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孟庆庆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骨化三醇, 厄贝沙坦, 蛋白尿, T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 分析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应用于IgA肾病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探讨该药物组合对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IgA肾病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方案,对照组采取单纯厄贝沙坦方案,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水平、血肌酐、血钙及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均较前降低,但实验组尿蛋白、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CD4+、CD4 +/CD8+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联合厄贝沙坦应用于IgA肾病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并能够有效降低CD4+、CD4 +/CD8+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L-6和CRP在小儿复杂性阑尾炎行不同手术治疗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IL-6、CRP等炎性应激指标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中的表现,以评价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200例临床资料,其中LA组120例,OA组80例.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IL-6等炎性应激指标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疼痛等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腹腔感染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等并发症,得出结论.结果 LA组与OA组相比,术前测量炎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比OA组,术后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IL-6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比O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 LA组比OA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炎症消退快等优点,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建国;除永康;刘锵;吴向铭;姜海山;赵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脊液FDP在脑出血与病毒性脑炎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通过对脑脊液FDP检测,探讨其在脑出血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诊断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采用我院确诊的78例脑出血和6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及56例对照组脑脊液标本,按说明操作CS-5100凝血分析仪,进行标本检测,测定三组脑脊液标本FDP数据.结果 经t'检验分析表明,确诊的脑出血组与病毒性脑炎组、对照组脑脊液FDP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比较均存在差异(t'=3.547,P<0.05;t'=4.251,P<0.05);而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FDP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比较不存在差异(t'=1.251,P>0.05).结论 脑脊液FDP的检测结果在脑出血组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霍瑞清;赵熹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老年男性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硝酸脂类药物扩冠、低分子肝素抗凝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除以上治疗外,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80例患者的血脂、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实验组T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应用a-torvastatin治疗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降低血清铁蛋白含量,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者:罗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膀胱脱细胞基质的标记与归巢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示踪与归巢技术在多个临床学科已进入临床治疗阶段,同时膀胱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科学的进展也为膀胱的损伤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故本文就BMSCs的示踪及归巢在膀胱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程诚;易发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血液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D-二聚体(D-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65例血液病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凝血状态分为早期(n=7)、中期(n=47)及晚期(n=11),并选取同期收治63例血液病未合并DIC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D-D水平,对比两组患者D-D水平、血液病合并不同程度DIC患者D-D水平,并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其对应试剂盒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鱼精蛋白副凝集实验(3P)、凝血酶时间(TT)、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对比不同检测方式检测血液病合并不同程度DIC患者阳性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D-D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液病合并晚期DIC患者相比,早期及中期患者D-D水平较低,且早期低于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D检测相比,3P、TT、TT及FG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与FDP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诊断血液病合并DIC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疾病早期,D-D表达水平即升高,且随病情进展,其表达水平随之升高,可作为血液病合并DIC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重要指标.

    作者:马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治疗视神经萎缩中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视神经萎缩的58例(60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并予以相应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疗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4.83%,患者视野改善47眼(78.33%),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有着确切的疗效,并且操作安全、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变化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对于改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宝音扎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舱式紫外线照射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针对玫瑰糠疹患者予以卤米松软膏联合全舱式紫外线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伴有玫瑰糠疹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卤米松软膏治疗,予以研究组实施全舱式紫外线照射与卤米松软膏联合治疗,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1.43%与90.48%的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痊愈患者病程及体征消退时间情况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玫瑰糠疹患者实施卤米松软膏联合全舱式紫外线照射治疗,其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皮损现象消除,缩短患者的病程时间.

    作者:周晓琳;梁炽强;侯云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治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现代医学中的病名,在古代医籍中并没有此病名,而与之相似疾病有“腰痛”“足跟痛”“大偻”“脊强”“龟背风”“痹证”“历节风”等.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常见的有腰痛、腰部活动不利、脊背疼痛及僵直、足跟痛,甚则腰背强直,骶髂关节疼痛等症状,都可认为是肾或均与肾相关,发病的根本是肾精亏虚,风、寒、湿、热、瘀血等邪气侵袭人体、痹阻经脉而致病,则可见各处疼痛、活动屈伸不利等,若阻滞于关节则可见肿胀、疼痛.本文主要是讨论中医各医家治疗原发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光耀;董秋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3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临床多学科治疗方法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妇产科及ICU收治的13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HELLP患者中,完全性HELLP 4例,部分性HELLP 9例;均接受了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胎盘早剥并发失血性休克3例;2例患者接受床旁CVVH治疗;3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2例救治成功,1例死亡.结论 HELLP综合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多学科联合救治,是保障母儿良好结局的关键.

    作者:乌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腹部及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应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诊断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从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选择我院12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综合应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诊断,为对照组患者应用腹部超声诊断,对比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诊断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诊断效果为优者占61.67% (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35.00%(2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应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诊断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辉;刘先波;宋伟平;罗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随机对照分组方法,观察组41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传统开腹方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价值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其其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睾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睾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妇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睾酮方法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激素水平,观察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激素水平、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激素水平、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为82.5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睾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及性激素水平,促使肌瘤缩小,改善贫血,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螺旋CT联合X线腹部平片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目的 分析肠梗阻行螺旋CT联合腹部X线平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医治的92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先行腹部X线平片,再行X线片联合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技术诊断的准确性、临床效果.结果 X线联合CT诊断的准确性96.74%及梗阻类型确诊率(机械性92.86%、绞窄性100%、动力性95.65%)、病因确诊率(肠肿瘤100%、肠粘连96.77%、肠套叠为95.24%),均高过腹部X线平片67.39%、(78.57%、59.26%、60.87%)、(47.50%、74.19%、57.14%)(P<0.05);X线联合CT诊断的患者舒适性96.74%、图像清晰度91.30%,均比对照组71.88%、50.00%高(P<0.05),两组操作复杂性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肠梗阻应用螺旋CT、X线片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诊断准确性高,且能准确诊断出梗阻类型及病因,有助于指导患者治疗.

    作者:邱钦圣;许玉冰;许团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学校结核病疫情进行调查处置,探讨及时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结核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起疫情共确诊7例肺结核病例,其中痰涂片阳性1例,学生罹患率为2.81%,结核性胸膜炎8例.确诊的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共计15例,其中14例为同教学楼层、同宿舍楼层的同一专业的大学生,1例为该班的代课教师,各病例间有比较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因症就诊发现5例(30%),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10例(70%).共筛查密切接触者1 210名,其中教师12名.PPD强阳性率为3.14%,其中教职工强阳性率为8.33%,学生为3.09%.结论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教师、家长对肺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和对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学校要坚持落实控制结核病的“五早”原则,防止疫情的蔓延扩散.

    作者:刘思远;许向云;李粉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近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进行比较,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组.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的护理流程,而观察组病人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救治.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后,分诊评估时间(0.71±0.42)min、急诊停留时间(11.43±4.16)min、抢救时间(39.25±6.86)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学生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中学生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问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均为青少年中学生.根据住院号末尾数奇偶性进行分组,奇数者纳入对照组,提供临床常规治疗与传统护理措施;偶数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其心理状况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配合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且好转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配合治疗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学生下肢骨折多为不稳定性骨折,针对此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心理负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认知语言训练联合康复治疗在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语言训练联合康复治疗在发育迟滞(D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DD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以及观察组37例.给予对照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早期认知语言训练.观察两组社会功能、语言及运动发育商(DQ).结果 训练前两组社会功能、语言及运动DQ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语言及运动DQ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认知语言训练与康复治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病症,促进其各功能区发育水平有效改善,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郝新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妇科就诊并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利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陆彩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目的 为提高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探究盐酸美金刚用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痴呆患者,按就诊号末位单双数分为一般组(多巴丝肼、多奈哌齐)、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每组人数均为43例,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认知、智能状态情况,评估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入院时MMSE、MoCA、ADL评分组间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观察组痴呆情况改善效果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0%,与一般组9.3%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痴呆者临床以盐酸美金刚治疗,患者认知能力、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能力恢复效果好.

    作者:苏晏;陈勇;陈其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