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刘德琴;刘学

关键词:护士分层分组管理, 外科病房,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实施3层框架对护士进行配置,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和护士,使其与医生同步分管患者.责任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患者护理、对考核标准的制定及对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并通过考核,对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结果:与实施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前相比较,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5).实施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后比实施前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以使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病房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SHEL模式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SHEL模式用于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作用,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20例护理不良事件,应用SHEL模式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相关因素、工作场所和设施、患者、医院环境,其中占首位的为护理人员相关因素.结论:SHEL模式应用于护理不良事件中,具有显著效果,护理人员因素为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医院可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及工作流程的建设,改善医院住院环境等,避免SHEL模式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住院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邵华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压疮风险评估表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压疮风险评估表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2016年1月起在骨科病区应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2015年则仍沿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应用前后骨科病区的压疮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应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后,骨科压疮发生率及压疮程度均显著降低,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应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后,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在骨科病区应用压疮风险评估表,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控制压疮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卢志芬;樊页三;王碧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保护约束质量管理的要求设计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并选择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入住重症精神科病房行保护约束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约束方法相同,对照组按照分级护理要求观察记录,观察组在分级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进行保护约束过程质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保护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保护约束不良事件中除约束带造成自身及他人伤害项外,其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的应用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钱国英;陈海勤;潘小芳;叶美凤;唐春霞;朱月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新形势下麻醉管理 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麻醉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麻醉师是当前医疗行业中风险较高的职业,然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患纠纷事件的增加,如何解决和改善医患矛盾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改善医院医疗质量和维护患者医疗诊治环境的重要措施.就当前新形势下麻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应改善措施,降低医患矛盾.

    作者:赵敏芬;程善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及患者康复、疼痛缓解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量表评分、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住院时间;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SAS评分更低,疾病相关知识得分更高;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能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疼痛,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苗;吕惠芬;李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普外科的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15—2016年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医嘱执行、风险意识、培训管理、服务意识、法制观念等因素入手进行总结,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调整,全面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在进行管理策略调整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相关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了解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管理策略调整,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作者:于伟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生殖中心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效果

    目的:研究在生殖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选取生殖中心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的54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的方式进行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妊娠率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9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9.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43例患者中,妊娠患者366例,妊娠率为67.40%,对照组543例患者中,妊娠患者303例,妊娠率为55.80%,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生殖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妊娠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方李子;黄朝霞;周琼;邱世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管理

    目的:探讨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6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4例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并分析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单因素分析可知,肿瘤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2h、Ⅱ和Ⅲ类手术切口、入住ICU>3d、有侵入性操作及手术前使用抗菌药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加强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李杏荪;夏晓萍;刘丹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层级管理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层级管理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心胸外科实施层级管理,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统计不同时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心胸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春燕;肖玲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6年起,医院实施医护共同查房,以2015年全年为实施前,2016年全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共同查房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冯森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9名护士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17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取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共培训1年,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年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考核成绩逐步提高,1年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带教,能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临床分级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5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7~11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高危药品安全进行临床分级管理,统计两组高危药品管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及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和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科高危药品进行临床安全分级管理,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管理能力,减少患者中间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留静;李亚;李超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方法:按数字随机抽取法,抽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30名医护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15名和对照组15名医护人员,对对照组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对观察组的医护人员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再进行急救的演练操作.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于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比较项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巧,拥有较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急救产妇的生存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层内科护理管理中赋能理论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赋能理论在基层内科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慢性病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方法:医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将赋能理论应用于基层内科的护理管理,采用医院设计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效能的变化,统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评估赋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运用赋能理论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评分显著提高,自我效能评分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护理管理应用赋能理论,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次轮转到妇科病房的新护士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加急救流程培训法带教.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新护士的单独值班开始时间、妇科急诊抢救能力技术考核、自我评价、医生评价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始独立值班时间≤4周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自我评价、医生满意度、妇科急诊抢救能力考核成绩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应用急救流程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急救流程,提高其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

    作者:吕红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药科技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的思考

    提高中医药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是中医药期刊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中医药期刊编辑在完成编辑工作的同时参与临床实践,有助于选题策划、审稿、提升稿件质量、稳定编辑队伍和培养学者型编辑,是值得中医药和期刊决策者及中医药期刊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作者:王卫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数据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PDA数据管理中的运用,以及对提高门诊输液安全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4月的16071例输液患儿(共44998袋液体)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6月的13703例输液患儿(共38368袋液体)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输液数据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输液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在PDA扫描护士操作方面和系统方面不合格液体袋数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PDA扫描护士操作与系统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72%和0.6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数据管理不仅可以使输液室护士PDA操作更加规范严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的输液数据;可以有效减少输液患儿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液室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实现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

    作者:叶雪芬;郑虹英;章赛春;康孟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长期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的建议

    目的:探究在长期住院患者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强化理论的效果及对临床的建议.方法:针对2015年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针对2016年长期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理论护理管理(观察组),此后针对其护理管理期间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考核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考核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使得护理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陈恩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细节化管理用于胃肠外科护理的效果

    目的: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化管理,分析其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胃肠外科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细节化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管理后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化管理,能够使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使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减轻,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王丽苗;潘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