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盛;刘连忠;陈国幸;汪再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ADL的影响.方法:9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均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于术后24 h给予系统的康复干预,包括心理康复、功能训练及卫生、饮食宣教和指导等.4周后评价2组患者ADL.结果:康复组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ADL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司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MRP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的易化技术(PNF),MRP组采用MRP.结果:治疗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MRP组和对照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有提高(P<0.01,P<0.05).2组间比较,MRP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P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立明;朱才兴;成忠实;焦伟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柏糊敷脐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敷脐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均常规口服益气健脾,燥湿涩肠的中药煎剂,每日1剂,敷脐组同时加用自制黄柏糊剂敷脐(神阙穴)每日1剂.结果:经过7 d的治疗,敷脐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5.8%、70%,X2=6.174,P<0.05).结论:黄柏糊敷脐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强制戒毒患者自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127例戒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吸毒前后自杀行为及自杀原因.结果:127例强制戒毒患者中39例(30.7%)曾有自杀未遂行为,吸毒后自杀未遂发生率明显高于吸毒前(69.2%、18.0%,X2=20.356,P<0.001).结论:吸毒是导致自杀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吸毒者自杀原因多为对自身及家人的担心焦虑,而并非犯瘾症状,提示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护理干预.
作者:欧阳盛;刘连忠;陈国幸;汪再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2年6月-200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5例,均符合脑血管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男54例,女31例;年龄40-86岁;病程3-15 d;脑出血30例,脑梗死53例,混合性脑卒中2例.
作者:曹小英;朱美红;时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不同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129例(129只眼)13-18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各43例,均进行弱视综合训练,同时A组用不透光布直接遮盖健眼;B组用不透光物遮盖健眼的眼镜片上;C组用光学压抑健眼视远联合遮盖.随访1-3年,平均2.5年.结果:A、B、C 3组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72.1%、48.8%、44.2%,有效率分别为95.4%、S1.4%、79.1%.结论: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大部分治疗是有效的,其中健眼直接完全遮盖的综合治疗效果好.
作者:胡燕飞;匡丽晖;刘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切割术)与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其中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治疗(A组)205例,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80例.结果:椎间盘1次穿刺成功率A组80%,B组100%;平均手术时间A组20 min,B组3.5 min;有效率A组83.4%,B组88.8%.结论:髓核切割术和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消融术的1次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切割术.
作者:徐霖;彭力;李小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喜普妙)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喜普妙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并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喜普妙组每天增加1次口服喜普妙片20 mg.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喜普妙组的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喜普妙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耐受性好.
作者:刘毅;徐瑞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寻求康复护理对策.方法:调查86例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26、P<0.001).结论:肠造口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康复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翠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0年4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男49例,女51例;年龄36-88岁;脑出血33例,脑梗死62例,混合性5例;病灶在左侧53例,右侧40例,双侧7例;病程<1个月.10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55例,对照组4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1].康复组患者在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 h、Glasgow≥9分时进行神经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采用一对一方式,患者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健侧肢体带动患肢运动、床上运动,坐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及穿衣、进食等ADL训练.软瘫期以诱发患肢主动运动为主,痉挛期以抑制肌痉挛及促进肌肉之间相互协调为主,并采用生物反馈技术、诱导分离运动的训练.治疗过程中贯穿心理治疗[2].训练每日1次,45 min.其余时间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锻炼.对照组患者配合针刺[3]及高压氧治疗.
作者:厉庆德;马英;凌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109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放射学检查和手术资料,并逐一分析.结果:109例中因骨科疾病引起的腰腿痛患者占62.4%,其次为肿瘤及转移癌、带状疱疹及骨疣、结核及糖尿病性神经痛等.误诊原因为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不详细,缺乏系统的体格检查,医务人员专业理论和经验不足.结论:重视临床检查和病史,丰富理论知识,提高阅片能力,可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黄明勇;尤春景;范久运;何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的肺功能表现特点与康复对策.方法:测定12例BM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12例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均值均在正常范围,但1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结论:FEV1/FVC比例不协调是BM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主要特点,其原因可能与呼吸肌尤其是主要吸气肌膈肌和主要辅助呼气肌腹肌肌力较弱有关,康复锻炼对改善FEV1/FVC比例的不协调有帮助,应列为BMD患者必做的康复训练.
作者:李志平;钟韵;黄建强;杜宏春;姚晓黎;张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护波形,了解其变化规律,制定合理报警标准,降低监护过程中脊髓损伤预报的假阳性事件,提高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矫形术中脊髓监护,将监护期分为预测试期、调整期、重点监护期和报警期,对应分别为Ⅰ、Ⅱ、Ⅲ和Ⅳ期基准,分析各期基准的特点,由此制定报警标准.58例患者按有无神经功能缺陷分为A、B 2组,对比脊髓监护时2组的假阳性率.结果:4期基准报警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Ⅳ期基准的报警符合率高.2组间假阳性率比较,A组高于B组.结论:有神经缺陷的脊柱侧凸患者术中CSEP假阳性率高,应尽量采用联合监护;报警基准要因时而异、综合分析,不可教条化.
作者:刘峰;张佐伦;孙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交感神经反射活动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6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A组)和35例健康人(B组)均进行SSR检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A组SSR总异常率为78.1%,与B组比较,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结论:SSR可判断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对诊断有重要的评定价值.
作者:胡乐明;裘秀兰;朱梓丰;汤央洁;黄俊军;张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系统康复疗法,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中医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结果:30例患者痊愈1例(3.3%),显效18例(60%),好转9例(30%),无效2例(6.7%).结论:系统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青;刘宏章;杨本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按外伤后是否进行HBO治疗分为HBO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入院24 h内和4个月后分别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定,同时4个月后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进行评定.结果:入院4个月后,HBO组及对照组GCS评分均有提高(P<0.01,P<0.05),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GOS评定比较,HBO组达4-5级为68.1%,对照组为40.0%,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后进行HBO治疗后患者的清醒程度、独立性及进入正常社交生活等均优于未进行HBO的患者.
作者:丁新华;李敏;王同礼;尤春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组(EN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输液治疗,并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指标.结果:①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治疗后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E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是一种可行的肠内营养方式.
作者:童强;王国斌;卢晓明;刘科;金钦文;肖勇;陶凯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病与海马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的效果和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大鼠,B、C组按链脲佐菌素(STZ)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应用EGb治疗.1个月后水迷宫试验观察3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海马nNOS表达,脑组织匀浆检测NO、MDA水平.结果:①水迷宫试验,B组大鼠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C组则明显减轻(P<0.01).②nNOS表达,A组无显示,B组海马区呈强阳性表达,C组表达低于B组(P<0.01).③NO、MDA水平,B组均明显升高,C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海马区nNOS表达升高是糖尿病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EGb可下调nNOS表达,对糖尿病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范新蕾;徐金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军队跳伞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例跳伞运动员进行测评.结果:跳伞运动员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因子分≥3)者不少于7.0%,其中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而阳性项目、强迫症状、偏执和精神病性却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P<0.05或0.01);SCL-90的总分、阳性项目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勤务分队(P<0.01).不同年龄跳伞运动员SCL-90的躯体化和恐怖情绪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跳伞不同次数、男女运动员SCL-90的恐怖情绪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强跳伞运动员的心理卫生宣教,有助于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的适应,提高跳伞成绩.
作者:廖贻农;黄鸣;马柏涛;黄婧;陈军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的康复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使患者达到躯体、精神、社会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目标,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的工作,对康复对象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和各种专门功能训练,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1].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