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东哲;李宏存;居云
用吸痰器吸引管吸取84原液10~20 ml,在84液未进入贮藏瓶时,分别将靠近贮藏瓶一端及吸引端用止血钳夹闭.抬高,放低吸引管两端数次,让管内的84原液随管腔左右流动,3 min后,管腔即恢复透明洁净本色.
作者:卢娅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伴睡眠障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AMI恢复期伴失眠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施行AMI恢复期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制订睡眠干预计划,重点给予健康教育、心理、行为的对症干预,出院后跟踪观察.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P<0.01),出院后睡眠总体情况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措施的有效率高达90.3%.结论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AMI恢复期病人睡眠障碍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单桂梅;李冬梅;杨艳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90年代开始在我国推行的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观指导下,根据科学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护理教育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因此,培养的护士应该是能够贯彻护理程序,独立进行科学思维、决策和行动,进而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或满足需要的专业人员.在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过程中,护士需要独立地评估病人的需要,作出决策,提供注重结果的护理,并不断进行评价,以保证护理质量.在这种个性化的护理中,护士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尤其是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和未来健康服务系统改变的趋势.为此,我们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注重了这种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筠惠;陈丽;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吸入性损伤是由于热、烟雾或化学物质被吸入气道,直接造成气道或肺实质损伤.吸入性损伤病人病情重、复杂、并发症多,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导致组织缺氧、窒息、肺部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3]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2月至2002年2月对89例吸入性损伤病人采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对其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进行动态监测,通过综合评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正确判断呼吸道梗阻引起组织缺氧程度,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治愈率.现将其评估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易兴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肿瘤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的新领域,该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组织穿透和可聚焦等物理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在体内肿瘤病灶,通过焦点区高能量超声波产生的高温、机械效应等,使靶区内组织完全毁损[1].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4月应用HIFU技术治疗恶性肿瘤病人120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秀桃;徐国良;罗琼;李传行;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整体护理教育模式在我国护理教学领域的推广应用,如何运用评判性思维去审视整体护理的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的现状,进而探讨将护理程序纳入整体护理教学思路,是每位护理教育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引起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对该问题的重视,笔者借助相关资料将我国整体护理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做的工作阐述如下.
作者:董薇;宋晓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习是护校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第一步,为了使其尽快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我科试行实物展版教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智容;蒋静;邱金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病人的视野改变是否影响其行走速度.方法测量71例青光眼病人的视野和走完一段规定路程所需时间,并与相同视力、年龄和性别的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青光眼病人走完规定路程所需时间比正常人多15%;早期青光眼组视野较正常组下降(P<0.05),而在行走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晚期青光眼组视野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行走时间明显增加(均P<0.01),且视野下降程度与所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结论中晚期青光眼病人的视野缺损可导致行走速度减慢,提示对该类病人就诊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理解、关怀.
作者:郑贵荣;焦萍;吴建国;周和政;刘洪;汪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容易发生鹅口疮,特别是使用广谱抗生素后.通常对鹅口疮的治疗采用局部涂搽龙胆紫或碳酸氢钠溶液,因龙胆紫易残留在口唇上,影响对口唇颜色的观察,且两者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恢复慢,因此,我科于2000年7月至2002年4月对58例患鹅口疮的患儿使用酮康唑片配制液涂搽局部,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文;何小琼;万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食管、贲门癌病人行肿瘤切除术后,常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三大并发症.尤其是前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工贲门行食管或贲门切除术加人工贲门植入术19例,人工贲门抗反流效果显著,同时具备防吻合口瘘、防狭窄功能,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手术中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杭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促进老年超乳化白内障手术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对60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实施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以了解和解决老年人生活、营养、精神、疾病等有关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这种形式既方便又有效,并得到病人和家属的认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霞;陈清霞;梁雪妍;邹丽萍;朱思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痔疮科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应用血竭粉与万花油糊剂治疗急性痔水肿88例,并与传统方法马应龙膏外敷治疗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郑雄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凡新生儿期出现胎粪排出延迟,伴腹胀、便秘,肛诊检查壶腹部空虚,手指拔出后有大量气便排出而症状缓解者,均应怀疑有先天性巨结肠症之可能[1].为了确诊,需做乙酰胆碱酯酶定性检查及胆碱酯酶活性定量测定、直肠肛管测压检查,检查前均需行肠道准备.由于患儿长期排便困难,肠道积便多而干结,需反复灌洗方可清洁肠道,这样易造成肠道粘膜水肿而增加上述检查难度,且增加患儿的痛苦.2000年1月我们将肠道准备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临床,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作者:游倩;易小玲;胡露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AS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非手术法治疗ASP渐渐被临床使用.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中,胰腺区域动脉灌注越来越受到关注[1].1999年2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对ASP进行胰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21例(23例次),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韩斌如;李淑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6年开始实施专业期刊集中征订和管理至今已经6年,从试行时的13种期刊增加至现在的20多种,改变了个人自订期刊种类少且相互重复的弊端.由于集中征订后专业期刊种类增多,使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扩大了阅读面,从而拓宽了继续教育的内涵,在提高科室人员素质和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吕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食管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改善病人机体营养,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往往制约了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本文通过对132 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原因分析,制定护理对策,提高了肠内营养护理质量,使肠内营养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杨翠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护理在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拟分为三个时期.
作者:林菊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999年12月至2002年8月从玉林城区健康普查的3 163名妇女中,按课题入选条件筛选706名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和非护理干预对照研究.
作者:陈照坤;周国萍;梁业梅;卢佳;朱新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为了解我国心理护理发展状况及趋势,笔者对目前我国研究心理护理的主导期刊[1]--4种统计源期刊(中华护理、实用护理、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1997年1月至2002年6月的心理护理文献进行查阅、调研.
作者:满力;姜世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发展迅猛的一种.其发病率占肺癌的20%~30%[1].它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和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高,易耐药和血行转移.常规化疗很难完全缓解,超大剂量化疗可显著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但其对骨髓的严重抑制限制了化疗剂量的增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旨在解救超剂量化疗受抑制的骨髓,使其重建造血功能,恢复免疫力,提高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率[2].我科于2001年3月至2002年4月对6例小细胞肺癌病人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良;何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