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玲;蔡敏;罗玫;周静;邹映珍;潘柳文
对15例中晚期肝癌病人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平均灌注6.2个疗程.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以防治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5例中B超或MRI检查示占位病变缩小>50%8例.1年生存率66.7%(10/15).提出正确的导管护理是插管化疗成败的关键;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是护理要点.
作者:梁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权益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病房管理中,延用多年的床头卡却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病人的隐私权,增加了病人的麻烦和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纠纷.鉴此,笔者对床头卡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介绍如下.
作者:陈梅;孙桂梅;安珍玉;王静;李海珠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为探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将47例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语言训练,观察组除针对性语言训练外,配合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语言训练,可提高病人康复效果.
作者:杨湘华;王晓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方法:观察、确定输液器输液正常后,根据拟加入药物的剂量判断莫菲氏管内液面是否合适.
作者:张蕊;王春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将125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交待医嘱的内容及遵医的重要性,观察组同时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价并修改护理计划.于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完全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完全遵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应用护理程序对门诊肝炎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遵医率.
作者:杨运娟;黄彤;陈文娜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患儿静脉输液时常选取头皮静脉穿刺,需使其平卧于操作台上,但因哭吵及疾病等因素,穿刺台经常被患儿的尿、粪、呕吐物等污染.
作者:李秀芳;汪在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指导对早产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出院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儿母亲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对患儿母亲实施家庭护理指导.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早产儿6个月内患病及再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6个月内患病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家庭护理指导可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朱平则;张泓;吴玉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采用家庭支持功能问卷对91例门诊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支持功能总体较好,病人的年龄、病程及经济收入对家庭支持有影响.建议对年龄≥65岁、病程1~4年或≥10年、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糖尿病病人,重点帮助其家属认识家庭支持功能的重要性,动员家庭内外资源,更好地发挥病人的家庭支持功能.
作者:相锋;李亚洁;刘建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对广州市16所医院273名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73名急诊科在职护士心理暴力发生率为87.91%,其中78.75%的受害者多次遭受暴力.辱骂与威胁是心理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心理暴力更容易在小医院发生.护士站是急诊科发生心理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60.42%的急诊心理暴力事件发生在晚/夜班.急诊科护士处理心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64.58%)和忍让回避(45.42%);27.50%的受害者未将暴力遭遇告诉别人.心理暴力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肇事者酗酒或药物滥用、候诊时间过长等.病人亲属和病人本人是主要肇事者.结论心理暴力以极高发生率存在于急诊科护士人群.需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心理暴力能力.
作者:陈祖辉;王声湧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综述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及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提出需要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及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及其现存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作者:周英凤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为解决长期卧床病人的进餐困难、端坐位疲劳和预防足下垂,我们设计出一种兼有读书写字、娱乐、伏案、靠背等多功能活动支架.经过临床试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昭君;史淑杰;李秋洁;刘亚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回顾国内外不同疼痛评估方法,分析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和临床适用范围.提出疼痛的护理对策:了解病人疼痛的部位、强度、性质,发作、持续时间;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阈值;减少疼痛的刺激;指导病人使用非药物止痛的方法等.
作者:王艳;邓胜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科护理差错归因调查表,对5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名护士发生护理差错52人次,其中因执行制度不严14人次,责任心不强10人次,他人打扰、工作时情绪差、自信凭印象做事各5人次,其它13人次.低学历、低年资年轻护士易发生护理差错.提示在护理管理中,需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养,督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培训.
作者:王焕英;郑爱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外科手术常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标本十分重要.
作者:邹佩珍;吴春英;蔡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以2000年11月至2003年1月住院患儿522例为观察组,尝试运用游戏手段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与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603例住院患儿(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长的满意率分别为81.9%、96.1%,对照组为62.8%、8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在儿科病房运用游戏手段,能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也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作者:刘月梅;李玲;曹丽敏;丁建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对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的呼吸道、营养支持(留置胃管及鼻饲)、肢体功能锻炼、身心问题、基础护理及脱机训练方面的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专科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艳芹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的生活轨迹往往是先由梦想而牵出的一条美丽弧线.
作者:吴燕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选择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为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做亲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非清髓性预处理阶段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干细胞移植前后做好心理护理,观察溶血反应,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移植后造血功能成功恢复,肝功能正常,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成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玻璃体切割眼内注气或注油术病人在手术后14 d内需24 h保持俯卧位.鉴此,笔者于2003年6月设计制作气压可调式俯卧位头垫器,应用于60例病人,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瑛;崔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将156例慢性滤泡性咽炎急性发作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碘甘油涂搽病变部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局部涂擦碘甘油能明显提高慢性滤泡性咽炎的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邹映珍;高雪;曲敬来;李宏涛;余燕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