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杰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肾替代治疗方法,目前随着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变化,终末期肾病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老年透析患者也在逐年增加。我科收治1例老年脑出血透析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盈;张建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工作1年以内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提高手术室护士安全意识与工作能力,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分配至手术室的75名新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训,采用讲授、演示、情景模拟、试听教材等方法,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手术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增强了新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新护士手术配合的准确性。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教学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促进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
作者:夏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负压吸引在无创正压通气致胃肠胀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无创通气的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间断或持续减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低负压装置间断或持续减压。结果对照组胃肠胀气、恶心、呕吐、误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低负压间断或持续吸引在无创通气致胃肠胀气的应用中,效果显著,且能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侯希清;张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和单纯间断滴注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滴注气道湿化的方法,实验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情况、气道黏膜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董文平;徐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介绍袋鼠包的设计制作及使用方法。使用袋鼠包方便了剖宫产术后产妇哺乳,解决了手术后产妇因活动不方便、喂奶姿势不正确、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无法长时间协助喂奶的问题。
作者:叶克凤;全丽丽;李彦;覃苗苗;邹华;张春明;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63例采用全肠外营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观察2组术前1天和术后10天患者营养指标(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全肠外营养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全肠外营养组。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董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护理工作繁琐,保证护理安全、减少安全隐患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科室患者增多,转床成为护理人员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因转床医嘱涉及转床的项目多达20余项,临床工作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遗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就此问题我科2011年使用设计的转床表格。自从使用转床表格以来,科内未因转床发生过护理差错事故。1表格设计根据临床护理转床过程中必要的项目分类,排序设计出转床表格,为护理人员转床后核查提供帮助(表1)。
作者:刘芳;尹花;韩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糖尿病性干眼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8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糖尿病性干眼的疾病特点。结果糖尿病性干眼发病率48.5%,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83.6%的确诊病例未曾接受干眼相关检查;血糖水平和视网膜病变程度是糖尿病性干眼的危险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性干眼无关。结论糖尿病性干眼的发病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升和改善对干眼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
作者:周秀敏;胡蓉;雷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酸枣仁汤口服并配合涌泉穴按摩,1次/d ,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提高。结论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疗效,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蒋小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手段,进行透析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1]。因受血管条件的限制,很多患者不能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而是选择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长期导管具有血流量充足、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2]。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8%~21%,是被迫拔管的重要原因[3]。通过药物治疗和合理换药,控制局部感染[4-5]。我科收治1例长期留置导管致隧道化脓性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隧道冲洗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导管得以保留。
作者:赵俊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娩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对分娩过程缺乏认识,所以分娩对很多产妇而言是充满恐惧的,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要经历疼痛、焦虑以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其中分娩疼痛又会引起心输出量、血压、呼吸频率、耗氧量和儿茶酚胺水平的改变,这些均有可能对产妇和婴儿造成危害[1]。尽管无痛分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许多产妇对无痛分娩时麻醉带来的副反应和意外[2]及接受无痛分娩后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感觉不满意。如何采用非药物方式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与焦虑就显得更为重要。音乐疗法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作为一种护理干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以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出血量等[3-4]。现就音乐疗法在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梁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又称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是指喉部组织(会厌、杓状软骨和杓会厌皱裂)过度软弱、松弛,吸气时喉组织塌陷堵塞喉腔上口而发生喉鸣甚至呼吸困难,不能维持正常通气。该病病程长,影响小儿喂养和吸收,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可致喉阻塞,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我科于2012年5月17日收治1例重症喉软骨发育不良合并肺炎患儿,术前在我科保留气管插管住院52天,经过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和精心护理,无感染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琼;张先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 )患者实施自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C O 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也优于入院时。结论实施自我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自理能力。
作者:许利萍;耿小菁;王进;王丹丹;刘海燕;申金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建立有效的预报模型,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荆门市脑梗死逐日病例数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脑梗死发病情况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报模型。结果脑梗死发病人数与温度、日照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发病人数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回归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应根据气象因素对脑梗死进行预防和护理。
作者:王秀芳;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科于2010年6月成功救治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患者入院初期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阿斯综合征,经及时行心脏电复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时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住院12天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9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及Ⅲ°房室传导阻滞病史,于2000年3月在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气促、腹胀、下肢水肿,间断出现晕厥及抽搐,在当地住院治疗无效,于2010年6月10日上午9时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T 36.3℃,P 42次/分、R 23次/分,BP 140/90 mmHg(1 kPa=7.5 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率42次/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T 改变,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障碍。诊断:①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②起搏器功能障碍;③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吸氧、抗心力衰竭治疗,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正常,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脑钠肽3216 ng/m L。起搏器程控显示电池耗竭。患者于11日10:10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硫酸镁后室性心动过速终止。13:15开始频繁发作室性心动过速,伴有抽搐及小便失禁。调整异丙肾上腺素滴速及静脉推注硫酸镁不能缓解,遂给予电复律治疗。16时行起搏器更换术。在送入导管室过程中,患者再次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及阿斯综合征,给予电复律后转变为窦性心律,17时起搏器顺利更换完毕。患者伤口Ⅰ期愈合,起搏器功能正常,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于2010 ;年6月22日出院。
作者:张芳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因肺结核引起需做肺叶切除的患者,大多由于胸膜粘连合并胼胝体样粘连而出现胸腔广泛渗血,常规止血难以控制。封闭式纱布填塞的方法可起到压迫胸腔局部的作用,有效控制出血[1]。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胸外一科2011年3月-2013年4月41例术中胸腔广泛渗血而采取封闭式纱布填塞的患者。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其中诊断为结核毁损肺合并空洞真菌球行上肺叶切除术26例,行右上中肺叶切除术5例,行下肺叶切除术3例,行全肺切除术7例。术中失血量<500 m L的4例,失血量500~1000 m L 的24例,失血量1000~1500 m L的10例,失血量1500~2000 m L的2例,失血量>2000 m L的1例。41例患者无1例因术后胸腔大出血而行二次开胸。3例术后出现围手术期感染并发症,其中1例为胸膜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障碍,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第2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再次行支气管瘘修补术;2例为拔出纱布后两周内胸腔引流管有脓性分泌物,考虑为胸腔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作者:范玉云;刘洪涛;谭红莲;江慧慧;廖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由内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组成。单髁置换术是主要局限于内侧间隙关节的手术,由于只切除病变的关节面,切除的骨质较全膝关节置换少,植入人体的异物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保留骨量多、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我院骨关节科2012年开展的新技术,由于手术的难度大于全膝置换术,因此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静娟;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一种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运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出院随访,促进癌症疼痛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与现状调查制定随访流程,设计疼痛随访问卷,建立随访团队,将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出院随访,并调查接受随访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结果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得以顺利开展,并通过对随访效果的调查分析,90%的患者对电话随访表示满意,并认为电话随访对疼痛用药及疼痛控制有帮助。结论用标准化电话随访模式规范电话随访的流程与内容,可以提高随访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美;张凤玲;陈凤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但药物刺激性强,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1],而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泵入超过48 h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2],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和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