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断指/趾再植患者的临床护理

齐常萍

关键词:手外科, 重症患者断指再植, 护理
摘要: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收治的389例断指/趾再植术后患者加强术后全身及局部情况的观察、评估、心理护理和康复的指导,再植成活率达83.8%。通过对手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保证了患者手术后再植肢体的成活率。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21例护理配合体会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由内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组成。单髁置换术是主要局限于内侧间隙关节的手术,由于只切除病变的关节面,切除的骨质较全膝关节置换少,植入人体的异物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保留骨量多、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我院骨关节科2012年开展的新技术,由于手术的难度大于全膝置换术,因此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静娟;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灾难护理教育现状综述

    近年来,灾难逐渐呈现大规模的趋势,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卫生救援工作离不开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灾难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实习生作为护士队伍的后备军,肩上担负着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重任。本文就国内灾难护理教育现状,提出在逐渐完善灾难护理理论体系的同时,提高护理实习生对灾难护理的认识以及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

    作者:姚红梅;陈贵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肝功能B级、饮食不当、劳累、腹压增加、情绪波动、服用刺激性药物、气温变化等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加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丽琴;谢月霞;李晓美;陈文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种转床设计表格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繁琐,保证护理安全、减少安全隐患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科室患者增多,转床成为护理人员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因转床医嘱涉及转床的项目多达20余项,临床工作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遗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就此问题我科2011年使用设计的转床表格。自从使用转床表格以来,科内未因转床发生过护理差错事故。1表格设计根据临床护理转床过程中必要的项目分类,排序设计出转床表格,为护理人员转床后核查提供帮助(表1)。

    作者:刘芳;尹花;韩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自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 )患者实施自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C O 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也优于入院时。结论实施自我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自理能力。

    作者:许利萍;耿小菁;王进;王丹丹;刘海燕;申金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隧道化脓性感染1例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手段,进行透析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1]。因受血管条件的限制,很多患者不能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而是选择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长期导管具有血流量充足、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2]。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8%~21%,是被迫拔管的重要原因[3]。通过药物治疗和合理换药,控制局部感染[4-5]。我科收治1例长期留置导管致隧道化脓性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隧道冲洗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导管得以保留。

    作者:赵俊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结核术后封闭式纱布填塞法的护理

    因肺结核引起需做肺叶切除的患者,大多由于胸膜粘连合并胼胝体样粘连而出现胸腔广泛渗血,常规止血难以控制。封闭式纱布填塞的方法可起到压迫胸腔局部的作用,有效控制出血[1]。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胸外一科2011年3月-2013年4月41例术中胸腔广泛渗血而采取封闭式纱布填塞的患者。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其中诊断为结核毁损肺合并空洞真菌球行上肺叶切除术26例,行右上中肺叶切除术5例,行下肺叶切除术3例,行全肺切除术7例。术中失血量<500 m L的4例,失血量500~1000 m L 的24例,失血量1000~1500 m L的10例,失血量1500~2000 m L的2例,失血量>2000 m L的1例。41例患者无1例因术后胸腔大出血而行二次开胸。3例术后出现围手术期感染并发症,其中1例为胸膜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障碍,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第2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再次行支气管瘘修补术;2例为拔出纱布后两周内胸腔引流管有脓性分泌物,考虑为胸腔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作者:范玉云;刘洪涛;谭红莲;江慧慧;廖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重症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护理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又称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是指喉部组织(会厌、杓状软骨和杓会厌皱裂)过度软弱、松弛,吸气时喉组织塌陷堵塞喉腔上口而发生喉鸣甚至呼吸困难,不能维持正常通气。该病病程长,影响小儿喂养和吸收,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可致喉阻塞,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我科于2012年5月17日收治1例重症喉软骨发育不良合并肺炎患儿,术前在我科保留气管插管住院52天,经过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和精心护理,无感染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琼;张先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首次入住放疗三区的15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SCL-90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文化程度、治疗费用来源、经济收入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偏执、抑郁均存在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低、自费、经济收入低和社会支持度低的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彭俊华;陈楚君;陈桂玲;张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气象因子影响下的脑梗死发病预测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建立有效的预报模型,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荆门市脑梗死逐日病例数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脑梗死发病情况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报模型。结果脑梗死发病人数与温度、日照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发病人数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回归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应根据气象因素对脑梗死进行预防和护理。

    作者:王秀芳;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相关护理进展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但药物刺激性强,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1],而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泵入超过48 h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2],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和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负压吸引在无创通气致胃肠胀气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低负压吸引在无创正压通气致胃肠胀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无创通气的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间断或持续减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低负压装置间断或持续减压。结果对照组胃肠胀气、恶心、呕吐、误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低负压间断或持续吸引在无创通气致胃肠胀气的应用中,效果显著,且能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侯希清;张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蒋小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废弃双腔鼻导管的再利用

    留置胃管是外科手术患者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对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胃管固定方面的问题,易造成胃管滑脱。传统固定方法主要依靠胶布的粘度进行固定,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胶布的粘性度受天气、时间、患者鼻部油脂分泌量、活动度等影响。同时频繁更换胶布,也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我科从2011年开始,利用废弃双腔鼻导管进行胃管固定,在临床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青;刘齐芳;张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肠内营养液快速排气的方法

    输注肠内营养液通常采用输液排气法或使用肠内营养快速泵入排气法。但由于肠内营养输液器管道比较长(一般2.6m左右)、营养液较粘稠等原因,排气时间较长。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50 m L 注射器负压抽吸排气法,可显著缩短排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材料一次性50 m L注射器。2排气方法先关闭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连接营养液瓶后,用一次性50 m L注射器与肠内营养输液器加药三通的侧孔连接,打开流量调节器,左手将三通下段反折于手心,大拇指和食指将滴斗向上倒置,右手持注射器回抽管路内空气,所形成的负压迫使营养液快速向下流。待滴斗内液面升至1/3~1/2时,倒转180°,营养液继续流至加药三通时,松开三通下段,反折三通上段,分离注射器,关闭三通侧孔,再松开三通上段管路,排尽剩余管路内空气,关闭流量调节器。

    作者:方傲华;余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部手术后外用敷料的改进

    我科垂体瘤患者行鼻蝶手术后,常规在双侧鼻道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在鼻腔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后再用胶布固定3~5 d 。为了增加患者舒适度,笔者对外用敷料进行改进,于2013年3月至今应用近60人次,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玲;戚春霞;厉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和单纯间断滴注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滴注气道湿化的方法,实验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情况、气道黏膜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董文平;徐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病案室病案复印温馨提示张帖位置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索病案室病案复印温馨提示张贴的佳位置。方法对2013年4月到病案室复印病案的患者及其代办人123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人中,5%选择病案室墙壁上悬挂的温馨提示,62%选择张帖在复印窗口玻璃上的简易温馨提示,33%选择复印窗口窗台上放置的温馨提示。结论在复印窗口玻璃上和窗台上张贴温馨提示,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燕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启示

    目的: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12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案例从原因、类型、人群、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人群是工龄在5年以下的年轻护理人员;易发生的类别是药物治疗尤其是注射药物治疗;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查对”制度;易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工作日的白班时间段。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工作的相关培训与教育、改革排班模式、制定详实的临床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是护理工作中减少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保障。

    作者:李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酸枣仁汤口服并配合涌泉穴按摩,1次/d ,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提高。结论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疗效,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