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锦;李小妹;吴建玲;罗春花;李春妹

关键词:气管插管, 刷牙, 冲洗, 负压吸引, 口腔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IC U监护治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使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口咽细菌、牙菌斑、口腔气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清洁患者口腔、减少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化电话随访模式在癌症疼痛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运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出院随访,促进癌症疼痛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与现状调查制定随访流程,设计疼痛随访问卷,建立随访团队,将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出院随访,并调查接受随访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结果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得以顺利开展,并通过对随访效果的调查分析,90%的患者对电话随访表示满意,并认为电话随访对疼痛用药及疼痛控制有帮助。结论用标准化电话随访模式规范电话随访的流程与内容,可以提高随访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美;张凤玲;陈凤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自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 )患者实施自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C O 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也优于入院时。结论实施自我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自理能力。

    作者:许利萍;耿小菁;王进;王丹丹;刘海燕;申金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提高病区护理查房依从性的对策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的护理查房管理方法,提升护理查房效果。方法成立护理查房考核小组,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病区规范落实护理查房活动。结果全院护理查房真正落实次数逐年增加,护理查房记录更真实,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愿意参与或组织护理查房活动。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可提高基层医院病区护理查房的依从性,提升护理查房质量。

    作者:蔡香娥;彭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肝功能B级、饮食不当、劳累、腹压增加、情绪波动、服用刺激性药物、气温变化等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加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丽琴;谢月霞;李晓美;陈文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硬膜下出血尿毒症患者1例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肾替代治疗方法,目前随着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变化,终末期肾病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老年透析患者也在逐年增加。我科收治1例老年脑出血透析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盈;张建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PICC延期维护致局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 首次使用以来,因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PICC的应用可能引起并发症,如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或缩进、导管异位、血栓形成等,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1]。我科2013年6月收治1例 PICC 置管后11个月因未按时进行维护而导致感染患者,予以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君;唐静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 ICU 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IC U护理文书记录质量的效果。方法根据时间顺序,将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记录的护理文书,实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记录的护理文书。结果实验组重点护理问题的记录落实率、用药后观察记录落实率、护理记录内容与病情的相符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IC U护理文书记录的质量。

    作者:吕芳;周凯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蒋小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干眼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目的:对糖尿病性干眼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8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糖尿病性干眼的疾病特点。结果糖尿病性干眼发病率48.5%,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83.6%的确诊病例未曾接受干眼相关检查;血糖水平和视网膜病变程度是糖尿病性干眼的危险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性干眼无关。结论糖尿病性干眼的发病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升和改善对干眼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

    作者:周秀敏;胡蓉;雷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结核术后封闭式纱布填塞法的护理

    因肺结核引起需做肺叶切除的患者,大多由于胸膜粘连合并胼胝体样粘连而出现胸腔广泛渗血,常规止血难以控制。封闭式纱布填塞的方法可起到压迫胸腔局部的作用,有效控制出血[1]。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胸外一科2011年3月-2013年4月41例术中胸腔广泛渗血而采取封闭式纱布填塞的患者。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其中诊断为结核毁损肺合并空洞真菌球行上肺叶切除术26例,行右上中肺叶切除术5例,行下肺叶切除术3例,行全肺切除术7例。术中失血量<500 m L的4例,失血量500~1000 m L 的24例,失血量1000~1500 m L的10例,失血量1500~2000 m L的2例,失血量>2000 m L的1例。41例患者无1例因术后胸腔大出血而行二次开胸。3例术后出现围手术期感染并发症,其中1例为胸膜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障碍,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第2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再次行支气管瘘修补术;2例为拔出纱布后两周内胸腔引流管有脓性分泌物,考虑为胸腔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作者:范玉云;刘洪涛;谭红莲;江慧慧;廖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干预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理论、技能考试及口试,并调查2组对实习带教方法的态度。结果干预组理论、技能、口试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生对临床路径带教方法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传统带教方法的认可度。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老师带教、学生自学的能力。

    作者:龙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和单纯间断滴注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滴注气道湿化的方法,实验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情况、气道黏膜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董文平;徐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21例护理配合体会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由内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组成。单髁置换术是主要局限于内侧间隙关节的手术,由于只切除病变的关节面,切除的骨质较全膝关节置换少,植入人体的异物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保留骨量多、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我院骨关节科2012年开展的新技术,由于手术的难度大于全膝置换术,因此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陶静娟;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废弃双腔鼻导管的再利用

    留置胃管是外科手术患者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对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胃管固定方面的问题,易造成胃管滑脱。传统固定方法主要依靠胶布的粘度进行固定,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胶布的粘性度受天气、时间、患者鼻部油脂分泌量、活动度等影响。同时频繁更换胶布,也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我科从2011年开始,利用废弃双腔鼻导管进行胃管固定,在临床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青;刘齐芳;张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启示

    目的: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12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案例从原因、类型、人群、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人群是工龄在5年以下的年轻护理人员;易发生的类别是药物治疗尤其是注射药物治疗;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查对”制度;易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工作日的白班时间段。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工作的相关培训与教育、改革排班模式、制定详实的临床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是护理工作中减少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保障。

    作者:李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型敷料在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美盐联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和渗液吸收贴)在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换药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乳癌根治术后需伤口换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釆用美盐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填敷伤口,再用渗液吸收贴覆盖于创面上;对照组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敏感药物纱条填敷伤口,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上。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易于揭除敷料,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新型敷料(美盐联合亲水纤维含银敷料和渗液吸收贴)用于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换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罗春艳;程秀华;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科于2010年6月成功救治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患者入院初期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阿斯综合征,经及时行心脏电复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时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住院12天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9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及Ⅲ°房室传导阻滞病史,于2000年3月在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气促、腹胀、下肢水肿,间断出现晕厥及抽搐,在当地住院治疗无效,于2010年6月10日上午9时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T 36.3℃,P 42次/分、R 23次/分,BP 140/90 mmHg(1 kPa=7.5 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率42次/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T 改变,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障碍。诊断:①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②起搏器功能障碍;③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吸氧、抗心力衰竭治疗,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正常,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脑钠肽3216 ng/m L。起搏器程控显示电池耗竭。患者于11日10:10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硫酸镁后室性心动过速终止。13:15开始频繁发作室性心动过速,伴有抽搐及小便失禁。调整异丙肾上腺素滴速及静脉推注硫酸镁不能缓解,遂给予电复律治疗。16时行起搏器更换术。在送入导管室过程中,患者再次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及阿斯综合征,给予电复律后转变为窦性心律,17时起搏器顺利更换完毕。患者伤口Ⅰ期愈合,起搏器功能正常,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于2010 ;年6月22日出院。

    作者:张芳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在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34例鼻咽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均于三餐后用康复新液含漱2~3 m in。结果在放射治疗第3周、第6周末和放射治疗结束后1周,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可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并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作者:李玉琴;严布谷;薛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IC U监护治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使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口咽细菌、牙菌斑、口腔气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清洁患者口腔、减少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锦;李小妹;吴建玲;罗春花;李春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断指/趾再植患者的临床护理

    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收治的389例断指/趾再植术后患者加强术后全身及局部情况的观察、评估、心理护理和康复的指导,再植成活率达83.8%。通过对手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保证了患者手术后再植肢体的成活率。

    作者:齐常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