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张建宏;张燕;陈琼

关键词:脑室出血,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ADL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脑室出血患者70例,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35例,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加强患者良姿体位的摆放,循序渐进的进行患肢主被动关节活动,床边平衡、站立及行走训练等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经过60 d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降低(P<0.01),2组间比较康复组下降更显著(P<0.05);ADL缺陷程度评分,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康复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ADL改善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的康复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患者76例,男53例,女23例;年龄16-76岁,平均56.2岁;左侧44例,右侧32例;股骨颈骨折39例,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9例;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12例,酗酒5例,原因不明11例;按Ficat分期[1]ⅡA期23例,ⅡB期25例, Ⅲ期28例.76例患者采用植骨治疗,术后用髋关节支具固定患髋于屈曲内旋外展位,在此期间患者配合下肢肌肉等长收缩.30 d后去除外固定,主动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CPM锻炼,循序渐进;3个月后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12个月后开始负重.

    作者:卢成华;杨宜坤;张冬岩;袁博;何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的作用.方法:35例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康复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言语康复训练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日常治疗护理.采用标准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复述、表达及运用语言功能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康复组明显恢复(P<0.01或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楼巍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痉挛性瘫痪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痉挛性瘫痪;评定;进展

    作者:訾明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18例眼球摘除术后患者(18眼),均给予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术及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眼有无肿胀及渗出.结果:18例患者手术前后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膜切口Ⅰ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患者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吴秀莹;尚红林;白丽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对Bell麻痹的影响

    经专科确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22-80岁;病程1-10 d;按其就诊顺序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①常规药物:强的松或地塞米松、VitB1、VitB12或弥可保及抗病毒类药物等.②物理疗法:采用超短波治疗,直径4 cm圆形电极置于茎乳孔区和耳屏前,斜向并置,间隙1.5-2 cm,微热量,10 min;嘱患者避风、减少外出,必要时带帽子和口罩.

    作者:夏军;郭思宁;赵丽;范剑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残肢与接受腔的三维建模及力学分析

    目的:对残肢与接受腔进行三维重建及力学分析,寻求残肢与接受腔间生物力学交互作用,为假肢接受腔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图像处理和反求技术重构骨骼、皮肤及接受腔三维模型建立残肢与接受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 结果:残肢的主要受力部位是膑韧带、后肌群、胫骨内凸、胫骨远端、腓骨头及腓骨远端;骨骼对力的传递作用显著.结论:残肢受力由穿戴受腔引起,通过骨骼从接受腔传递给软组织,通过改变接受腔形状可以改变残肢的受力分布,残肢与接受腔力学分析是假肢接受腔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郑淑贤;赵万华;卢秉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骺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长特性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骨骺干细胞及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显微取材后酶消化获取骨骺干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并测定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分裂指数、碱性磷酸酶活性,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Ⅱ、Ⅹ型胶原的合成情况和透射电镜观察粗面内质网的丰富程度.结果:大鼠骨骺干细胞形状类似成纤维细胞,呈梭型,碱性磷酸酶活性低,粗面内质网少,Ⅱ型胶原合成量较多.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骺干细胞能向成熟阶段分化,可为软骨或骨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张衣北;陈安民;郭风劲;黄仕龙;熊文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口服中药保心汤,常规组服用常规西药.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血浆VEGF和bFGF浓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血浆VEGF和bFGF浓度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中药组均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保心汤能提高血浆VEGF和bFGF浓度,通过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作者:邢之华;易亮;刘卫平;李霞玲;张宗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会支持状态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状态评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寻求其规律性.方法:51例脑卒中患者住院康复治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ADL功能,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和评定影响患者疗效的因素.结果:51例患者住院康复治疗20-30 d后,ADL评分由治疗前(32.43±8.25)提高至(59.97±11.70).将ADL≥59.97的患者分为显效组30例,<60.0为无效组21例,其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个人利用度得分及显效组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1或0.05);社会支持分项分显效组除与邻居、同事及参与各类团体组织活动分外余各项分亦均高于无效组.结论:社会支持状态的好坏明显影响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及康复疗效.

    作者:刘凤春;柳振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抑郁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评定有抑郁症状的患者78例为抑郁组,另132例为对照组,应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抑郁组与对照组比较,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不良(均P<0.05).结论:有抑郁症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降低.

    作者:张海风;孟慧;高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0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MED)[1]儿童100例(MED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4-14岁;病程1-2年27例,2-3年50例,>3年23例.同时设立100例同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行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采用美国产TM3500型脑电地形图诊断仪,按国际10%-20%标准导联系统,高频滤波330Hz,低频滤波1.0 Hz,分析时间200 ms,采样点512个,于过度换气前后分别取脑电样本转换成α、β、δ、θ 4个频带的平均功率谱图,同时观察原始脑电.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局部应用胰岛素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的机制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胰岛素促进Ⅲ-Ⅳ°压褥疮创面愈合的机制,为临床外用胰岛素治疗压疮提供依据.方法:90只SD大鼠制作Ⅲ-Ⅳ°压疮模型,分为3组各30例,A组为传统换药治疗、B组外用0.1 U胰岛素,C组外用1.0 U胰岛素.观察各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及愈合后的组织形态等改变,采用组织氧分压传感针和组织pH值传感针测量治疗前后1、3、7、12 d的组织氧分压(PtiO2)和组织pH值,并连续3 d测量各组治疗前后2 h血糖值.结果:创面愈合效果,B、C组比A组明显提高(P<0.01).组织氧分压(PtiO2)和pH值,3组治疗前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B、C组比A组提高快(P<0.01).B、C组胶原纤维均排列整齐,成纤维细胞多见,上皮分化良好;A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较少,上皮组织分化较差.C组治疗后血糖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胰岛素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上皮组织和毛细血管增生以及胶原合成,提高压疮区PtiO2和pH值0.1-1.0 U胰岛素对压疮的治疗效果相同,大剂量胰岛素可能对血糖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德强;夏仁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自知力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自编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结果:治疗后BPRS及MRS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3及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6个月时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自知力恢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整体康复水平.

    作者:姜义彬;隋爱民;林英明;胡敏优;张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高脂血症

    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29-59岁,平均(41.7±11.0)岁;血脂水平均高于正常值;病程3个月-2年;分为针刺组35例和激光组4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侯悦春;张悦;庄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心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早期影响.方法:6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进行一对一系统化健康指导.结果:饮食护理知识掌握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提前(均P<0.05).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

    作者:胡汉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针督脉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

    目的:观察外伤性脊髓损伤(SCI)患者采用电针督脉结合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SCI患者均选择以督脉为主的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康复教育,主被动训练、平衡训练及配戴矫形器等.结果:41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功能独立性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美国SCI学会分级法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电针督脉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SCI患者的康复过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志红;王玉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急性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抑郁症急性期患者82例,分别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75 mg/d(A组)和150 mg/d(B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HAM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显著下降(P<0.001),A组治愈率为51.2%,总有效率为67.5%;B组分别为69.2%、87.2%.B组HAMD及临床疗效均优于A组(均P<0.05),TESS在第2周时B组高于A组(P<0.05),4周后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急性期疗效可靠,每日150 mg的剂量优于75 mg,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钱建军;严伟良;徐宝昌;秦国兴;董莹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可注射性硫酸钙/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的性能研究

    目的:探讨可注射性硫酸钙/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用Gillmore双针法,万能力学测试机,注射器推注法测定含40%重量羟基磷灰石(HA)的α-半水硫酸钙与固化液欧乃派克混合后的凝固时间,抗压强度和可注射能力.结果:含40%重量HA的α-半水硫酸钙在37℃生理盐水条件下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15和25 min,抗压强度为(10.7±0.6)MPa,可注射的平均时间为(5.8±0.4)min.结论:含40%重量HA的α-半水硫酸钙可以满足临床操作的要求,作为一种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是可行的.

    作者:张民;王建生;卫小春;杜靖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提高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水平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WHO和中国卫生部已明确将康复划归综合医院必须具备的四大功能之一,并把其视为医学发展到一个较高层次的标志[1].为适应现代全面医学的发展,中医院校应广泛开设康复医学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谢芹;陈治忠;余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喉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QOL)的相关因素,并寻找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38例喉癌全切除(A组)和21例部分切除(B组)术后的患者进行头颈肿瘤治疗功能性评估量表问卷调查,并比较2组患者总的生存质量和生存质量各个方面之间的差异,分析导致产生差异的相关因素. 结果:B组生存质量总分及各个分项分(包括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得分)均高于A组(P<0.01、0.05).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放化疗、并发症、手术方式及疾病分期.结论:在彻底切除喉部癌症病变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喉部分切除术,保证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使术后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红俊;孔维佳;汪广平;杨成章;龚树生;王彦君;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