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丰莲;袁永生;杨永秀
探讨运动处方对I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随机选择29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运动疗法治疗3个月;28例为对照组,仅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测2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心率及血压值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及HBA1c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心率及血压保持稳定.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运动对I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着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吕国枫;王耀光;任延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探讨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的康复疗效.选择颈动脉系脑梗死患者1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6例采用颈动脉注药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静脉给药治疗.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FIM、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评分,其中60例住院超过2个月的患者每20 d评定1次.结果:2组神经功能缺损、FIM和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均有改善,但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患者言语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效果更明显,特别是脑梗死发生<20 d时颈动脉注药治疗是佳时机.提示: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的康复具有显著疗效,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张道敬;瞿群威;童利民;王大军;丁建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后果的评定不仅限于发病率,死亡率等客观指标,患者主观感觉的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方面,而这些都取决于患者的ADL.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作者:刘志美;孟君;李海霞;曹巧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和疾病谱的转变,康复医学已经成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相平行的重要医学学科.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康复医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个人体会.
作者:黄学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儿女性,9个月,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室间隔修补术.术前患儿智力好,能独坐、爬,运动发育正常,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4 d患儿清醒能进食后,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左眼闭合不拢,左侧口角流口水;术后第5 d,患儿左侧肢体出现抽搐,每日发作8~10次,每次持续5~6 min,查血钙2.2 mmol/1L,临床认为是输血过多引起的低钙抽搐,给予止痉、脱水对症治疗,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 ml缓慢静注,2 d后抽搐停止;术后第8 d头部CT示右侧大脑半球外侧面包括额叶、顶叶、颞叶的皮质及白质大面积低密度灶,诊断脑血管栓塞,给予溶栓、高压氧治疗1周;术后15 d病情稳定后转康复科.治疗给予患肢按摩,关节被动活动;按照正常儿童运动发育规律行翻身、坐、爬训练;手法矫治及作业疗法的插棍训练;同时配合高压氧、针灸以及静脉滴注脑组织液等.
作者:郑红卫;林俊;何正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人口结构改变及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本文就我院近2年来各专科会诊的78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精神症状的认识,加强早期的积极治疗.
作者:徐金枝;牛洪体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矫形器学是康复医学工程的一门新兴学科,康复医学的临床治疗愈来愈多的考虑到夹板、支具的应用,在康复医学专业杂志上矫形器方面的信息与报道[1,2]增多.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材料制作的矫形器日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3],它的性能能充分满足患者躯体功能和心理上的需要,它的制作技术优于其他传统的加工工艺,但是在它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作者:赵正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观察比较硬膜外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吗啡协同用药以减少吗啡传统用药引起的副作用.100例患者随机分成5组并使用不同剂量吗啡和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协同用药各组副作用发生率远较吗啡传统用药低,差异有显著性;0.18%布比卡因协同组与0.3%布比卡因协同组镇痛与副作用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低浓度(0.18%)布比卡因与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协同小量吗啡(1.0 mg)用于术后镇痛为更优良的方法.
作者:陈仲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在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应力作用,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相关神经症状.作者于1997~1999年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300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黄德清;徐淑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观察康复治疗对膝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17例膝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患者采取了非手术的康复治疗,包括急性期的处理、电疗、针灸推拿、药物和运动疗法等.用治疗前后膝关节损伤评分和股四头肌肌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患膝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关节评分有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有改善(均P<0.01).提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积极、全面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恢复可起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嘉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评价颈椎椎旁神经、肩胛上神经和喙突下区3个阻滞点注药方式治疗冻结肩的疗效.20例(A组)冻结肩患者采用利多卡因、醋酸确炎松、VitB12、透明质酸酶等复合液在每个阻滞点注入3~6 m1,并与10例(B组)采用痛点阻滞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在疼痛、功能障碍改善和疗效方面均优于B组(P<0.01).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70.0%.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有明显毒副作用.提示:阻滞疗法治疗冻结肩设计合理且疗效肯定.
作者:项红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1997年6月~1999年10月间,我院门诊确诊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腮脑)的11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疗法,并观察临床与脑电地形图(BEAM)的变化.
作者:袁丰莲;袁永生;杨永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78岁,脑栓塞,右侧偏瘫,病程>2个月,有30年胃溃疡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脉络宁20 mg,静脉滴注,14 d 1疗程;同时加用武汉产WCL-5 I型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仪血管内照射,波长632.8 nm,输出功率1.5mw,取肘正中静脉常规消毒保留针穿刺,每次照射60 rain,每日1次.
作者:沈迎念;陈文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踝关节骨折患者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12~70岁.平均37岁.跌扭伤1 6例.车祸损伤6例.石块压伤2例.根据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型1 3例,其中Ⅵ度骨折7例.Ⅲ度骨折4例.Ⅱ度骨折2例.均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旋后-内收型3例,其中Ⅱ度骨折1例.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1度骨折2例.手法复位后用克氏针内固定;旋前-外展型4例.其中Ⅲ度骨折1例.Ⅱ度骨折1例,1度骨折2例,均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旋前外旋型4例.其中Ⅲ度骨折1例.Ⅱ度骨折1例.I度骨折2例,均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夏位方法:骨折处用2%利多卡因局麻在200 mA的X线透视下观察骨折部位.然后进行手法整夏.
作者:谢中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膝关节病患者45例,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岁.慢性滑膜炎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创伤性滑膜炎4例,滑膜结核1例,剥脱性软骨炎2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例,化脓性关节炎3例.治疗采用①术前护理: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原理及麻醉方式,术后可能出现的主观感觉,简单的应对措施;术前禁食的时间及必要性;备皮的部位及原因;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的锻炼;组织术前和术后患者互相交流,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强信心.②手术:45例患者均予硬膜外麻醉,在电视直视下观察滑膜形态及其他病变,按顺序彻底切除增生的滑膜,后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复盖伤口.
作者:罗存珍;王晓庆;毕麦艳;李风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微创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采用以Bobath和Brunstrom方法,选择脑出血微创术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微创术后1周内开始进行规定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1、2和4周时评定.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评分,神经缺损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恢复康复组更显著(P<0.01).提示: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进早期虽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可有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多惠;张冬妹;李德忠;杨利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能使瘫痪患者在乘坐轮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90年代初期,我们开始着手研制新型瘫痪康复坐椅.经数年不懈努力近期终于研制成功集康复锻炼及代步功能为一体的理想的瘫痪康复坐椅.通过临床观察已具备很好的临床效果,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作者:穆靖;叶上茂;张翠芳;陈家权;张炳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5年8月~1997年11月在康复科住院的慢性腰腿痛患者130例(观察组),男7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8.65±9.50岁,均有慢性腰腿痛病史>1年,经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继发椎管狭窄113例,经X光平片检查显示椎体有明显退行性变的有17例,无其他躯体性疾病.对照组80例,均无腰腿痛病史,平均年龄43.76±12.63岁,调查时体检未发现躯体性疾病.2组均采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慢性腰腿痛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自填问卷或提问对答的方式得分评定.
作者:罗素萍;郑淑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活动手的肌肉大部分在前臂,支配手活动的神经来自臂丛的分支,这些分支的损伤可导致手功能的障碍.神经损伤常累及交感、运动和感觉的功能,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支配区域各神经机能障碍.
作者:陶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周围性面瘫早期采用物理治疗可使患者的病症得到迅速控制并能很快趋向恢复.但很多患者在患病后不能坚持到医院治疗,以致延误病情,面瘫康复面罩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它具有消炎、消肿、镇痛和促进局部微循环的物理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淑华;蒋小燕;杨朝晖;王倩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