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荣;吕义荣;胡睿嫱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人工敷料多爱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清创、换药后多爱肤覆盖创面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10~30 d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显效及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高压氧联合多爱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糖尿病足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露茜;曹小飞;许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2组各60例.①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2±3.5)岁;平均病程(42.0±3.6)d.②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5.8±2.9)岁;平均病程(42.0±3.6)d.
作者:李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行VAS疼痛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VAS加权值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更低于电针组及ESWT组(P<0.05);ESWT组在治疗后3月VAS改善优于电针组(P<0.05);ESWT组及联合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有升高;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冲击波组治愈率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ESWT和电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均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
作者:王俊华;徐远红;王刚;李海峰;朱小虎;谢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01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Ostealarthrilis of Knee joint,KOA)患者140例,均符合KOA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各70例,①观察组,男26例,女44例;年龄67~80岁,平均67.3岁;病程0.5~8年.②对照组70例,女34例,男36例,年龄66~82岁,平均68.8岁,病程0.6~9年.2组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法.
作者:李广萍;梁新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半开放管理.训练组患者实行全开放管理,并参加社会技能训练.用阴性和阳性症状(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前及训练结束后对2组患者同步测评并比较.结果:入组前2组患者PANSS、SDS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结束后训练组SDSS、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妙妙;周玉英;丁皎;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于麟;李力;丁玉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膝关节为人体大、复杂、在运动中易损伤的关节,随着常态化军事训练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遍开展,膝关节运动性损伤发生率逐年上升.本文就膝关节半月板、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及髌骨等常见的几种运动创伤康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膝关节常见运动创伤的受损机制与临床表现
作者:吴立红;陈志刚;沈良册;吴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11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主动运动、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治疗4及8周时,采用6 min步行距离、骨性关节炎功能、疼痛、僵硬度综合指数评分(WOMAC)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第4周时,观察组WOMAC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WOMAC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P<0.01),6 min步行距离呈持续增加趋势(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樊蕴辉;李立群;李建民;曹国富;唐福美;张占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KOA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均给予针灸和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2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50.0%,P<0.05).结论: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配合电针、超短波等综合康复治疗KOA,能明显提高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期乳房按摩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2组均实施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入院后当天即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正规系统的乳房按摩,40 min,每天1~2次,直至产后4d,对照组仅在产后第2天进行乳房按摩直至产后4d.观察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量满足婴儿需要的时间、产后7日纯母乳喂养率及乳房扁平凹陷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量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及乳房扁平凹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为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可提早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改善乳房状况,保证母乳喂养,较产后按摩效果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冰;李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398例,分为康复组198例和对照组20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被动手法刺激诱发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等吞咽康复训练,采用饮水试验和临床疗效评定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饮水试验评分<3分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康复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作者:尹伟华;郭永禄;郭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系统心理干预对喉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喉癌全切术后恢复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喉癌全切除术后的化疗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国版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量表)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QLICP-HN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冯焕敏;刘波;曹林红;张华平;王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伴吞咽困难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1.1%,P<0.05);联合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22.2%,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具有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防止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刘敏;于元英;初悦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疗效.方法: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2组各58例,观察组出院后进行系统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按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均显著于对照组(P<0.05);发生低血糖和再人院率明显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对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大限度防止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永珍;吴晓燕;叶荣;林晰敏;陈肖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100例,分为2组各50例,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规范化康复训练系统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训练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综合能力评分比较.结果:2组治疗3个月后,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及综合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增加,观察组增加分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根据规范化康复训练系统制定的个体化训练计划可全面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智力等综合能力.
作者:张雁;吴卫红;刘建军;李南玲;曾凡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8年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实习医院联系,推进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工作和专业发展,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我校于2011年11月在校本部举行了实习教学会议.学院领导和康复治疗、养生康复教研室教师均参加,同时邀请13家实习点康复医学科科主任或治疗师长共同讨论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实习工作安排方案.
作者:王尊;王磊;朱毅;郭海英;张建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发病率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居第2位[1].本病具有较强的致残性,至今尚无根治的方法.目前对PD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大程度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沿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左旋多巴替代治疗.其对早期患者的疗效明显,但无法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渐进性退变,随着服用药物时间的延长及服药剂量的加大,易出现药物副作用且加速病情恶化[2].
作者:方汉萍;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结合传统腰椎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进行传统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配合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straight leg raise,SLR)及JOA评分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SLR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传统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单一腰椎推拿手法治疗.
作者:蒋学永;刘守国;伊文超;殷稚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脑外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外伤伴下肢偏瘫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接受临床药物、高压氧及运动疗法等治疗,观察组加用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FMA、BB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0及40 d时,2组FMA、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并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脑外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
作者:李鸥;郭知学;汪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各时期住院康复期间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与功能转归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住院费用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237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组(A组)、恢复期组(B组)与后遗症期组(C组),回顾性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与功能转归情况.结果:脑卒中的住院费用中,A、B、C组药比分别占50.65%、18.84%、17.43%;康复治疗费用比例分别占10.39%、53.39%、57.63% ;MBI分值平均提高分别为10.1分、6.4分、5.0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有7个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分析显示,住院日、药费、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和MBI提高值均对住院总费用产生影响.结论:脑卒中后住院康复患者住院费用结构仍然存在药费比重过高问题,控制患者合并症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在脑卒中急性期即开始介入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ADL能力,并可改善住院费用结构和减少住院日.
作者:方杰;谢颖颖;罗爱华;缪萍;叶彤;潘翠环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