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因素与对策

温江丽

关键词:高龄, 机械通气, 真菌感染, 对策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机械通气继发真菌感染的因素及治疗和护理对策.方法:机械通气患者继发真菌感染11例,给予及时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治疗,并加强抗感染管理和护理.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11例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症状改善,胸部CT提示病灶基本消失,痰培养真菌转阴.结论:针对机械通气并发真菌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患者病情恢复快,感染控制理想.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英语学习和双语教学初步调查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和双语教学意愿,为双语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和思路.方法:选取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104例,其中大二学生43例(A组),大三学生61例(B组),自制调查问卷了解2组学生英语水平,对专业外语学习兴趣的投入和双语教学的要求等.结果:B组学生英语水平达四、六级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91.8%、47.5%与69.8%、0,P<0.05,0.01);87.5%的学生希望进行双语教学.B组学生在有兴趣查阅专业英语文献、积累专业英文单词和用英文表达,并能坚持英语和专业英语学习例数明显多于A组(均P<0.05).结论:康复治疗学专业双语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大三开始双语教学可能更有利.

    作者:王尊;王磊;郭海英;顾一煌;王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例,均采用物理、运动、作业、语言、传统中医等疗法,并配合矫形的应用等治疗.B组在患者能站立情况下加入全身振动训练.分别评定2组Berg平衡量表(BBS)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BBS及F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2组间比较,B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助全身振动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肌肉运动的表现能力,使其平衡和步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

    作者:张国兴;刘四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

    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4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抑郁症诊断标准[1],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①观察组,男9例,女14例;年龄(67.9±9.3);病程3~15 d,平均8.4d.②对照组,男8例,女11例;年龄(64.2±9.4);病程4~16 d,平均8.7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按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观察组同时进行高频(5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点为左额叶背外侧皮层(DLPFC),磁场强度110%运动阈值,20 min.每日1次.

    作者:顾正天;卢建新;张守成;徐蓉贞;王芸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方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方甘草泻心汤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中药组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泛昔洛韦片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随访3个月,中药组痊愈有效率及未复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32.5%与50%、17.5%,均P<0.05).结论:经方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抑制复发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覃永健;胡赛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复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重复给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痉挛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患者48例,均重复2次进行靶运动点无水酒精注射,间隔时间为2~3个月.注射后观察疗效起效及持续时间,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评定患者注射前后的肌张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48例患者2次注射后第1天内见效占83.3%,疗效渐明显,第4天高于第1天(P<0.05),1及2个月时低于第4天(P<0.05),疗效维持2~3个月.MAS评分在2次注射后的第1、4天均明显下降,第4天低于第1天(P<0.05,0.01,1及2个月时仍低于注射前(P<0.05).治疗过程中无药物副作用发生.结论:局部运动点注射无水酒精注射痉挛肌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肌的肌张力,提高患肢运动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行.

    作者:龙耀斌;张启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痉挛型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干预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CP)患儿陪护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对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3个月~3岁的CP息儿家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ZUNG)问卷调查,并按照患儿部位及类型给予运动发育推拿法及引导式教育等疗法治疗.干预组家长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包括针对性心理疏导,共同制定息儿康复计划,家长间互相交流治疗经验等.结果:经过6~18个月的心理干预,2组家长ZUNG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家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例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0.01),干预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对CP息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其支持和配合对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李艳;黄均礼;吴雅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武汉市部分公安干警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市公安干警的健康状况,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在体检中心内集中完成3610例公安干警全面健康体检.结果:3610例受检者中异常或患有疾病3570例(98.9%).各年龄段检出率较高的疾病有骨量减少、高脂血症、体重超标及肥胖、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其中>40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男性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体重超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女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针对相关人群体检结果,加强早期发现疾病隐患,早期干预的措施以促进健康.

    作者:沈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踝足矫形器(AFO)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及ADL的作用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AFO)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CP患儿26例,随机分为AFO组和对照组各13例,在采用相同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FO组患儿每次治疗后坚持佩戴AFO.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2组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测量休息位踝关节角度(rROM);脑瘫粗大运动评分量表(GMFM)评定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及参照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及rROM均明显改善(P<0.05) ;AFO组表现更明显(P<0.05).GMFM和ADL评分AFO组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AFO可降低CP患儿下肢的肌张力,矫正足踝部畸形.

    作者:罗颖;刘夕东;梅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作用.方法: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按常规服用利培酮.研究组并实施放松训练,内容为患者在安静环境中,一边倾听舒缓的轻音乐,一边随指导语有节奏的做呼吸及肌肉放松训练,每天1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实施放松训练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2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患者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辅以放松训练可显著提高精神病药物的效能,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障碍的恢复,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作者:郭轶;李雪晶;傅春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常人足底压力分布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

    目前,足底压力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力学、竞技体育、步态分析、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工程及工业设计等.临床上定量步态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动态肌电图及氧价分析,其中动力学分析主要是对足与地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及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1],即足底压力分析.人体足底压力分布主要是反映有关足的结构、功能和整个身体姿势控制等情况,通过测试、分析足底压力情况,可以获取人体在静态和动态下的生理、病理力学参数和机能参数[2].过高的足底压力可以导致多种疾患的发生,如足部畸形、足底应力性骨折、足底胼胝及神经性溃疡等,通过足底压力测量可以检测这些过高压力区域,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3-6],另外可通过该技术指导矫形器的制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等[7,8].

    作者:张勤良;周旭;倪朝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绝经后妇女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抑制因子与骨密度和骨保护蛋白及其配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抑制因子(TIMP-1)浓度与骨密度(BMD)和骨保护蛋白(OPG)及其配体(OPGL)的关系.方法:120例绝经后妇女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华氏区和大粗隆的BMD,根据BMD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A组)、低骨量组(B组)和骨质疏松组(C组)各4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MP-3、TIMP-1和OPG及OPGL浓度,计算MMP-3/TIMP-1、OPG/OPGL比值;结果:①C组MMP-3浓度高于A组(153±21 ng/ml与125±101 ng/ml,P<0.05),而TIMP-1的数值略低于A组(134±106 μg/L与147±130 μg/L).②C组中MMP-3与MMP-3/TIMP-1比值与血清OPG存在明显正相关性,MMP-3/TIMP-1比值与BMD和OPGL存在明显负相关性(均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后,以上数据相关性增高(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MMP-3/TIMP-1比值与BMD和OPG和OPGL具有关联性,MMP-3/TIMP-1比值升高可能为PMOP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的表现.

    作者:王度;戴燚;李浩;郭张强;殷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甲医院医生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调查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来源和压力反应程度.方法:采用压力源评分量表及心理压力综合调查表对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第一及第四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230例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9份(95.2%).结果显示医生工作压力源排在前几位的为医疗风险大、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患者对医生的要求过高等;219例压力反应总分、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31~45岁年龄段医生群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体系,制定有利于医生成长的方针政策,以缓解三甲医院医生的压力,造福于患者.

    作者:郑俏丽;刘伟;鲍喜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均联合应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及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护患共同参与的心理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卫生宣教,帮助其正确认知围绝经期的心身反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连续治疗3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2组抑郁程度;围绝经期症状评分(KMI)评分评价围绝经期总体症状;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2、FSH及LH浓度;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再次HAMD评分及KMI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和3个月时2组HAMD及KMI评分、FSH及LH浓度明显下降,E2则明显上升(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显著(P<0.05,0.0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与70.7%,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HAMD及KMI评分观察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辅以心理护理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疗效持久.

    作者:吴玉娟;张敏;吴杰倩;贾院春;席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的疗效.方法: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观察组配合术前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术后进行股四头肌训练、髋屈膝训练、坐位及站立训练等.结果:术后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H HS)均较术前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50.0%,P<0.05).结论:THA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正确的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疗效,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吴丽莎;高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

    目的:观察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程>1个月的中重度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针刺疗法,起针后,注射组选取肩髃、肩膠、肩贞、肩内陵穴交替注射丹香注射液,每穴0.5~1 ml.针刺组局部拔罐5 min,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10 d后,注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46.7%与20.0%,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程较长、疼痛症状较剧及功能活动受限严重的肩周炎患者,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穴位注射,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炳国;王晶;戴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持续植物状态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急救医学的快速提高,近年来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PVS又名植物生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觉醒状态[1].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PVS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梁文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痴呆并发行为和精神症状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痴呆并发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效果.方法:6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口服利培酮和脑复康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辅助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包括记忆、文体活动及ADL训练、行为矫正等.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ADL能力量表(ADL)评定2组患者的痴呆程度、行为症状及ADL.结果:治疗6周后,2组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MMSE评分研究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BPS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认知,提高残存记忆功能和ADL能力.

    作者:吴越;杨国平;汤莉;顾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共情在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共情护理在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喉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共情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前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予以同情护理,共情组手术前后运用共情技巧予以共情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共情组患者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6个因子的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作者:黎小慧;雷勇;郑依力;陈春霞;赵园园;李培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种组合动式吸入染毒装置的设计应用

    吸入染毒装置是用来研究各种毒物经呼吸道染毒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及毒理学研究中[1],其包括动式和静式吸人装置、动静洗一体染毒装置.吸入染毒装置要求有灵活自如的调控电路,数据准确,毒物的作用可充分混合传播给受染动物,受试环境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密闭性好;动式吸入染毒装置有很多报道[2,3],但混合气体的染毒目前研究较少,本文根据试验需要研制出适用于混合气体艾烟的动态吸入染毒装置.

    作者:兰蕾;常小荣;谭静;石佳;张国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国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进展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持续终生的过程.长时间、持续性的康复训练能促进大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功能.目前我国的康复资源有限,大量脑卒中患者无法在医院进行长时间和正规化的康复治疗,而社区康复无论从经济,还是防治残疾,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长期康复训练的实施.本文对国内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康复开展现状作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高春华;黄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