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华;高峰;李海峰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寻求康复护理对策.方法:调查86例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26、P<0.001).结论:肠造口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康复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翠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老年人睡眠状况,为老年失眠症的研究提供更多依据.方法:396例年龄>65岁的军队离退休老年人(老年组)与100例年龄18-20岁青年人(正常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测查和睡眠特征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老年组睡眠质量差(PSQI>7分)占72.7%,其中确诊为失眠症的占32.6%;总体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生活环境无显著相关性.PSQI各单项目中,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住院患者差于社区老人(P<0.05,P<0.01),男性差于女性(P<0.05);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评分,女性差于男性(P<0.01,P<0.05);男女均存在因夜尿多影响睡眠的状况.结论:老年人失眠的发生率较高,男女性睡眠不良有各自特点,治疗以调整心理因素,适当运动及中医补肾温阳等为主,可能改善睡眠.
作者:关玲;李金梅;蔡兰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波形,了解其变化规律,制定合理报警标准,降低监护过程中脊髓损伤预报的假阳性事件,提高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矫形术中脊髓监护,将监护期分为预测试期、调整期、重点监护期和报警期,对应分别为Ⅰ、Ⅱ、Ⅲ和Ⅳ期基准,分析各期基准的特点,由此制定报警标准.58例患者按有无神经功能缺陷分为A、B 2组,对比脊髓监护时2组的假阳性率.结果:4期基准报警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Ⅳ期基准的报警符合率高.2组间假阳性率比较,A组高于B组.结论:有神经缺陷的脊柱侧凸患者术中CSEP假阳性率高,应尽量采用联合监护;报警基准要因时而异、综合分析,不可教条化.
作者:刘峰;张佐伦;孙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及X线片检查确诊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570例,均有咳嗽、喘息及肺部干湿啰音等症状,分为2组.①综合组290例,男176例,女114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23岁;病程7 d-5个月,反复发作137例.②对照组280例,男193例,女87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25岁;病程3 d-5个月,反复发作9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1],综合组同时合用超短波与紫外线.①药物:头孢哌酮、病毒唑、青霉素等静脉滴注.②超短波:LDT-CD31A型立式超短波电疗机,患儿仰卧位,板状电容电极2块,胸背对置,间隙2-3 cm,大输出功率200W,可调,频率40.68 MHz,波长7.37 m,无热量(<50 mA),微热量(<80 mA),8-10 min,每天1次.③紫外线:ZYY-9紫外线治疗仪,盘形灯管,治疗光盘抵达胸背部,距皮肤3-5 cm,波长254 nm,弱红斑量(3-5个MED),每天1次.
作者:王军英;颜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切割术)与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其中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治疗(A组)205例,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80例.结果:椎间盘1次穿刺成功率A组80%,B组100%;平均手术时间A组20 min,B组3.5 min;有效率A组83.4%,B组88.8%.结论:髓核切割术和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消融术的1次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切割术.
作者:徐霖;彭力;李小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WHO和中国卫生部已明确将康复划归综合医院必须具备的四大功能之一,并把其视为医学发展到较高层次的一个标志[1].但接受系统培训的康复护理人员较少.本文介绍我院短期内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情况,为早期有效的开展康复护理提供资料.
作者:李贵琴;张汝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2年6月-200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5例,均符合脑血管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男54例,女31例;年龄40-86岁;病程3-15 d;脑出血30例,脑梗死53例,混合性脑卒中2例.
作者:曹小英;朱美红;时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cKenzie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McKenzie法为主的治疗方法,神经根型辅以颈牵引,颈型辅以中频电疗法.治疗前后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定疼痛程度,并进行McKenzie分型、颈运动功能缺失程度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6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6.4±2.6)d.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神经根型和颈型均显著降低(P<0.01),运动功能缺失程度改善;临床治愈率神经根型80.6%,颈型75.9%.结论:McKenzie法对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且神经根型与颈型的治疗效果相近.
作者:黄杰;肖少华;陈勇;赵强;黄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强制戒毒患者自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127例戒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吸毒前后自杀行为及自杀原因.结果:127例强制戒毒患者中39例(30.7%)曾有自杀未遂行为,吸毒后自杀未遂发生率明显高于吸毒前(69.2%、18.0%,X2=20.356,P<0.001).结论:吸毒是导致自杀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吸毒者自杀原因多为对自身及家人的担心焦虑,而并非犯瘾症状,提示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护理干预.
作者:欧阳盛;刘连忠;陈国幸;汪再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病与海马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的效果和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大鼠,B、C组按链脲佐菌素(STZ)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应用EGb治疗.1个月后水迷宫试验观察3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海马nNOS表达,脑组织匀浆检测NO、MDA水平.结果:①水迷宫试验,B组大鼠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C组则明显减轻(P<0.01).②nNOS表达,A组无显示,B组海马区呈强阳性表达,C组表达低于B组(P<0.01).③NO、MDA水平,B组均明显升高,C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海马区nNOS表达升高是糖尿病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EGb可下调nNOS表达,对糖尿病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范新蕾;徐金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7例,男33例,女34例;年龄18-81岁,平均48.9岁;病程1 h-10 d;单椎体骨折59例,多椎体骨折8例;骨折部位T8-L4,骨折后椎体厚度减少<1/3占24例,1/3-2/3占38例,>2/3占5例,均无明显神经脊髓损伤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7例患者分为综合组42例,对照组2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王俊华;高峰;李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冠心病患者114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3例,另设正常人15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结果:hs-CRP水平冠心病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其中UA组显著高于SA组(P<0.001),AMI组又分别高于SA组及UA组(P<0.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高宪;方慧娟;刘友红;杨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984-2004年我院收治的破伤风患者93例,男71例,女22例;年龄13-65岁;病程≥5 d,均有明显外伤史,其中仅1例做过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注射;患者病情严重、痉挛频繁发作,需用麻醉药或肌松剂控制痉挛.有明显呼吸困难、分泌物多不易咳出、肺部有痰鸣音93例患者中实施气管切开术49例.
作者:吕红;吴立连;曾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00例,分为A、B 2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同时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及B组比较,A组血液流变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明显(P<0.05).6个月后随访,TIA再发例数及血栓形成例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疗效肯定.
作者:马璐璐;李予鲁;王丽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喜普妙)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喜普妙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并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喜普妙组每天增加1次口服喜普妙片20 mg.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喜普妙组的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喜普妙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耐受性好.
作者:刘毅;徐瑞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9-28岁;病程3个月-3年.24例患者均采用刺络拨罐法.医者先揉捏患者耳背上角使局部发红发热,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1-2 ml血,干棉球压迫止血.同样方法揉捏大椎、肺俞、肝俞、胃俞、大肠俞2 min,消毒后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下,挑断皮下部分白色纤维组织,至有血液渗出,然后用闪火法在点刺部位拔罐,使每穴出血约2-3 ml,留罐5min,取罐后以干棉球擦净局部,隔日1次.
作者:陈丽贤;詹欣荣;段俊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效果.方法:42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在石膏外固定期进行上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去除石膏后采用物理疗法及ADL训练.结果:治疗1-3个月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防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且早期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蓝巍;杨伟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经抗炎对症未愈的患儿28例共38耳,男18例,女10例;年龄2.5-7岁,平均4.7岁;病程1周-1年;左耳20例,右耳18例;鼓室导抗图曲线B型33耳(86.8%),C型5耳(13.2%);鼓膜多为淡红、淡黄、少部分混浊,光锥缩短,发散,甚至消失.28例均采用微波治疗,患儿取坐位,采用EBH-Ⅲ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微波频率2450 MHz,将辐射器置于患耳前1-2 cm处,15-20 W,15 min,以患耳有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
作者:张晓明;王绍坤;王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和中药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46例基底节区出血(<30 m1)患者,治疗前神志均为浅昏迷以上,患肢肌力≤3级,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均按急诊常规处理及配合康复手段.针药组同时按中风急诊治疗与抢救方案给予内服中药,并在合理时机增加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脑出血病损评分(SIAS)和ADL积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改善(P<0.05),2组间比较,针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合理掌握时机配合针刺和中药等综合治疗,有利于稳定病情,保护和恢复病损脑组织,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陈克军;刘圣凤;李佳蓉;艾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套管针皮下留置及相应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置管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均接受抗炎治疗,置管组选择痛点,用套管针皮下留置6-48h,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置管组痊愈率和有效率(66.7%、9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0%,84.1%,P<0.05).结论:套管针皮下留置及相应护理可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王淑秀;郑守华;肖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