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云;陈小江;王小梅;陈昕;杨明
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门诊治疗的菱形肌劳损患者6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18~52岁,平均31.2岁;病程1周~2个月;临床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肩背部疼痛,肩关节各向活动无明显受限,肩背部棘突到肩胛骨内缘范围内有压痛,以肩胛骨内缘明显;X线片示无骨性异常,排除外伤史.
作者:马永刚;王君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女患有脑瘫对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SF-36作为儿童父母生存质量的测定工具,分别对113例脑瘫患儿父母(脑瘫组),52例一般疾病患儿父母(疾病组)及314例正常儿童父母(正常组)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定,并比较三者间的差异.结果:脑瘫组父母SF-36各单因素在生理职能(73.4±38.9)、躯体疼痛(83.4±16.6)、一般健康状况(66.2±21.4)、精力(65.0±20.8)、社会功能(80.2±19.7)、情感职能(62.4±43.4)及精神健康(69.8±17.3)7个领域的生存质量均低于正常组(90.9±37.0、87.7±15.6、80.2±15.2、76.7±15.6、92.8±29.4、88.4±25.9、82.3±28.0,P<0.05);在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方面低于疾病组(75.7±15.3、88.9±14.3、80.8±12.6,P<0.05).结论:子女患有脑瘫给父母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社会要高度关注这类疾病患儿的家庭.
作者:林青梅;刘振寰;万瑞平;赵勇;钱旭光;李素萍;马美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脊髓损伤(SCI)后大部分患者留有严重残疾,系统的康复治疗是特别重要的环节[1],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而家属作为患者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源[3,4],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及病情和转归[5].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好坏明显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6].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7],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8].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及应对方式作一综述.
作者:李韵;白跃宏;董慧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FibroScan弹性值测定(简称FS)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45例,收集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凝血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入院第2 d行FS和腹部B超检查,并计算患者B超评分、CTP评分和MELD积分.观察终点3个月,按预后良好和不良分为A、B 2组,比较2组间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偏相关分析提示FS值与预后呈密切正相关;双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与FS值、肝衰竭分期、凝血功能等相关关系显著;2组间比较F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S值与B超、CTP和MELD积分均呈正相关,对预后诊断价值较高,FS值测定影响较大的指标是INR、AST和TBIL.结论:FS值测定对HBV感染所致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受转氨酶和黄疸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琪;戴琳;陈永鹏;彭劼;冯筱榕;郭亚兵;侯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腓神经损伤患者36例,均符合腓神经损伤诊断标准[1],并经肌电图确诊,男17例,女19例;年龄30~57岁,病程14~65 d.病因为腓骨头骨折,臀部肌肉注射,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伤或医源性损伤.36例患者均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及手法按摩.
作者:陈钰杰;张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高压氧(HBO)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A组3200例,根据患者年龄、病种、病情、心理状况结合氧舱内治疗生命体征监护数据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渐进式治疗;单独开舱;升、减压速率相对慢的1.75 ATA压力;1.3~1.6 ATA、升、减压速率3~4 kPa/min、吸氧40~60 min;升、减压速率5 kPa/min及2.0 ATA稳压吸氧60 min的常规治疗.另以未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前使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案的1820例为B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对治疗医嘱的依从性及治疗安全性. 结果:治疗10~20 d后,A组患者总有疗效和治愈率均优于B组(94.4%、64.9%与90.3%、55.0%,P<0.01);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中昏迷、气管切开的比例增加2.2%、婴幼儿增加6.2%、≥70岁高龄老年患者增加7.4%(均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病情变化;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后愿意接受HBO治疗的患者从64.5%增加至77.6%(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HBO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医嘱依从性和治疗的安全性,是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选择.
作者:卢晓欣;彭慧平;汤永建;房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8例,均予内科常规治疗及高压氧(HBO)治疗,观察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20 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显著(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辅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ADL能力.
作者:石丽宏;邓海峰;张海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1例,分别给予口服西酞普兰和米氮平片治疗,疗程8 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痊愈显著进步率分别为83.3%和87.1%,疗效相当.HAMD评分A组治疗2周末,B组治疗1周末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0.05);治疗4、8周末时2组下降更显著(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在治疗1、2周末时,A组总分稍高于B组,但4、8周末时则明显低于B组.结论:西酞普兰和米氮平均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安全有效药物.西酞普兰副作者轻微,易长期服用;米氮平起效快,对于睡眠差,焦虑明显患者适用.
作者:朱建中;周兆新;李志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植物油中提取的d-α-生育酚对乙醇诱发的小鼠脑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VE组)27只,每天给予2.4 g·kg-1 bw乙醇30 min后,再给予25、50、100 mg·kg-1 bw·d-1 3个不同剂量的d-α-生育酚,同时设正常组(NC组)9只和乙醇组(EC组)9只,乙醇2.4 g·kg-1 bw·d-1灌胃.60 d后测定各组血清、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EC组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VE组小鼠摄入乙醇60 d后,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与EC组比较,25 mg·kg-1 bw·d-1 d-α-生育酚干预后,脑GSH-Px、SOD活力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50 mg·kg-1 bw·d-1d-α-生育酚干预后,脑GSH-Px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而SOD活力在数值上虽然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mg·kg-1 bw·d-1d-α-生育酚干预未见上述改善作用.结论:适宜剂量的d-α-生育酚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脂质过氧化对乙醇诱发的脑组织氧化应激起保护作用.
作者:汪求真;马爱国;张超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环氧酶(COX)及前列腺素(PGs)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大鼠痛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脊液组(注射人工脑脊液),PAF组(鞘内注射PAF),盐水组(注射盐水),SC-560组(注射PAF及SC-560),NS-398组(注射PAF及NS-398),吲哚美辛组(注射PAF及吲哚美辛)各10只.各组注射前及鞘内给药后均检测大鼠机械缩爪阈值和热缩爪潜伏期,每15 min测1次,5 h后RT-PCR和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腰段脊髓COX-1,COX-2 及COX-3的表达和PGE2的含量.结果:鞘内注射PAF后的PAF组迅速诱发大鼠触觉痛敏和热痛敏,并诱导脊髓COX-2表达增强和PGE2含量升高;与PAF组比较,NS-398组和吲哚美辛组能明显抑制PAF诱发的痛敏和脊髓PGE2含量升高.结论:鞘内注射PAF可诱发大鼠触觉异常痛敏和热痛敏;脊髓COX-2的激活和表达增强以及PGE2的产生可能参与其机制.
作者:马国平;杨京利;田玉科;刘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脑瘫中有30%的患儿表现为偏瘫[1].本文探讨各种桥式运动训练方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步态改善的作用.1 偏瘫患儿主要运动特点偏瘫患儿早期多出现肌张力增高,平衡反射落后,常见患侧跌倒,因此为保持平衡多利用健侧,健侧为代偿患侧立直反应与平衡反应的缺失而表现过度的活动异常模式.
作者:慕德英;姜志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载脂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测定活动期RA患者60例(活动组)、缓解期RA患者20例(缓解组)及正常对照者20例(正常组)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以及ApoA1/ApoB,比较是否存在差异;分析ApoA1、ApoB与脂质、蛋白代谢、活动性指标、临床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标准分、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组患者的ApoA1较正常组显著下降,60例中ApoA1下降21例(35.0%).②ApoA1与年龄、社会支持总积分呈正相关,与食欲减退呈明显负相关;ApoB与年龄、SDS标准分呈正相关;ApoA1/ApoB与SDS标准分呈负相关.③ApoA1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呈正相关,与血沉(ESR)、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呈明显负相关;ApoB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活动期RA患者中存在脂质代谢的异常,具体表现为ApoA1水平下降,其变化除与RA炎症活动有关,尚与抑郁情绪、蛋白代谢等有关.
作者:刘健;余学芳;纵瑞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与社会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采取生活技能指导、社会活动参与、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进行康复干预,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干预6及12个月时PANSS、SDSS评分大多数项目与康复干预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及0.01).结论:社区内坚持系统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恢复与维持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作者:陆德青;肖刚;李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方法: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67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于扭伤24 h内采用冷疗及中药外敷;观察组患者于伤后>24 h配合运动训练及脉冲磁场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与25%,P<0.01);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踝关节再扭伤)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病程>24 h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凤翔;王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PVS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采用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HBO组配合HBO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PVS疗效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HBO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HBO对于促进PVS患者意识恢复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东;朱崇田;石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ICF[1](中文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根据ICF观点,残疾人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是由于残疾人的损伤(功能、结构)和环境障碍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残疾人的某些损伤通过医疗康复后能有所改善,而有些损伤是无法改变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只能改变环境来适应其自身的残疾.为此有必要明确残疾人需要帮助的场所及程度以指明改造环境和创建无障碍环境的目标,这就是今天环境评定的内容.
作者:朱图陵;范佳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口服西药伊托必利片;C组针刺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条口、犊鼻、阴市、伏兔.分别对3组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3组临床疗效评定,A组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B、C组(P<0.01);B组优于C组(P<0.05).胃电图的频率、振幅及节律在治疗后A组与治疗前、餐前及B、C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B组高于C组(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针刺特定穴能明显改善胃动力,促进消化,对FD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敏;张红星;邹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甘露醇及丁咯地尔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再学习法训练,包括仰卧位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与坐起、站位平衡及行走训练等.结果:治疗后3、7及14 d 2组眩晕等级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和0.01),观察组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在3、7及14 d时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干诱发电位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7 d时Ⅰ~Ⅲ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时观察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合运动再学习法有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龚树辉;杨继文;李忠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痉挛型脑瘫(CP)患儿52例,均符合美国脑性瘫痪学会分类标准[1],男37例,女15例;年龄4~16岁;智力中等36例,基本正常16例;肌张力>3级.52例患儿均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术后3 d即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包括屈伸髋、膝及踝关节;术后3周开始主动运动训练,包括屈、伸膝关节抗阻训练及肌力训练;针对下肢主要肌肉的指导训练;从仰卧位坐起到四点爬位的转换训练、抬臀训练、Bobath球的坐位跳跃训练、高爬训练与直跪训练,并辅助跪行、蹲起及上下楼梯训练;双下肢前、后、侧抬腿训练和勾脚训练等[2],每日1次,20~30 min,并配合指导家庭的延续训练等.
作者:穆国忠;徐国崇;郑颖杰;曲东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将一根特制的电极导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然后经导管输入射频电流,通过热效应造成局部心肌组织的变性失活、发生凝固性坏死[1].
作者:孙冬玲;肖竹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