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赵林海;王留伟;李丰

关键词: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效果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腹控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花费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有明显优势(P<0.05);在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24%vs 73.8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4.76%vs 23.81%,P<0.05).结论:腹控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iles手术与改良Dixon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Miles手术与改良Dixon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对照组(n=54例)实施Miles手术,观察组(n=59例)实施改良Dixon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留置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期并发症(包括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肠黏连).随访6个月~18个月,比较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留置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的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肠黏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随访6个月~18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5.08%、1.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12.96%,均有P<0.05.结论:与Miles术相比,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实施改良Dixon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能有效降低远期局部复发及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娟娟;郑文郁;郭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后适形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及毒性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直肠癌术后患者靶区剂量学及危及器官毒性的差异性.方法:将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放疗计划的不同,分为三维适形(3DCRT)放疗组和调强(IMRT)放疗组,分别行CT扫描,勾画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对两组靶区剂量分布、正常器官受量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靶区等剂量曲线分布和适形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较3D-CRT组更具有优势.IMRT组计划骨盆V50,膀胱V40、V50,小肠的V50和股骨头V30、V50均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毒性损害观察显示,IMRT组减少了对下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毒性作用,与3D-CRT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相比,调强放疗计划有明显靶区剂量学优势,可对危及器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白伊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颈LEEP术后患者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诊治的宫颈行LEEP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曾患宫颈炎未作宫颈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与分娩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顺产与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手术后患者宫颈恢复良好,对患者的妊娠及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幼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0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镇痛效果.结果:麻醉后6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APTTT、TT、Fbg等凝血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改善产妇凝血指标水平,预防剖宫产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腹控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花费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有明显优势(P<0.05);在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24%vs 73.8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4.76%vs 23.81%,P<0.05).结论:腹控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赵林海;王留伟;李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温盐水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温盐水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甘露醇治疗的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输注已加温至25~35℃的20%甘露醇,对照组患者甘露醇药液输注完成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观察组患者输注完成后采用10ml加温后的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后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对照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留置针时间短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温盐水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延长.

    作者:舒宝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产妇82例作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产妇8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8.5%)、产后出血率(3.7%)及新生儿窒息率(1.2%)均低于对照组(22.0%、13.4%、9.8%),实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产房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叶祥燕;帅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42例距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优质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足外科距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足外科收治的42例行距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5.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81.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贺惠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岗位轮换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岗位轮换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工勤人员岗位相应固定,部分轮换;所有护理人员实行差异化岗位轮换,还要参加班次轮转等细则进行,同时采用统一的岗位轮换评价指标考核.结果:岗位轮换后医院内部满意度从90%提高到95%,工作人员不记名互评满意度提高5%,差错和缺陷降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情况显著改善.结论:岗位轮换能有效促进CSSD内部沟通,有利于消毒供应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徐志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年本院的慢阻肺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协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好.结论:协同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血管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从而减少脑卒中致残致死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脑部主要供血动脉(颈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70%(包括动脉闭塞)的患者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重度狭窄组33例、闭塞组41例,并对病变血管分布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中颈内动脉狭窄率(48.5%、58.5%)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率(15.1%、2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因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主要因素,冠心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15.2%,2.4%)均较低.4.两组从症状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侧枝形成对比闭塞组明显高于狭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系狭窄发生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侧枝循环的形成可明显改善预后,对是否行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利峰;刘慧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探究其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03.99±15.78)ml、下床活动时间(3.38±1.09)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8.09±2.02)d均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5.77±5.02)ml、下床活动时间(1.56±0.77)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5.34±1.65)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的概率分别为3.33%、30.00%,且观察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应用腔镜联合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破裂大出血的因素与治疗

    目的:总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的大出血常见原因及其术中采用的措施.方法:回顾2010年~2015年期间,针对本院200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的分析,术中出现骶前静脉丛破裂所致的大出血发生5例,分别给予纱布填塞止血及图钉钉压,骨蜡嵌入、不锈钢钉钉压.结果:全部止血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癌肿浸润、手术操作不当是出现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纱布填塞止血、图钉钉压、不锈钢钉钉压、骨蜡嵌入,均为术中大出血紧急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杰超;安俊丽;崔文娟;刘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配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28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针对慢性胃炎患者,三联疗法配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时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25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对照组(三联疗法)、治疗组(养胃汤、三联疗法联合),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予以两种方案后,较临床症状,治疗组显然效果更佳,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4.53%)明显优于对照组(85.94%)(P<0.05),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三联疗法配合中药养胃汤可显著改善症状,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谢晓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溴索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讨论临床静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的140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70例,治疗均为2周的疗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①观察组痊愈43例,(61.7%)显效20例(28.3%),有效7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26例(36.7%),显效30例(43.3%),有效14例(20%),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结论:临床治疗支气管炎配合静点盐酸氨溴索,止咳化痰效果增强,患者出现痰液粘稠难咯,加用氨溴索后胸闷、咳嗽、咯痰症状缓解,痰液病原菌能够排出,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患者疾病症状及体征得到有效的改善,病程较前缩短,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经筋火针温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于经筋火针温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指标、生活质量和心理变化等,SAS、SDS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躯体功能(BASFI)、骨骼和肌肉系统的活动度(BASMI)、生活质量等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结肠镜下炎症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及肠镜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于俊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生长抑素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生长抑素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不常规组、生长抑素组.三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分别给予常规胃肠减压、不常规胃肠减压、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术后生长抑素输注.测定三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发生率:生长抑素组术分别低于常规组和不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生长抑素组均低于其他两组,不常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长抑素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分别低于其他两组同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生长抑素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抑制此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疗效.方法:对74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1.5~3岁为观察组(n=41),3岁以上至6岁为对照组(n=33),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Gesell发育量表及儿童孤独症量表(ABC)检查,两组患儿均进行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同时指导家属开展心理干预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及ABC量表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B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Gesell发育量表语言、社交及适应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评分与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ABC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语言及社交以及观察患儿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ABC及Gesell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越小,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轻,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有效,年龄越小疗效越明显.

    作者:郝新征;刘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