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泗枝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RA和80例非RA患者血清测定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CCP敏感性在RA组与非RA组分别为87.7%和2.5%;AKA敏感性在RA组和非RA组分别为49.1%和1.2%.CCP,AKA在RA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非RA组(P<0.001),且CCP的特异性高于其它项目.结论:CCP抗体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彩虹;白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加强对中年人的心理护理,理解他们,早日康复.方法:通过沟通,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认识到治疗疾病的重要性.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效果好.结论:患者明白康复才是重要的.
作者:李韶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1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结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提高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菊姿;程楼英;齐引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综合分析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为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方向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4例新生儿PICC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2例).实验组应用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未接受风险管理办法).根据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针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及维护导管过程中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严格的相关标准操作规范,让全体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与掌握,进一步的提高风险意识.结果:实验组风险总发生的概率为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1%(P<0.05).结论: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郭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红细胞积压、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红细胞积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输血量和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48.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干预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97.8%、4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6%、34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30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45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2%、37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增加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定时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在进行需定时完成的护理操作时,将定时器设置于相应时间,到时提醒.结果:护士可以专心完成护理工作,未发生由于忘记时间而延误治疗.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器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延误患者治疗等事件发生.
作者:孙艳萍;张丽;周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完成消毒的医疗器械和物品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已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完成消毒的医疗器械和物品作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护理风险发生率、临床科室医务工作人员对消毒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以及服务态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科室医务工作人员对研究组消毒物品的供应质量满意度以及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中心日常管理中运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消毒物品的消毒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临床科室医务工作人员对消毒物品的供应质量满意度以及服务态度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滕其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作者:刘美琴;张玉芬;张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呼吸科门诊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分为2组,均62例.对照组实施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6-MWD、mMRC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FEV1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缓病情发展.
作者:朱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脉平片对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递质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确诊为60例急性心梗患者纳入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依据指南采用常规心梗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30例则联合脉平片,比较患者交感神经递质及RAS活性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脉平片对心肌梗死患者可更好地改善交感神经递质水平及RAS活性.
作者:马超;袁文金;尹晓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卵巢早衰的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临床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对治疗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敏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合其心理特点的有效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分析本院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95例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对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进行比较分析,除了强迫症指标和精神病性指标外,其他指标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护理前患者的总分为(151.75±19.97)分,护理后患者的总分为(119.11±14.13)分,及不同指标护理前后得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针对不同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程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高龄孕妇的孕期管理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高龄孕妇,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产检护理;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加强性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都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现感染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应用于高龄孕妇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降低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
作者:李泗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泌尿外科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评估其并发尿路感染原因,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41)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41)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88%,护理满意度是97.56%;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63%,护理满意度是75.61%;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患者个人卫生等,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
作者:段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处方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2014年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处方占13.64%,其中辩证不清占36.35%,用法用量不当占29.52%联合用药不当占15.86%,配伍不当占8.23%,重复给药占10.04%.结论:门诊处方中成药应用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性,药学人员应加强相关管理,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丁娟;王璐;王海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限制精神病患者的紊乱行为,以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周围财物受损,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方法: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结果:通过与家属合理、有效的沟通,保证了行为约束治疗的顺利开展.结论:良好的沟通既可以保证行为约束治疗的顺利开展,又可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者:郝秀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患者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情志护理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脑外伤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另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满意度对比:实验组(96.55%)高于对照组(80.65%);SAS评分对比:实验组(30.29±2.05)低于对照组(49.36±2.59);SDS评分对比:实验组(36.28±2.59)低于对照组(53.28±2.59).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给予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缓解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彭平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防范对策,为提供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100例患儿中,有11例出现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0%.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护理人员配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弱以及护患沟通问题、患儿的违医行为、等都是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P<0.05),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文书记录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实施对症干预措施,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龚牡丽;颜红宇;薛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严重脓毒症并发AKI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146例,分析并发AKI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AKI在严重脓毒症中发生率48.6%;年龄(OR=1.046,P=0.032),乳酸>4mmol/L(OR=3.209,P=0.04),APACHEII评分(OR=1.289,P=0.01),D-二聚体(OR=1.676,P=0.00),降钙素原(OR=1.591,P=0.00)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早期充分液体复苏(OR=0.769,P=0.04)是保护因素;严重脓毒症并发AKI90天内死亡率高9.6%,死亡风险高21.7%(COX Exp(B)=1.217,P=0.03).结论:年龄,乳酸>4mmol/L,APACHEII评分,D-二聚体,降钙素原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早期充分液体复苏是保护因素.严重脓毒症并发AKI90天内死亡率高9.6%,死亡风险高21.7%.临床上应积极防治严重脓毒症并发AKI,改善预后.
作者:龙儒瑾;金魁;刘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