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蓉;刘培玲
探讨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的康复疗效.选择颈动脉系脑梗死患者1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6例采用颈动脉注药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静脉给药治疗.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FIM、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评分,其中60例住院超过2个月的患者每20 d评定1次.结果:2组神经功能缺损、FIM和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均有改善,但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患者言语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效果更明显,特别是脑梗死发生<20 d时颈动脉注药治疗是佳时机.提示: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的康复具有显著疗效,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张道敬;瞿群威;童利民;王大军;丁建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1997年6月~1999年10月间,我院门诊确诊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腮脑)的11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疗法,并观察临床与脑电地形图(BEAM)的变化.
作者:袁丰莲;袁永生;杨永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伸膝装置损伤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65岁,平均37岁.股四头肌腱损伤5例,其中新鲜伤2例、陈旧伤3例;髌韧带损伤11例,其中新鲜伤9例、陈旧伤2例,主要是刀砍及重物砸伤,均为完全性损伤,表现为伸膝无力伴疼痛.1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应用张力带减张钢丝固定,同时丝线或可吸收线直接缝合.减张钢丝在股四头肌腱断裂时横穿其起点,而在髌韧带断裂时横穿髌骨上极好,钢丝两端下方固定于横贯胫骨结节的螺栓两侧.术后第3 d开始CPM膝关节功能锻炼,6周后加强屈膝锻炼.6个月后取出减张钢丝.
作者:许卫东;翁齐烈;黄林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患者50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如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探讨体育锻炼对降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血压的影响.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2组患者均不停用原降压药.治疗组同时采用体育锻炼加低盐饮食,对照组仅予低盐饮食.3个月后观察2组偶测血压、动态血压,自觉症状及服药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偶测血压,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自觉症状及服药情况较对照组研显改善.提示:体育锻炼的降压作用是肯定的,对于降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更应实施规则的体育锻炼.
作者:陈仁清;杨英霞;洪乐凤;林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寰枢关节损伤是指由于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及先天发育畸形等因素造成寰枢关节正常解剖改变,导致颈椎及其连结的组织失去正常的力学平衡,不同收缩功能的颈部肌群发生痉挛后引起不同颈椎节段的不稳[1].因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同,常常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科1995年以来有详细病情记录的43例患者的诊治作初步探讨.
作者:方玲;钱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踝关节骨折患者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12~70岁.平均37岁.跌扭伤1 6例.车祸损伤6例.石块压伤2例.根据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型1 3例,其中Ⅵ度骨折7例.Ⅲ度骨折4例.Ⅱ度骨折2例.均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旋后-内收型3例,其中Ⅱ度骨折1例.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1度骨折2例.手法复位后用克氏针内固定;旋前-外展型4例.其中Ⅲ度骨折1例.Ⅱ度骨折1例,1度骨折2例,均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旋前外旋型4例.其中Ⅲ度骨折1例.Ⅱ度骨折1例.I度骨折2例,均用克氏针配合手法复位固定.夏位方法:骨折处用2%利多卡因局麻在200 mA的X线透视下观察骨折部位.然后进行手法整夏.
作者:谢中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和疾病谱的转变,康复医学已经成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相平行的重要医学学科.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康复医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个人体会.
作者:黄学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周围性面瘫早期采用物理治疗可使患者的病症得到迅速控制并能很快趋向恢复.但很多患者在患病后不能坚持到医院治疗,以致延误病情,面瘫康复面罩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它具有消炎、消肿、镇痛和促进局部微循环的物理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淑华;蒋小燕;杨朝晖;王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43例,女1 7例.年龄23~67岁.病程1周~3年,平均18±12周.其中间歇性跛行25例,严重放射痛18例.直腿抬高试验<40.12例,<70.48例.肌力减弱35例,肌肉轻度萎缩9例.25例为初次发病,16例为第2次发病,19例为多次发病.全部病例均行X线摄片及CT扫描,12例同时行MRI检查,提示:L3.4间盘突出10例,L4.s32例,LLs~S1 18例,其中极外侧型3例,中央型5例,旁中央型33例,外侧型19例;突出直径>8 mm 10例,钙化型突出6例,伴腰椎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37例,轻度椎管狭窄12例.急性患者症状较重,首先的治疗是卧硬板床休息,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1,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7 d.骶管注射醋酸强的松龙40 mg,2%盐酸利多卡因8 m1,654-2 10 mg,维生素B122 mg,5%碳酸氢钠注射液10 ml,地塞米松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30 ml,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
作者:孙瑞台;袁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膝关节病患者45例,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岁.慢性滑膜炎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创伤性滑膜炎4例,滑膜结核1例,剥脱性软骨炎2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例,化脓性关节炎3例.治疗采用①术前护理: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原理及麻醉方式,术后可能出现的主观感觉,简单的应对措施;术前禁食的时间及必要性;备皮的部位及原因;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的锻炼;组织术前和术后患者互相交流,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强信心.②手术:45例患者均予硬膜外麻醉,在电视直视下观察滑膜形态及其他病变,按顺序彻底切除增生的滑膜,后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复盖伤口.
作者:罗存珍;王晓庆;毕麦艳;李风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探讨综合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长期预后的影响.5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采用综合医疗,方法包括常规临床治疗、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康复医疗干预,并长期跟踪随访.结果:53例患者临床状况和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随访期间发现死亡12例,其中发病后〈2年死亡1例,2~4年3例,5~9年6例,≥10年2例.提示:综合医疗可以延缓疾病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寿期.
作者:陈启华;叶国鸿;罗发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于1993年6月~1999年10月先后用脑活素(奥地利依比威药厂生产)和吡拉西坦注射液(维思林,武汉第二制药厂生产)治疗血管性痴呆128例,并对2种方法进行对比,以观察疗效.
作者:涂照义;马燕妮;李朝武;丁宇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探索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影响因素.190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按年级分为4组,每组中又随机分为2种治疗方法,治疗1用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护理及家长配合;治疗2用单纯感觉统合训练.对绝大多数患儿进行脑电图及血铅分析.结果:学龄前组、低年级组、中年级组2种方法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年级组2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因素对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脑电图异常、血铅水平升高均影响训练效果(均P<0.01).提示:感觉统合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极大提高疗效,训练早晚对疗效影响不大,而脑电图异常及血铅水平的高低对训练效果有较大影响.
作者:何正慧;董文芝;李双喜;郝玉华;代英玉;朱明香;熊萍;彭毅;王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能使瘫痪患者在乘坐轮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90年代初期,我们开始着手研制新型瘫痪康复坐椅.经数年不懈努力近期终于研制成功集康复锻炼及代步功能为一体的理想的瘫痪康复坐椅.通过临床观察已具备很好的临床效果,并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作者:穆靖;叶上茂;张翠芳;陈家权;张炳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针灸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我们将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夏娣文;杨赶梅;余江健;于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选择1999年3~5月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分裂卫生中心2个病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2-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儿例;年龄29~73岁,平均46.7士11.7岁;病程18.2士9.6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4岁,平均42.1士13.0岁;病程16.9士10.8年.2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维持原有精神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每日2次,每次2 h的作业治疗--折纸盒子.采用精神康复观察量表(SPRAI)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后4、8、12周各评定1次.
作者:何敏慧;冯永林;陈瑞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脑瘫患儿53例,智力均正常,呈双下肢单纯痉挛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6~9岁;肌张力轻度痉挛3例,中度19例,重度10例.对照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6~10岁;肌张力轻度痉挛2例,中度12例,重度7例.2组患儿仔细检查双下肢肌痉挛的程度.采用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术,术中适当地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的比例.术后治疗组患儿应用行为医学和激励理论,贯彻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训练早期(术后2~8周)按摩患儿下肢、足部、压膝和扳足,以被动运动为主,患儿能够按要求完成后,立即奖给糖果并配合赞扬的语言.随着治疗的加强(术后9周),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奖励由食物改为各种小玩具及喜欢看的小画书等,但次数逐渐减少,直到单用语言评价和赞许.当赞许语言效果减退时,再偶尔给以实物强化.对照组术后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作者:吴光月;田士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78岁,脑栓塞,右侧偏瘫,病程>2个月,有30年胃溃疡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脉络宁20 mg,静脉滴注,14 d 1疗程;同时加用武汉产WCL-5 I型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仪血管内照射,波长632.8 nm,输出功率1.5mw,取肘正中静脉常规消毒保留针穿刺,每次照射60 rain,每日1次.
作者:沈迎念;陈文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观察康复治疗对膝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17例膝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患者采取了非手术的康复治疗,包括急性期的处理、电疗、针灸推拿、药物和运动疗法等.用治疗前后膝关节损伤评分和股四头肌肌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患膝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关节评分有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有改善(均P<0.01).提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积极、全面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恢复可起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嘉祁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