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广臣;崔承英;秦金兰;黄爱菊;张国平;刘广敬;李永玺;张李娜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疼痛剧烈,后期则因粘连而致肩关节活动受限[1],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应用关节松动术及传统的按摩手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作者:闵群英;李哈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和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老年病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将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或残疾减小到低限度;政府和社会如何有机结合为康复医疗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技术经济的资助,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闵群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腰部牵引目前多采用仰卧位牵引,对俯卧位牵引则报道较少.为探讨2种牵引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异,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郭智荣;官昌伦;张历;侯世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7年7月~1999年7月作者调查了肇庆市社区的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与正常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对照、分析,试图探讨各自的特点及二者的异同,为社区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与指导.
作者:闵水平;罗素萍;陈广幸;郑淑贞;孙上明;何青;宁晓军;刘宜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手部深度烧伤患者53例,男42例,女11例.年龄5~62岁,病程3个月~1年,均接受过1~2次单纯瘢痕松解术,术后功能无明显改善.
作者:王智强;谭昶;张建林;刘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于1997年3月接收1例痉挛型双侧瘫的脑瘫患儿,通过14个月的半日制引导式教育和中医按摩治疗后明显好转.介绍如下.
作者:刘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膝关节在运动中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1].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和修补,使手术创伤程度大大减少[2],加上术后膝关节屈伸肌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能有效防止胫骨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3].我科从1998~1999年11月对53例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
作者:梁国伟;程安龙;杨解林;俞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根据医院各临床科室在治疗、护理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医疗器械厂商已经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医用床,使医用床趋向于专用化、多功能化.作者根据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特点,将普通病床与康复器械有机结合起来,研制了组合型多功能偏瘫康复床,满足偏瘫患者能随时在病房内开展自我康复治疗的要求.
作者:王俊华;周维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72岁,平均48.7岁.均为医源性损伤,其中本院发生4例,外院转来7例.损伤原因为牵引压迫5例,石膏卡压3例,矩形钉尾顶压、手法挤压、手术误切各1例.发现损伤<4 h 8例,4~12 h 2例,>12 h 1例.伤后均出现患肢踝、趾背伸障碍或无力,足背及小腿下外侧感觉消失或迟钝.治疗方法:闭合性损伤立即松解石膏或调整牵引位置,防止腓骨小头附近再压迫,同时肌注加兰他敏、呋喃硫胺,针灸及踝足被动功能锻炼.4周后肌力改善不明显的2例行神经探查松解术,1例开放性损伤(误切)在外院术中即行神经吻合术.
作者:敖新华;吴争呜;魏玉荣;宁伟宏;施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对1994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的影响及致残率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的影响及致残情况、流行病学规律、临床特征,分析精神分裂症的动态变化趋势,有的放矢地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新时期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管理、康复、精神卫生健康的规划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谷广臣;崔承英;秦金兰;黄爱菊;张国平;刘广敬;李永玺;张李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磁疗组和对照组.磁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6~75岁,平均54.2岁;Ⅰ期高血压18例,Ⅱ期14例.对照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33~67岁,平均57.7岁;Ⅰ期高血压20例,Ⅱ期12例.全部患者均经医院确诊,排除重度心脏病、体质极度衰弱、急慢性传染病及带心脏起搏器患者.
作者:千怀兴;肖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我地区常见病,重症患者往往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现将我院近年来重症HFRS发生MODS和MSOF的患者40例分析如下.
作者:龚道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对50例患者于氯丙嗪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及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P患者治疗前全血表观高、中、及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1 min、5 min和大聚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沉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BPRS评分下降(P<0.01),全血高、中及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下降(P<0.01和0.05),血浆粘度、血沉和血小板1 min聚集率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5 min和大聚集率显著增强(P<0.01).提示:氯丙嗪治疗可改善SP患者血液流变学高粘滞状态,能使血小板内源性聚集功能增强.
作者:沈琪琳;邢志广;张晨光;王瑞萍;王丽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脊髓损伤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1万人,年患病率为20万人[1],脊髓损伤的后果严重,但也有一部分恢复较好.评价及准确判断脊髓损伤的预后是临床医生尤其是康复医学科医生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底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对脊髓损伤的评价作出了统一的规定内容[1],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的评价、辅助检查的评价和ADL的评价.该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作者:陈武雄;肖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研究雅达心达康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按常规治疗及口服雅达心达康每次20 mg,每日3次.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并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痊愈显效率分别为83.3%和70.8%,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血浆粘度和血脂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血浆粘度及总胆固醇降低较常规组显著(P<0.05).提示:雅达心达康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尤其可降低血浆粘度和总胆固醇水平,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儿科门诊是各年龄期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各种生理、心理和对社会适应的问题来医院诊治的集体场所,也是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窗口.我们利用儿科门诊患儿及家属集中,医疗卫生宣传针对性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起到普及卫生知识与干预行为改变的作用,而且提高了诊疗效果,增进了患儿家长的信任度.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还要考虑存活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及整体能力.以治疗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康复医学应成为所有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我科自1991起连续数年担负了军医大学医学本科与护理专科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均为30学时,教学内容基本相同.通过几年的教学体会,我们认为按同一方法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毕业后将在医疗工作中承担不同角色,其效果则不同,为此我们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体会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观察和测定Trapidil对脑梗死患者血中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对6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口服Trapidil 100 mg/次,每日3次,共服用2周,服药前后检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并与对照组(未服Trapidil)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服用Trapidil 2周后,5 min血小板聚集率PAG(5)和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分别由服药前的平均74.5%,77.0%下降至55.0%和58.2%,P<0.01,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分别从平均75.1%,77.0%下降至67.0%和69.3%,P>0.05,差异无显著性.提示:Trapidil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的聚集性,对防治脑梗死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魏丹;李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听觉言语障碍儿童(聋儿)的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耳鼻咽喉科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国外在60年代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在80年代中期才逐步展开.为了探讨该学科系统管理方法,我们于1988年7月申报了有关项目的研究课题,经10年732例聋儿康复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于1998年通过新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作者:凌成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义,对123例(病例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波传导速度和H反射检测,并与正常人组比较和健患侧对比.结果:病例组肌电图和H反射的异常率分别为87.8%和90.0%,F波传导速度减慢显著.提示:综合电生理检查能早期定位神经根病损的范围,判断程度和预后,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作者:林敏婵;卢泽培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