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房实施库房环境管理对保证药品质量的价值探讨

李海蓉;董利红

关键词:库房环境管理, 应用价值, 药品质量, 西药房
摘要:目的:剖析库房环境管理在西药房中对保证药品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以2016年7~12月医院西药房未实施库房环境管理时的药品数据为对照组,另以2017年1~6月西药房实施库房环境管理时的药品数据为观察组.综合分析两组西药房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药品质量问题发生29件,明显比对照组的112件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医院西药房中积极采用库房环境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在储存期间发生损坏变质等异常情况的风险.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根据在转运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处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处理,对两组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死亡情况、意外情况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并调查患者的满意率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接收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为重患者来说,其转运过程需要较为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其能够更好的降低转运死亡率,且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缪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是福建闽西山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2009年始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作者:余裕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全面流程改造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面流程改造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自2017年1月起我们对骨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对骨科病区进行全面流程改造,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并实现各部门的无缝对接,管理制度策略也进行相应调整,从接诊、住院、抢救、记录4个方面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以实施前的2016年情况作为对照,比较流程改造前后骨科护理质量;问卷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骨科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宣教告知、护理技术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达到98.1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46% (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改造,有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丽红;卢玫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标准化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于2018年1月住院的患者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人,按照标准化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对照组30人,在传统的非标准化管理模式下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消化内科施行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李铁红;张敏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思考

    通过总结分析全国与北京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现状相结合,思考探索医院发展方向.从全国来看,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担的服务数量增速超过机构数量增速,人民群众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服务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认可和需求在逐年增加.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服务量增速低于全国同类医院,应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诊疗技术的研究发展及推广应用,提升医院中西医结合内涵,提高特色诊疗能力.

    作者:徐春凤;刘刚;韩永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做法和成效,不断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服务质量.方法:医院静脉调配中心自2018年1月起,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针对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加强环节管理、加强反馈改进等各种举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施3个月后,回顾性分析2017年1~3月的资料作为对照,统计实施前后调配中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各个病区对调配中心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5.47%降低至2.32% (P<0.05),病区的满意度评分由实施前的88.29分提高至94.38分(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于落实工作人员职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具有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吴丽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集束化管理在内分泌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内分泌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日平均血糖和胰岛素注射技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日平均血糖值低(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以提高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周会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7月神经外科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后,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能够有效降低交接班过程患者突发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叶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医院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两组,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中医护理技能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沟通能力的变化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能力、沟通指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综合满意度、护理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能,使得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护理投诉纠纷案例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综合满意度显著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内科护理管理中追踪方法学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管理应用追踪方法学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1月起开始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追踪方法学管理方法,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进行追踪及危险评估,比较该方法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管理型评价合格率、执行型评价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科护理管理中使用追踪方法学管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还可提升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执行力.

    作者:徐峥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压力来源,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护士压力调查表和压力应对表对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状况、主要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监护室护士主要压力源调查结果显示,压力源的转换得分值为2~3分,处于中等水平,压力程度前三位的分别是护理专业技能3.56分、患者护理3.27分、晋升和奖励3.27分;压力应对调查结果显示:监护室护士大多会乐观、积极地应对压力,较少使用掩饰、逃避、听天由命等消极应对的方式.结论:监护室护士存在的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仍存在问题,管理者需要针对护士的压力源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护士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作者:祝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管理状况,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方法:对医院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实施管理前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实施管理前后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账物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贮藏条件及基数药品积压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管理后,医院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账物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贮藏条件及基数药品积压存在的问题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及时查找医院血液内科基数药品管理状况,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各问题的发生.

    作者:方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强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安全有效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更突出了医院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在目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政策背景、技术梳理、管理措施及监管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关注患者安全,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安全.

    作者:蔡森菲;季聪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双因素管理法在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双因素管理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医院麻醉恢复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 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期间开展双因素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中开展双因素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

    作者:毛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口腔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缺陷与管理对策分析

    口腔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治疗感染,包括口腔感染与颌面部感染.常见的病菌包括口腔正常菌群和白色念珠菌、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等致病菌混合感染.临床多以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为主.文章结合医院实际和有关文献分析,从口腔门诊抗菌药物种类、方式、方法入手,对口腔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管理对策,期望能够给口腔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黄晨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产房医院感染隐患分析与防控对策

    目的:探讨产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产房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存在医院感染风险隐患的环节,提出相应的预防改善措施.结果:产房在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方面尚存在缺陷,如在产房区域布局及设施配置、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及管理制度的落实、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手卫生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产房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区域,需加大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力度,强化医护人员对院感防控意识,产房布局应科学合理,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等全方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邹仙玲;周金英;施锦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门诊预约挂号难点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挂号在医院门诊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管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4~2015年医院未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选取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门诊候诊的时间和顺利性;每组分别抽取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门诊采用门诊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丽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探讨

    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各规培基地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培质量较差、规培待遇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健全等.文章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探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

    作者:梁浩卫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与管理对策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是将专业理论的丰富知识和灵活多变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带领护生独自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阶段,文章分析了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杨松萍;蒋新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在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在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将身份识别管理用在妇科门诊手术,比较实施前后情况、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身份识别落实情况显著提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患者身份识别用于妇科门诊手术室的日常管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差错的发生,减少医患、护患纠纷,是医院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有效办法.

    作者:应美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