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宗娥;郭爱武;崔福荣;刘海玲;王和阙
气管隆突部是气管和两侧主支气管的连接点[1]。原发性气管肿瘤比较少见,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1%[2],绝大多数系邻近器官和周围组织的恶性肿瘤侵及,以手术切除为主。1996年7月至2000年6月我科对侵及隆突部位的6例原发性中央型肺癌和气管肿瘤病人行气管隆突切除术,术后顺利恢复,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37~53岁。病史1个月至3年,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声音嘶哑等表现;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中央型肺癌、右主支气管闭塞、右全肺不张4例,气管下段及左支气管腔内新生物、管腔狭窄1例,气管下段肿块距隆突1 cm 1例。病理检查:肺鳞癌4例,气管恶性多形性腺瘤1例,气管隆突部腺样囊性癌1例。4例行右全肺加隆突部分切除成形加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左全肺加隆突切除加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气管下段肿瘤切除加隆突切除重建术,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3 d出院。
作者:宗文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有效清除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32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常规人工气道湿化法(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 ml湿化气道),经评估,排痰效果差,改用人工气道洗涤法(即在人工气道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结果,两种方法排痰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洗涤法明显优于湿化法。提示洗涤法能有效稀释痰液,利于分泌物排出,防止气道阻塞,对控制感染及改善通气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宗娥;郭爱武;崔福荣;刘海玲;王和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及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护理部自1998年开展年度护士“双十”评价,即在护理队伍中评出前10名和后10名,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和批评、处罚,体现“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赶、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使护理队伍中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建设。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慎独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引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病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新的医学模式给护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心身健康护理,模式的转换对护理职业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独处的机会较多,故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修养与培养尤为重要。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升华思想境界,使慎独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高尚美德。1 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病人是慎独的前提 慎独是内心信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愿行为,它不限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写到“我一定尽我的能力和思虑来医治扶持病人,决不损害他们”;名医孙思邈所著《太医精诚》主张对病人“发大慈侧隐之心”。均说明医疗这一职业必须忠实于病人利益,遵从医疗道德的观点,特别是独处时对工作不懈怠。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病人的护士,才会把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从平凡的护理工作中体现伟大,琐碎中感受其科学、严谨;辛劳中体味自立实现的满足与幸福,才会树立起献身事业的伟大目标,坚定不移地依从慎独的道德信念,使慎独成为自身的一种道德力量,自我约束,服从事业和病人的利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慎独从其善。
作者:苏雅香;罗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是胚胎期甲状腺舌管闭合不全而形成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颈部正中部位发生囊肿或瘘管[1]。我院1997~1999年对31例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患儿进行手术治疗,予以精心护理,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31例中,男16例、女15例,1~3岁15例,~7岁13例,~14岁3例。本组病例均在基础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施行瘘管切除术,术毕放置橡皮引流条1根。术后29例一次手术成功;2例复发(舌骨中段未切除及瘘管切除不全所致),再次行舌瘘管切除术,术后均顺利康复,1年内随访无复发。
作者:郭发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老年喉癌病人诸器官功能减退,常伴发其它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对麻醉、手术、应激、代偿、修复、愈合能力降低,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被认为是手术的高危人群[1]。我院1988~1999年手术治疗老年喉癌病人79例,术后26例发生并发症,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9例,男74例、女5例,年龄60~85岁,平均70.5岁。肿瘤分期按国际联合抗癌协会(UICC)的TNM分期[2]:T1 11例,T2 21例,T3 33例,T4 14例。行全喉切除41例,喉部分切除38例。术后2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5例(2例并存高血压),高血压5例,肺部感染7例,误咽3例,咽瘘4例(1例并存肺炎),伤口感染4例(2例并存咽瘘),电解质紊乱3例。
作者:向明芳;黄敏;胡欣;江庆华;殷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5月至1999年4月,我科采用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患儿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50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4岁。两组患儿的病情、年龄,溃疡深浅度、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治疗(不用抗生素)。治疗组于漱口后用思密达粉涂口腔溃疡处,5~6次/d;对照组于漱口后涂锡类散,5~6次/d。 疗效标准:用药2 d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口腔溃疡愈合为显效;用药3 d内临床症状消失,口腔溃疡基本愈合为有效;用药5 d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口腔溃疡无好转为无效。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用药时间短1 d,长5 d,平均2.34 d。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有效率70.0%;用药时间短2 d,长7 d,平均4.36 d。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χ2=11.98,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明显优于锡类散。3 讨论 思密达(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生产)有效成分是双面体蒙脱石,呈层纹状,是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对粘膜屏障有很强覆盖能力,对病毒、细菌有较强的吸附和抑制作用,用于口腔溃疡可减轻炎症反应,使粘膜水肿消退,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盛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护理人员对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影响作用的认识,及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情况。自拟护理人员心理卫生相关问题评定问卷和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卫生量表的范围、难点问卷,对22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及对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了解、掌握和使用程度高于综合科护理人员(P<0.05),护理管理人员高于一般护理人员(P<0.05和P<0.01);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主要范围是健康教育和评估病人,主要难点为缺乏相关资料和知识。提示有效地掌握和选择使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须加大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中的效用。
作者:冯怡;薛筷明;倪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舌癌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简称舌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被破坏,自行进食困难。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1998年2月至1999年3月对20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给予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8.0岁。鳞状细胞癌14例,腺癌5例,淋巴癌1例,其中颈部淋巴转移12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2 材料和营养液配制方法1.2.1 材料:选用长60 cm,外径2.5 mm,内径1.6 mm带有后塞的小儿大号硅胶胃管。1.2.2 营养液(由我院营养室配制):系用含多肽或氨基酸的动、植物水解蛋白,碳水化合物,植物脂肪,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制成。
作者:岳晓婷;王玉兰;肖文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及治疗后能实时用影像学手段进行观察,疗效确切等优点。我科1999年6月至2000年11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肝癌29例(40例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例中,男24例、女5例,年龄33~70岁,平均53.0岁。经B超或螺旋CT确诊,原发性肝癌22例,肝转移癌7例。肿瘤单发21例,直径2.5~12.0 cm;多发8例,直径1.2~4.8 cm,多个直径之和3.2~7.0 cm。29例病人共行40次多弹头射频治疗。治疗前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1.2 方法 应用RF 2000射频发射机,在 B超引导下,确定肿瘤部位及穿刺点,将带有4~10枚细小电极的套管针“多弹头”经皮穿刺入肝脏的癌组织内,从套管针内“伞状”发射出数枚小电极,通过计算机自动导航系统控制,由初始能量 20 W 开始,视情况不同每2 min增加能量 10 W或 20 W,当组织固化到一定程度后,阻抗增加。同时能量下降并自动停止,完成1次治疗[1]。
作者:裴丽;严毓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单一疗法效果较差。我们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收到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1~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病人60例,年龄23~48岁;病程2个月至5年。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腰酸、下腹隐痛或下坠感;经期前后或性生活后症状加重;妇科检查盆腔一侧或双侧有压痛。均经B超结合临床表现而确诊。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净后第3天进行。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1.2.1 灌肠:中药方剂(元胡8 g,川芎、三棱、黄柏、没药、乳香、赤芍、乌梅各9 g,地丁草、败酱草、半枝莲各30 g,蛇床子12 g,甘草5 g)加水600 ml,浸泡4~6 h,浓煎至100 ml,药温37℃时行保留灌肠。灌肠后病人取平卧或斜坡卧位,保留药液时间>1 h,1次/d,10次为1个疗程。1.2.2 微波治疗:观察组灌肠后,用微波治疗仪(南京启亚生产的MTC-4型)的体外治疗探头,对准下腹盆腔三角区正中或患侧,距离2~3 cm,微波输出功率为20~40 mA(以病人感到温热为宜),照射15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评估其治疗效果。1.3 疗效评定
作者:刘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学历、性格与责任护士工作效果之间的关系,为系统化整体护理培养、选择责任护士提供依据。随机抽取100名病房责任护士,分别按学历、性格类型对工作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工作效果显著高于中专学历者(Hc=11.520,P<0.01);性格内向型者工作效果低,与性格中间型、外向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激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其提高学历层次及知识面;培养护士开朗、善于沟通的良好性格特征。
作者:方文;陈永彤;诸蕊玉;杨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调动护生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简称操作技能)训练的主动性,提高操作水平,在99届护生操作技能教学中应用激励法,包括目标激励法、工作激励法、惩罚激励法、语言激励法,并与98届(采用传统教学)护生对照。结果99届护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较98届明显提高。提出坚持全程激励、因人而异、以正性强化为主,才能取得激励的满意效果。
作者:潘杰;钱念渝;付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配合医院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管理意识,利用新观念、新技术替代不适应病人需求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操作方法,开拓新思想、走出新路子,我院护理部于2000年1月根据区卫生局的要求,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新世纪护理创新系列活动”(以下简称“护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病人及医院其他人员的好评。1 指导思想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象征,也是一个医院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和保持优势的可靠保证,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开展护理创新活动,可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形成浓厚的学文化、讲科学、求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由个人创新带动科室创新、医院群体创新,终促进医院全面创新与进步。2 方法
作者:刘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由于手术室工作繁重、紧张、无规律的特点,加上各种生理、心理、生物、理化因素的制约,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对手术室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 影响因素1.1 理化因素1.1.1 各种气体及化学剂: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及残余吸入性麻醉药的环境中[1],长期接触吸入性麻醉药(如氨氟醚、氟醚、氧化亚氮)、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吸入高浓度甲醛气体,对中枢神经有害,可导致肺水肿[2]。氧化亚氮还可致神经变性和畸胎、流产。
作者:程珊潘;更生;罗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科采用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1.9±13.6)岁。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3例;病程(11.9±9.9)年。均符合1992年12月全国第一届哮喘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呋塞米20 mg加生理盐水10 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20 min。由定量雾化器(MDI)控制雾量,14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嘌呤类、抗胆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类固醇类及其它非异性抗炎药物。 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作显著性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1]: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大呼气流量(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②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25%~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的60%~79%,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③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④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加重。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取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出FEV1(L)、FEV1%。
作者:岑玉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Lambert-Eaton综合征又称癌性神经肌症,Schwartz-Bartter综合征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该两型综合征主要继发于肺燕麦细胞型癌,而同时并发于1例病人则罕见,经光盘检索,国外仅有2例报道[1,2],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该症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淳;李柏;要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7~2000年我科对21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儿采用达克普隆三联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7~14岁,平均11.9岁。上腹疼痛19例,反酸、嗳气17例,恶心10例,呕吐6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并从胃窦部取粘膜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Ciemsa染色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合并HP感染。1.2 治疗方法 达克普隆15~30 mg,每日晨服,4周为一疗程;羟氨苄青霉素25 mg/kg,替硝唑10.0~12.5 mg/次,2次/d,连续服用10 d。治疗期间,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皮质激素。1.3 疗效评定 停药1个月胃镜复查,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钳取胃窦粘膜作HP检测。①溃疡愈合标准:胃镜下溃疡愈合或瘢痕形成。②HP 根除标准:快速尿素酶试验、Ciemsa染色均阴性。1.4 结果
作者:兰美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常采用全麻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其治疗过程复杂,病人需住院2~3次,费用高。1998年12月我院自行研制的新型调节式外固定支具(简称支具,专利号:ZL98221871.0),克服了以上缺点,病人就诊后不需住院、手术,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1 材料与制作 采用4 mm厚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取患儿腰围(45 cm)、大腿及小腿周径的大值(32、19 cm)及小值(25、15 cm)、蛙式位双膝关节顶点的横距(46 cm)为制作参数,通过烘箱加热、塑形,内部用3 mm厚硬质海绵做内衬,制成适应不同年龄及体型患儿的支具(含套形围腰、紧固带、海绵内衬、万向节、上腿套、下腿套);支具开口位于前方,两侧有多个翻转式纽扣,起固定作用,同时可调节其松紧度,腰围及双侧腿套用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用不锈钢制作,在腹部及双膝关节处均有护垫,支具上附有多个直径为1 cm的小孔(见图1、2)。
作者:马洪荣;刘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中常见的局部特征,由于宫颈长期浸于刺激性分泌物中,鳞状上皮脱落引起。常表现为白带的量、颜色、性质及气味的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疾病。我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采用微波治疗子宫颈糜烂162例,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2例,均已婚,年龄25~40岁。其中轻度宫颈糜烂62例,中度68例,重度32例。盆腔检查正常,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均在Ⅱ级以下,排除早期子宫颈癌及宫颈结核。1.2 治疗方法 采用METI-IVC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生产),调节微波输出功率为50 W,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口,以窥阴器暴露宫颈,用碘酊、乙醇消毒宫颈,根据糜烂程度,用脚踏开关控制微波辐射时间(<3 s),将辐射器接触糜烂面使之完全凝固,直到呈白色,范围超过糜烂面0.5 cm。术后创面涂红霉素眼膏。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