口腔上腭,通过缓和、轻微的持续刺激兴奋迷走神经,使呃逆停止.

    作者:高琳;刘静;罗慧勤;李咏庭;张士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头静脉穿刺致顽固性疼痛23例分析

    分析23例在腕关节桡侧头静脉进行穿刺发生顽固性疼痛的原因.认为与桡神经浅支受损及操作者手法有关.提出在腕关节桡侧进行头静脉穿刺,操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哺乳产妇手及乳房卫生学监测

    目的了解哺乳产妇的手及乳房卫生状况,预防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爱婴病房64例哺乳产妇手及乳房进行常态哺乳前卫生学监测采样及清洁后再次采样.结果清洁前产妇手及乳房卫生合格率分别为15.6%、23.4%,清洁后合格率分别为71.9%、84.4%,清洁后显著高于清洁前(均P<0.01).结论大部分产妇在产后卫生习惯欠佳,应加强哺乳期妇女卫生宣教,提高其在哺乳前对手及乳房进行清洁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作者:张光艳;陈子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制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对骨科86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1%(14/869);Ⅰ类切口感染率1.26%、Ⅱ类4.69%、Ⅲ类11.11%;其中浅表切口感染12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例,无1例发生器官内感染;14例切口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持续(2.64±1. 50)h,感染多发生于术后6~14 d;患者术前伴随疾病,术前备皮、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869例患者甲级愈合855例(98.39%)、乙级13例(1.50%)、丙级1例(0.12%).结论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加强洗手重要性认识等,是降低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作者:刘爱萍;饶珍保;徐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巩膜放射敷贴器治疗眼内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对67例眼内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巩膜放射敷贴器治疗.提出术前重视患者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术后注意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疼痛的护理和眼部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家属、邻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做好放射源的管理.

    作者:李宏彦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并与肠外营养(PN)进行比较.方法将行食管、贲门癌切除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EN组与PN组各43例,分别于术后24 h开始进行EN与PN,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10 d体重与术前1 d体重下降差值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两组在观察期间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EN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较PN组显著缩短,术后体重较PN组有明显改善,且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安全、可行,不仅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李艳;王丽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金钯烤瓷修复牙体的护理配合

    总结对147例(324颗牙)患者进行金钯烤瓷修复牙体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充分的用药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牙体预备、取模、制作临时冠、比色、试戴与粘固各阶段的护理配合.

    作者:金英淑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