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戚春霞;厉春林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首次入住放疗三区的15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SCL-90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文化程度、治疗费用来源、经济收入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偏执、抑郁均存在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低、自费、经济收入低和社会支持度低的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彭俊华;陈楚君;陈桂玲;张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 首次使用以来,因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PICC的应用可能引起并发症,如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或缩进、导管异位、血栓形成等,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1]。我科2013年6月收治1例 PICC 置管后11个月因未按时进行维护而导致感染患者,予以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君;唐静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63例采用全肠外营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观察2组术前1天和术后10天患者营养指标(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全肠外营养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全肠外营养组。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董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手段,进行透析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1]。因受血管条件的限制,很多患者不能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而是选择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长期导管具有血流量充足、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2]。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8%~21%,是被迫拔管的重要原因[3]。通过药物治疗和合理换药,控制局部感染[4-5]。我科收治1例长期留置导管致隧道化脓性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隧道冲洗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导管得以保留。
作者:赵俊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IC U监护治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使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口咽细菌、牙菌斑、口腔气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清洁患者口腔、减少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锦;李小妹;吴建玲;罗春花;李春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酸枣仁汤口服并配合涌泉穴按摩,1次/d ,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提高。结论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疗效,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娩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对分娩过程缺乏认识,所以分娩对很多产妇而言是充满恐惧的,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要经历疼痛、焦虑以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其中分娩疼痛又会引起心输出量、血压、呼吸频率、耗氧量和儿茶酚胺水平的改变,这些均有可能对产妇和婴儿造成危害[1]。尽管无痛分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许多产妇对无痛分娩时麻醉带来的副反应和意外[2]及接受无痛分娩后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感觉不满意。如何采用非药物方式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与焦虑就显得更为重要。音乐疗法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作为一种护理干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以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出血量等[3-4]。现就音乐疗法在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梁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干预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理论、技能考试及口试,并调查2组对实习带教方法的态度。结果干预组理论、技能、口试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生对临床路径带教方法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传统带教方法的认可度。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老师带教、学生自学的能力。
作者: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负压吸引在无创正压通气致胃肠胀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无创通气的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间断或持续减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低负压装置间断或持续减压。结果对照组胃肠胀气、恶心、呕吐、误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低负压间断或持续吸引在无创通气致胃肠胀气的应用中,效果显著,且能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侯希清;张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又称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是指喉部组织(会厌、杓状软骨和杓会厌皱裂)过度软弱、松弛,吸气时喉组织塌陷堵塞喉腔上口而发生喉鸣甚至呼吸困难,不能维持正常通气。该病病程长,影响小儿喂养和吸收,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可致喉阻塞,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我科于2012年5月17日收治1例重症喉软骨发育不良合并肺炎患儿,术前在我科保留气管插管住院52天,经过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和精心护理,无感染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琼;张先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IC U护理文书记录质量的效果。方法根据时间顺序,将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记录的护理文书,实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记录的护理文书。结果实验组重点护理问题的记录落实率、用药后观察记录落实率、护理记录内容与病情的相符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IC U护理文书记录的质量。
作者:吕芳;周凯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糖尿病性干眼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8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糖尿病性干眼的疾病特点。结果糖尿病性干眼发病率48.5%,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83.6%的确诊病例未曾接受干眼相关检查;血糖水平和视网膜病变程度是糖尿病性干眼的危险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性干眼无关。结论糖尿病性干眼的发病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升和改善对干眼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
作者:周秀敏;胡蓉;雷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诊护士执行皮内试验后,在注射单上记录观察时间的同时,会向患者进行口头告知。由于患者记忆力差、受外界干扰等原因,急诊患者往往不能准确记住皮试观察时间等告知内容,而急诊护士忙于其他工作,也可能错过该名患者的皮试观察时间,导致需要重新进行皮试,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时间的浪费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下降。我科设计了皮试告知单,在口头告知的同时以书面形式发放给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告知,收到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蝮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严重影响劳动人民生命的灾害性疾病,蛇毒内含神经毒素、血循毒素及各种酶等有毒成分,它进入人体后,迅速经淋巴和血液循环吸收。蝮蛇咬伤以全身症状严重、局部皮肤症状明显为主要特征。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蝮蛇咬伤患者的死亡率,但局部肢体伤残率并没有降低[1]。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局部破坏蛇毒,防止其吸收仍然是治疗、护理毒蛇咬伤的关键。我院急诊科于2013年5~9月收治蝮蛇咬伤患者56例,针对蝮蛇咬伤后局部肢体肿胀、疼痛,采用刺血拔罐联合季德胜蛇片外敷的方法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占婷婷;徐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科垂体瘤患者行鼻蝶手术后,常规在双侧鼻道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在鼻腔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后再用胶布固定3~5 d 。为了增加患者舒适度,笔者对外用敷料进行改进,于2013年3月至今应用近60人次,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玲;戚春霞;厉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浸渍性皮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处用温水清洗干净后,局部5~8 m L/m in给氧15 m in后以无菌棉签蘸适量锌油均匀涂抹;对照组患处用温水清洗后待干,直接以无菌棉签蘸适量锌氧油均匀涂抹。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Z=-2.489,P<0.05)。结论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利容;许小燕;张纯;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但药物刺激性强,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1],而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泵入超过48 h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2],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和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留置胃管是外科手术患者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对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胃管固定方面的问题,易造成胃管滑脱。传统固定方法主要依靠胶布的粘度进行固定,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胶布的粘性度受天气、时间、患者鼻部油脂分泌量、活动度等影响。同时频繁更换胶布,也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我科从2011年开始,利用废弃双腔鼻导管进行胃管固定,在临床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青;刘齐芳;张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输注肠内营养液通常采用输液排气法或使用肠内营养快速泵入排气法。但由于肠内营养输液器管道比较长(一般2.6m左右)、营养液较粘稠等原因,排气时间较长。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50 m L 注射器负压抽吸排气法,可显著缩短排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材料一次性50 m L注射器。2排气方法先关闭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连接营养液瓶后,用一次性50 m L注射器与肠内营养输液器加药三通的侧孔连接,打开流量调节器,左手将三通下段反折于手心,大拇指和食指将滴斗向上倒置,右手持注射器回抽管路内空气,所形成的负压迫使营养液快速向下流。待滴斗内液面升至1/3~1/2时,倒转180°,营养液继续流至加药三通时,松开三通下段,反折三通上段,分离注射器,关闭三通侧孔,再松开三通上段管路,排尽剩余管路内空气,关闭流量调节器。
作者:方傲华;余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蒋小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